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年的记忆(二)——炸油糕

作者:中流冲水

边富贵 | 过年的记忆(二)——炸油糕

我小时候,村里的人们备办年货,一般是先蒸馒头、摊花儿(做玉米面饼)、炸油糕。因为这三样东西是腊月里村里人的主食。一进腊月家家都要忙着做过年的营生,吃午饭没个迟早,提前把这三样主食做好,冻在凉房里,吃起来方便。

那时,国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大面积种植高产的玉米,低产量的小麦种得很少,供给社员们全年的基本口粮才380斤,白面仅占100斤左右,食用油人均一斤。在这种情况下,村里人平时很少能吃到白面馒头、油炸糕一类的美食,家家户户都把平时省下的白面、黄米留在过年的时候吃。所以我们小时候最盼过年,最起码过年前后天天能吃到白面馒头和油炸糕,还能吃饱,所以炸油糕就成了我过年时最爱的主食。

做炸油糕这天,大人们早早起床,生火、烧水、拌糕面、借蒸糕的大笼屉。

蒸糕时先要拌糕面,就是把糕面放在面盆或干净的大笸箩里加适量的水拌好。这是个最讲技术和经验的环节。拌的时候要看黄米软不软,也就是要了解轧糕面的黍子粘性大小,粘性大的叫软黄米,粘性小的叫硬黄米。如果黄米是软的就少在糕面里加水,如果是硬的就多在糕面里加水,而黄米的软硬是由黍子生长的土壤环境决定的。除了加水的量要准确外,水的温度也有讲究。软黄米加工成的糕面用冷水拌就行,硬黄米加工成的糕面就要稍微提升一下水的温度。加水的多少,水温的高低不固定的,全凭经验。因此谁家如果没有把握拌好糕面,就要请会蒸糕的邻居和朋友帮工,包括捏糕的亲戚邻居们,都要前一天就约好。来帮忙拌糕面、蒸糕的人,天刚亮就来主家了,不能迟了,如果这个环节迟了,后面的捏糕、炸糕就都得往后拖。

糕面拌好后要“粉糕面”,就是让水分和糕面充分结合一会儿。如果“粉”完的糕面还有干面,就需要再加点水,直至面盆里或大笸箩里的糕面全都结成拇指大小的球状,就能上笼屉蒸糕了。

过年的记忆(二)——炸油糕

黄米糕面图片来自网络

蒸糕时锅里的水必须要一直开着,保证锅里不停地冒气,不然就蒸不熟。往笼屉里撒糕面前,要在笼屉底下垫一块干净的湿纱布,一来防止糕与笼屉粘连,二来怕糕面漏到锅里,一旦漏进去,水就会溢上笼屉来,“蒸”糕就变成“煮”糕了。糕面熟一层撒一层才能蒸透。以此类推,直至把糕面撒满笼屉,最后再用湿纱布盖好。锅盖是绝对不能用的,因为会产生“蒸汽水”,滴下来影响糕的质量。

等糕蒸熟后,就能在大面案上或者大盆里“揣糕”了。

揣糕是个力气活儿,还要讲究一个“快”字,蒸熟的糕晾凉了就硬了,不好揣了,所以必须趁着糕刚出锅就得揣。男人们把袖子挽得老高,攥紧双拳,快速地拳击、按压面案上的糕,每击打几下就得赶快在旁边的冷水盆中蘸一下双拳降温,等揣完糕双手的指根关节都会被烫得通红。糕揣好后就在表皮抹一层胡麻油防止干皮,然后进入下一个“捏糕”程序。

此时,天已大亮,帮忙的女亲戚、女邻居们已陆续来了,她们说说笑笑,一边捏糕一边交流着这几天做家务的辛苦和收获,亲戚邻里之间的亲情,在这说说笑笑、叨叨啦啦的劳作中得到升温,感情得到升华。

还没经过油炸的糕叫“素糕”,摆满在那里,金黄、油亮,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吃起来热乎乎、软绵绵、筋道十足,既有一股黍子特有的香甜,还有一丝淡淡的苦味。

万事万物就这么奇怪,往往最香的东西总有一丝苦涩,最美的东西,总有一些瑕疵,最好的事情总有一点遗憾,也许这才是天道。

过年的记忆(二)——炸油糕

炸油糕图片来自网络

捏糕完成后就能炸糕了。大铁锅里倒进芳香、金黄的胡麻油,等油烧沸后,就可以贴着锅沿儿慢慢往锅里放捏好的素糕了,这样放糕不容易溅起油来烫伤人。素糕在沸腾的油锅里“嗤嗤”作响,一会儿就起泡泡了。人们不停地把炸好的油糕夹出来,把素糕再续进锅里。因为胡麻油的油烟很大,炸糕时必须把门窗打开。一阵阵炸糕的香味传到邻家,传到巷子里,传到街上……与别人家的蒸馒头味儿、煮肉味、炸肉丸子味儿、豆腐味儿……混合在一起形成浓浓的“年味”。

刚出锅的油炸糕最好吃,满身泡泡,泛着油光,外脆里软,金黄诱人。如果蘸上用胡萝卜或甜菜熬制成的琥珀色糖稀吃,又香又甜,真是绝配!孩子们都能一口气吃七八个。那个年代的所有粮油制品都没有任何化肥、农药污染,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再加上人们长期挨饿,所以那种香甜是现代人无法体会得到的。

炸糕结束后,主人家会做一锅放了猪肉的粉汤招待帮忙的人们,并且会把热腾腾、软溜溜的现炸糕给长辈、邻居们端过去,让他们也分享自家的快乐。

我常常怀念贫困的少年时代,那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人们善良、厚道,人和人之间贫富差距不大,都能互帮互助,很是亲热。物质虽然匮乏,但精神十分富有,生活虽然艰辛,但幸福感满满。人们在苦中奋斗,在苦中作乐,在苦中追求,在苦中向往和憧憬,所以那时的每一段回忆都是那么温馨、那么甜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