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圣通斋主读诗笔记】之二

作者:圣通斋主

《南歌子·赞隐水洞》赏析

沈俊杰

南歌子·赞隐水洞石宏希 隐水穿崖嶂,地宫势蜿蜒。琼林玉宇涌流泉,万斛珍珠散落、胜琴弦。 泛楫观天锦,驱车跨彩鸾。嶙峋钟乳幻霞烟,闻道通江达海、探仙源。

隐水洞,位于咸宁市辖通山县大畈境内,九宫山下,距武汉市130公里。隐水洞因洞中隐藏有两条地下河流而得名,全长5180米。洞内钟乳石奇丽多姿、体量巨大、造型逼真,如临仙境。游人既可泛舟地下河聆听涛声,又可乘坐轨道车体验洞中快速步移景换的情景,还可步行零距离触摸大自然。 因此,该洞有“神秘地下明珠宫殿”、“华中第一洞天”之美称。

这首《南歌子·赞隐水洞》词,应是作者在游览隐水洞的壮观后,而创作出的一阕赞美祖国山河的壮美诗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炽热情怀。

上阕从全貌上总写隐水洞之雄奇壮美。首起二句“隐水穿崖嶂,地宫势蜿蜒”,描述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流泉,穿过状如屏障的山崖,在地宫中萦回屈曲,绵延不绝,其力之大,其势之雄,令人震撼。接下来三句“琼林玉宇涌流泉,万斛珍珠散落、胜琴弦”,从形与声的和鸣中来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中到处都是琼林玉宇,从高处飞流下来的山泉,就像落下的万斛珍珠,发出犹如琴弦奏出的天籁之音。此时此景,实在是美不胜收啊!

下阕用身临其境的近镜头来描述隐水洞之雄奇壮美,重在表达作者探寻大自然无穷奥秘的雄心壮志。“泛楫观天锦,驱车跨彩鸾”二句,描写作者在地下河中坐着游船,就像游历于如锦似幻的天河一般;坐着游览车在地宫中游览,就像跨凤乘鸾一样地在天宫中旅行。试想,这等经历是何等的惬意啊!词的最后三句“嶙峋钟乳幻霞烟,闻道通江达海、探仙源。”笔锋一转,作者从无限的想象中回到自然环境之中,看着这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钟乳石在灯光的辉映下,如霞似烟,激起了作者不断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的莫大兴趣。这里的“仙源”,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可理解为晋朝陶渊明笔下描述的理想境界之桃花源。从更深一个层次,我们还可以理解为,诗人饱含激情地讴歌改革开放,赞美融入世界、合作共赢的大好形势,并鼓励人们对人类美好理想,去不断地探索和追求。

全篇层次清晰,想象丰富,意象纷呈;文笔侧重于在动中取像,以景传情,活灵活现;词旨含蓄,意境遥深。不失为佳构。

作者简介:

沈俊杰,字圣通,沈约之第74代孙。汉族,中共党员,咸宁市商务局副处级退休干部。曾任《中华诗词网》执行坛主兼联版首席版主十年;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咸宁市潜山诗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潜山诗词》、《咸宁诗词》、《咸宁诗联》主编。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咸宁市潜山诗社社长;《潜山诗联》主编。

自2008年至今,一直在咸宁市老年大学诗词班兼职教授诗词楹联课程。曾先后被中国楹联学会和湖北省楹联学会授予联教先进工作者;被湖北省楹联学会授予“湖北联坛精英”、“湖北联坛十杰”荣誉称号;被咸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咸宁市第二届“香城泉都文艺奖”文学类银奖荣誉;被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授予“咸宁市诗词楹联界耆宿”称号。其诗词楹联作品散见于国家、省、市级不同的诗联刊物,获国家级、省级创作等级奖多达三十余次。学术造诣比较深厚,有《联言对语》、《以言集》、《以言又集》、《漫谈对联艺术的诸多讲究》、《赋体入门指要》等专著面世。还曾参与《鄂东南女子诗词选》、《古今诗人咏咸宁》、《咸宁市对联集成》、《诗咏香城泉都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并主编《庚子壮歌》、《风雨同舟》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