天天看点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作者:空零文史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若提起明末,那就不得不提起崇祯皇帝了,其在皇朝灭亡之际,亲自手刃皇室亲属,然后自挂煤山,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也给后人留下了“君非亡国之君,臣实为亡国之臣”的叹息。

但崇祯登基十七载,从被所有人认为是力挽狂澜的圣君,被哥哥天启皇帝认为可以做“尧舜之君”的朱由检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国破家亡的地步呢?

要弄清事实的真相,那就不得不提崇祯皇帝登基与“五年平辽”这些历史事件了。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少年登基,铲除阉党</h1>

天启七年,荒废政事、沉迷于木匠活计的明熹宗朱由校不慎落水,没过多久便奄奄一息,很快便驾鹤西去,只留下一座风雨飘摇,几乎大厦将倾的大明帝国。

由于年轻无嗣,天启皇帝临终前,将这个延误两百多年,内有宦官乱政、外有女真肆虐的大明帝国托付给了他仅有十七岁的五弟朱由检,使他成为大明帝国的第十六任皇帝,年号崇祯。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而朱由检也的确不一般,从他上台之初,就大力铲除阉党并提拔清流的举措来看,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皇帝,但由于过早的上台,也说明他政治能力欠缺,并没有真正的找到明朝衰落的真正病根。

阉党本身的存在,是皇帝用来制衡不断做大的文官集团,防止文官集团势力太大,从而直接威胁皇权,而铲除阉党则导致文官集团失去制约,从而使得皇权直面整个文官系统,以至于所有的压力都需要皇帝一人来背。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而倚仗皇权的阉党被铲除也导致文官集团内部开始分裂,从而出现了东林党、楚党、齐党等一系列党派,他们之间为了利益争斗不休,面对皇权却一致对外,从而造成明朝统治集团相互撕裂与逐渐崩溃。

而既然压力都需要皇帝来背了,那么第一责任人崇祯必定是当之无愧的,但他本人却爱惜羽毛,刚愎自用,容易轻信他人却又极为多疑,以至于明末局势越来越差,而这个锅崇祯帝是跑不掉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五年平辽</h1>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若说崇祯登基经历的最大的挫折,莫过于“五年平辽”了。

在历史上争论颇大的袁崇焕,曾向刚登基成为天子的崇祯帝夸下海口:“臣十分受陛下眷顾,愿得到便宜行事的机会,只需要五年,全部辽东都可以光复。”

按理说,想要平定辽东是好事,但以明朝目前复杂的局势,五年平辽无疑是一句空话,在袁崇焕之前的熊廷弼、孙承宗都是人杰,但面对辽东的烂摊子同样一筹莫展,只能堪堪维持住守势。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除此之外,由于明朝廷整个官僚系统的腐败,导致各级官员在给辽东发放饷银时,层层克扣,以至于辽东方面能收到的饷银只有十分三四。而辽东本地的将门为了贪腐,多吃空饷,所以士兵远远不满额。

正因为如此,明朝辽东士兵战力低劣,有战力的往往是将领手下的家丁,但他们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与后金军这种白山黑水间走出的凶悍士卒打仗,可以说一战即溃。

虽然此时后金内部遭受大灾,以至于到了“人相食”的惨状,但由于后金大汗皇太极英明神武,虽然登基只有一年,但却死死稳住了局势,使得后金并没有因此而崩溃。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综上所述,平定辽东有多么复杂,但袁崇焕却为了安慰急功近利的崇祯帝,直言五年平辽,以至于崇祯帝十分欣喜,说只要他能做成这件事,绝不吝啬封侯之赏。

为了保证袁崇焕可以五年平辽,崇祯帝可以说要钱给钱,要权给权,还给予尚方宝剑节制各镇,可以说将身上的所有的恩宠以及全部的资源投入到平辽之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五年平辽”计划失败</h1>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但令人唏嘘的是,袁崇焕显然辜负了崇祯帝给予的希望,没过多久,崇祯帝等来的并非是前线的捷报,而是袁崇焕拿尚方宝剑,矫诏斩杀朝廷从二品大员毛文龙的奏折,而崇祯帝虽然十分不满,但为了安抚他,也只能默认此事。

仅仅过了三个月,皇太极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于是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那就是绕过宁锦防线,千里奔袭喜峰口,然后突入内地劫掠,从而摆脱目前的困局。

就这样,后金军在蒙古人的带领下,突入了防守薄弱的喜峰口进入关内,一路烧杀抢掠,使得直隶地区残破,然后将大明国都京师包围,几乎可以说是土木堡之变的翻版。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虽然后金军因害怕包围而退走,但此事无疑使得明廷上下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全国大震,也把渴望建立丰功伟绩的崇祯帝被狠狠的浇了一盆凉水,也使得“五年平辽”的构想正式宣告破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8">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h1>

虽然后金军因为种种原因撤走,但也把明廷外实内虚的遮羞布给拉了下来。由于锅太大,皇帝都不敢背,或者说也没办法背。

毕竟,蓟辽总督是袁崇焕,专门督抚辽东军务,也得到了崇祯帝和国家的所有支持,但后金军却无声无息地绕道喜峰口突入关内,而辽东方面却一无所知,直到京师被围才恍然大悟,这个锅袁崇焕不背实在是说不过去。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祖大寿

很快,袁崇焕就被下狱,但其部下祖大寿此时却不顾京师安危,直接负气带兵出走,以至于崇祯不得不亲自写信给他让其回归,而这也种做法,无疑给袁崇焕宣告了死刑。

毕竟,一个国家将领,只听袁崇焕却不听朝廷的,这表明了什么?这表明辽东军务已经逐渐失控,有军阀化的倾向,而这正是袁崇焕一手造成的,而其背后的心思便不言而喻了。

就这样,经过九个月的审判,墙倒众人推,还有后金首领皇太极的推波助澜,袁崇焕在后金大灾之际纵容手下互市的罪证也被找了出来,于是崇祯帝带着失望与愤恨,以“擅主合议”、“专杀大帅”罪名将其凌迟处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9">后续影响</h1>

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恩怨纠葛,拉响了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少年登基,铲除阉党五年平辽“五年平辽”计划失败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后续影响

而袁崇焕死后,也表明崇祯帝所期望的“五年平辽”计划宣告破产,他花费帝国无数人力物力所打造的辽东防线不仅开始失控,而且面对后金的攻势再次摇摇欲坠,使得明末局势愈发的恶劣。

或许是这个教训太过惨烈,使得崇祯帝心中对大臣们萌发了不信任的种子,从而使得他在此之后对大臣极为严苛,犯事官员轻则罢官,重则处死,猜疑之心渐起。

就这样,崇祯帝与大臣不断离心离德,国家局势不断崩坏,最终走向了灭亡的深渊,只留下一句“君非亡国之君,臣实为亡国之臣”的叹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