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柴动力盘中涨停 背后三大“推手”是什么?

作者:方得商用车

10月25日,全柴动力盘中涨停。这是继8月12日、8月18后的再次涨停。

全柴动力盘中涨停 背后三大“推手”是什么?

全柴动力涨停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2021年销量、营收节节高

作为内燃机行业的佼佼者,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力,全柴动力在2021年销量十分亮眼。

根据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销售月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柴多缸柴油机1-9销量33.17万台,同比增长19.34%。在动力总成市场的占有率7.88%,份额增幅在前五企业中位居首位,销量稳居发动机行业第一阵营。

全柴动力盘中涨停 背后三大“推手”是什么?

面对2021年的商用车市场的大起大落,尤其是针对下半年7-9月份商用车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不少企业面对“销量腰斩”的困境。而全柴在商用车领域柴油机销量却逆势而上。1-9月,全柴商用车柴油机销量不仅做到了累计增幅超行业,更是行业内少数单月同比实现正增长的企业。

从财务状况来看,全柴动力2021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6.98亿元,同比上升24.39%;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上14.94%;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3.68亿元,同比上升1.95%。

2020年12月,全柴发动机销量突破37万台,创五年内新高,2021年前三季度,全柴仅多缸柴油机销量就已经突破33万台,2021年全年突破去年纪录已无悬念。

符合国六、新蓝牌产品准备充分

成绩的突破来源于全柴全面且丰富的产品系列,目前全柴已经有J/C/B、Q/H/G等多个平台,可满足商用车、农机等多个领域动力需求。但随着运输行业不断发展,细分市场的需求更加精细化,全柴紧跟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平台。

2021年国六全面实施,全柴早已在2020年6月,就推出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主要产品。目前全柴国六现有Q\H\G三大平台产品,其中包含了全柴品牌Q23\Q25\Q28及高端子品牌智威H20\H25\H30柴油系列和G15T/G16/G18博悦系列汽油机。

Q25是基于现Q28采取恢复气缸套方式,通过相关适应性验证快速开发的满足法规排量要求的2.5L动力。该动力具有开发周期短、产品成熟度高、与Q28外形及接口尺寸完全相同的优点。Q25产品已在福田时代、福田奥铃、东风股份、安徽江淮、中国一汽、上汽大通等12家主流轻卡企业搭载配套,已具备批量生产条件。截止工信部第349批次公告,搭载全柴符合蓝牌新规的车型占比达到1/3,位列行业第一。

全柴动力盘中涨停 背后三大“推手”是什么?

H25是全柴联合里卡多、天内所、博世共同开发的国六2.5L、4气门发动机,是全柴高端四气门柴油发动机子品牌“智威”家族的一员。H25是全柴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对标客户需求精准开发的产品。H25发动机也已在国内主要主流轻卡企业进行搭载开发,公告同步申报中。

全柴动力盘中涨停 背后三大“推手”是什么?

博悦已有G15T/G16/G18三个系列,全柴国六G平台四气门高端汽油发动机,功率覆盖80-110千瓦,130-210牛米扭矩,比国五提升28%,提速快,更能适应城市重载和山区爬坡。低油耗,百公里比竞品节油8%-15%,可靠性强,整机可达到30万公里无大修,可全面应用于高端轿卡、微卡、轻卡等市场领域。

目前全柴国六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福田、江淮、东风、青汽、南汽、唐骏、凯马、时风等品牌旗下车型,与超过20家汽车企业形成配套关系,拥有超过11000个车型公告。全柴结合各个车企整车设计,对配套的发动机产品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与调试,为各个商用车企业打造高端、可靠的国六产品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新能源政策利好 全柴抢抓先机

2021年是新能源的发展之年,近期,国家各部门也在密集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以及减碳的政策。

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2021年8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持续引导重点领域车辆电动化;各地通过多种措施加大在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的力度。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全柴同样正积极发展新的车用动力。全柴集团董事长谢力在年中商务会中曾强调,全柴要走“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在新能源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十四五期间要抢抓先机,重点推进氢能源领域的发展。

全柴动力盘中涨停 背后三大“推手”是什么?

10月12日,全柴动力发布公告显示,同意使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亿元,以预先借款方式对控股子公司安徽中能元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能元隽”)投入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建设项目”的实施。

根据2020年12月全柴动力披露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总共募资7.5亿元,其中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总投资1.36亿元,拟用募集资金1亿元。计划建设完成质子交换膜实验室、膜电极实验室、检测中心和生产车间。项目投入使用后形成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各20000m2/年、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能2000台套/年的生产能力。

同时,全柴将积极开展加氢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未来奠定技术基础。

目前,全柴已具备了完善的自主研发能力与标定能力,在动力系统的多个发展路线上齐头并进。

作为历经72年的柴油机行业领军品牌,全柴集团从无到有,再到做大做强。

2021年,全柴正坚持地走着属于自己的奋进之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