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绣衣峰”后的联想

作者:海陵夏殷庄

无锡市崇安寺广场城中公园。

观“绣衣峰”后的联想

南门口,玉皇殿东面,姆妈炒菜饭店门侧,有独行园的遗物———绣衣峰。(绣衣拜石)

观“绣衣峰”后的联想

绣衣峰,石身满布铁线纹,如水似云,石缝内刻“绣衣峰”三字,那块丑陋的太湖石,犹如披上绣衣一样,所以叫绣衣峰。

观“绣衣峰”后的联想

是俞宪为官期间,搜刮民脂民膏的证据,是玩物丧志啊。

玩物丧志,出处 《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丧失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原来也有如此痴迷太湖石的皇帝--宋徽宗。知道花石纲吧,花石纲是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北宋徽宗时,"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十艘船称一"纲"。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

观“绣衣峰”后的联想

宋徽宗皇帝

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政治上极端腐败,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风流倜傥,才华出众,不爱江山,酷爱奇花异石。最初,蔡京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他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今开封)。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而以两浙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搬运时,破墙拆屋而去。凡是应奉局看中的石块,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专差派大臣向民间搜刮,劫往京城,供皇帝赏玩。

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 蔡京引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凡民间一石一木可以博得 徽宗 欢心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劫往东京 (今河南开封 )。当时运送花石的船队,不断往来于淮汴之间,号“花石纲”。纲,谓成帮结队地输运货物。事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寿山艮岳》、《宋史·佞幸传·朱勔》。《水浒传》第十二回:“ 道君 因盖 万岁山 ,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 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 明 何景明 《元明宫行》诗:“ 南海 犹催花石纲, 西山 又名金银寺。” 清 张笃庆 《明季咏史》:“山川絶少金银气,诛歛何殊花石纲。”

观“绣衣峰”后的联想

宋徽宗的瘦金体。

宋徽宗曾得太湖石,集瘦、透、漏、皱、丑于一身,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应奉局原准备的船只不能应付,就将几千艘运送粮食的船只强行充用,甚至旁及商船,造成极大危害。宣和五年,太湖所产一石,玲珑剔透,高六仞,百人不能合抱,徽宗得石喜极,竟封石为盘固侯。在方腊起义后,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国大军南下进攻北宋,北宋王朝至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