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句话原先是点评岳飞冤案的,意指秦桧在罗织罪名陷害岳飞时,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莫须有”的罪名都加了上去。

在封建王朝,这种事情屡见不鲜。高高在上、昏庸腐朽的统治者,也常常仗势欺人,肆意鱼肉人民。有时候,还会闹出如《让子弹飞》里,让六子剖腹自证吃了几碗粉一般的闹剧。

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就曾经在一次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的案件中,竟然下令: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荒唐的“儿皇帝”

史书上记载的石敬瑭可谓是“人神共愤”,乃至许多史学家都给出“儿皇帝”的蔑称。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个“儿皇帝”向契丹人割让了幽云十六州。在崇尚爱国主义的中国人眼里,是不可饶恕的屈辱,更何况石敬瑭还经常区别对待,苛待人民来讨好敌人。

唐朝末年,朝廷摇摇欲坠,再也无法维系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地方藩镇势力蜂起,各自为政,而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开始虎视眈眈。其中,闹得最狠的就是盘踞在北方的契丹人。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作为深居内陆的游牧民族,契丹人的资源十分匮乏。当地缺乏良好农耕条件,多以牧场为主,就连盐井也十分稀少。而这些都是人们衣食所系的重要物资,契丹常年需要在邻国大唐进口盐与茶叶。

这就让唐朝把控住了他们的“生命线”。在唐朝国力强盛、繁荣富强的时候,契丹也与唐朝交好,以保证边境贸易的存续。但试问,有哪一个民族愿意自己的“命脉”长期被他族握在手心里呢?

尤其是在唐朝末期,国内动荡不堪,更无力去维持边境贸易,赖以生存的物资一下子就没了。凶猛彪悍的契丹人,只有发挥他们作为游牧民族的“特长”,发动战争烧杀抢掠。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五代十国时期,契丹的边患一直是唐帝国的眼中钉,中原的人们做梦都想把这头贪得无厌的恶狼打出北方。其中,因为地理位置因素,最不堪其扰的就是北方的后晋。

石敬瑭原本只是一介平民,但他从小就向往征战沙场的戎马生涯,因此苦练骑射,闻名于乡里。就这样,他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器重他的“贵人”——李嗣源。

李嗣源认为石敬瑭少有大志,日后必成大器,便将女儿许配给他,日后又让他借着自己女婿的身份得以加入自己的亲军。石敬瑭也十分感恩老丈人,他骁勇善战,为老丈人赢得许多场胜利。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不仅如此,石敬瑭还多次救过老丈人的命。见到如此明理识大体的女婿,李嗣源对他尤其喜爱,石敬瑭投桃报李,就支持他追求帝位。终于,在翁婿二人的紧密配合下,李嗣源得以创立后唐。

但好景不长,李嗣源在洛阳登基之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见老丈人溘然长逝,石敬瑭痛哭流涕,如丧考妣,全力帮助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厚即位。

可李从厚软弱无能,不是堪当大任之人。弟弟李从珂觊觎他的帝位,领兵在河东谋反,又指派时任成德军节度使的石敬瑭去洛阳,和李从厚商议军国大事。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李从厚早已吓得屁滚尿流,带着随将出逃的时候路遇石敬瑭。李从厚的随将怪罪石敬瑭为何谋反,石敬瑭不忿,遂杀死随将,将李从厚囚禁起来,向李从珂邀功。

随着李从厚人头落地,石敬瑭便下定决心跟随李从珂。从老丈人死后悲痛万分要做李从厚的死士,到不惜把李从厚抓获向新主子邀功,石敬瑭的所作所为令人瞠目结舌,也留下了“叛徒”的骂名。

带血的“发家史”

石敬瑭效忠于李从珂,并不表示李从珂就会厚待他。石敬瑭在兵变中翻云覆雨的表现让李从珂感到后怕,他一即位就想着怎么除掉这个炸弹。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李从珂知道,石敬瑭发迹于河东,之前也一直受封于河东一带,要想除掉他就必须想方设法把他调离河东。

消息传到石敬瑭耳朵里,石敬瑭绞尽脑汁开始保全自身。

他先是开始装病,面对洛阳来的、李从珂的使节的时候,只说自己病重无法处理朝政,渲染一种大限将至、人畜无害的气氛。使节信以为真,向李从珂禀报之后,李从珂就放松了警惕。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石敬瑭为了自保,又开始找借口称契丹边患严重,河东需要囤积粮草供给边防,借此机会大肆敛积粮草。

虽然石敬瑭的把戏瞒过了李从珂,却瞒不住他的部下。在一次朝廷慰劳将士时,有好事者对着石敬瑭高呼“万岁”,因害怕泄露天机,石敬瑭找借口把这些将士全杀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石敬瑭谋反的消息还是传到了李从珂的耳朵里,生性狠戾的他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他先是下旨将石敬瑭调任郓州节度使,后又派兵攻打太原。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这下石敬瑭慌不择路,竟然想要依靠契丹人保护自己。他派遣桑维翰与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联络,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作为代价,请求契丹派兵支援。此举正中耶律德光下怀,遂与他订立了不平等条约。

条约约定,契丹此次出兵救援之后,石敬瑭必须以后晋名义割让幽云十六州,并每年向契丹上贡大批财物,还必须自称契丹的“儿国”。此言一出,震惊朝野,谁也没有想到石敬瑭居然如此无耻。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就连石敬瑭的亲信刘知远也无法忍受这种卖国求荣的行径,弃石敬瑭而去,后建立后汉王朝。之后,契丹信守诺言出兵大败李从珂军队,并拥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也就是后晋。

残酷镇压民怨

石敬瑭知道没有人敬服自己,便试图通过治理河东来稍微挽回一下人心。为了营造“清正廉洁”的形象,石敬瑭不惜对河东的大事小情亲力亲为,可还是经常事倍功半。

一次,有农妇向石敬瑭报案,声称军马偷吃了她的粟谷,而养马的军士却矢口否认,双方争执不下。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石敬瑭赶来办案,见又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他一介武夫又对此毫不在行,便采取了最野蛮的办法:命令杀掉军马,剖腹验证,要是找不到粟谷就要砍掉农妇的头。

在古代,军马是宝贵的战略物资,见石敬瑭要出如此狠招,无论农妇还是军士,都纷纷说不再追究。

石敬瑭似乎想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断案如神”,竟然宣称:要是剖开马肚子有粟谷,就要杀掉军士;要是没有粟谷,就要处死农妇。听完这荒唐的判罚,军士和农妇双双晕倒在地。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石敬瑭哈哈大笑,命人杀死军马剖腹,发现马肚子里并没有粟谷,可怜的农妇就这样送了命。而军士呢,也因为损失军马,而遭到严厉的惩罚。

如果说石敬瑭这么断案,有什么好处的话,那么大概就是此后河东再也没有人敢于报案了,因为谁都不想成为军士或者是农妇。

石敬瑭的一生可谓是不仁不义、荒淫残暴,他对下层百姓实施的“罗织罪名、随意判罚”措施,也使他臭名昭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