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为群众办实事|徐州铜山郑集镇:1234工作法延伸服务触角

作者: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讯 “感谢,耽搁你下班了!”看看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了下午5点50分,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沙楼村村民李家强匆匆跑进为民服务中心,从市场监管窗口工作人员李辉手中接过营业执照,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虽已过了下班时间,但市场监管窗口的工作人员李辉依然进行了热情接待。原来,因在外地办事,李家强急需办理营业执照贷款,赶回来已到下班时间,从朋友处要到为民服务中心电话,预约下午6点左右办理营业执照,为民服务中心接到预约电话,安排市场监管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延时办理服务。

像李家强这样的情况,在郑集镇为民服务中心屡见不鲜。从“准点下班”到“延时服务”,是为民服务中心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服务群众“零距离”的一项创新服务,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极大的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郑集镇为民服务中心党支部在不断加强党史学习的同时,积极把学党史与办实事结合起来,立足实际帮助企业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在推出帮办代办、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的同时,对在临近或到达下班时间时,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和群众,人性化提供“延时服务”业务,真正为企业和群众节约了时间,做到“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

“以前为民服务中心仅工作日开放,群众会遇到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下班时间没处办事的矛盾,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郑集镇为民服务中心负责人邓洪波这样说。

家住郑集西村的杜海英身体重度残疾,行动极为不便,民政窗口工作人员陈海滨走进杜海英的家中,现场办公,填写各种材料,按上指模,不到5分钟办理结束。临行,邓洪波把为民服务中心制作的办事指南递到杜海英的手中,告诉她,有问题可以给中心打电话,中心提供免费上门办理服务。杜海英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像杜海英一样,全镇共有15名重度残疾人,民政窗口工作人员全部上门服务,延伸服务触角,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郑集镇为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入驻11家业务单位、22名工作人员,能够办理民政、计生、社保、土地、有线电视等161项业务,一次性办结90项。截止目前,该为民服务中心共受理业务5.35万余件,办结5.3万件,办结率98%以上,提升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好评。

在“一次办好”改革中,郑集为民服务中心立足解决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上门办、延时办、预约办、代理办,力求窗口办事不“断档”,办理事项无“空档”,上门服务有“温度”,最大力度提升服务效能,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自2021年3月以来,郑集为民服务中心共为企业、群众提供延时、错时、预约、上门服务多达200余次。

郑集镇纪委书记张永华介绍: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郑集镇为民服务中心采取1234工作法,通过一个堡垒(把党支部建在服务窗口);两争(争创党员先锋岗、争创五心服务岗,即服务群众有热心、耐心、细心、诚心、虚心);三亮(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四办(上门办、预约办、代理办、延时办)四项举措,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用实际行动践行‘数据多跑腿 ,群众少跑路 ’,通过学习让党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记者 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