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一飞趣说诸子百家文字版:2诸子百家还活着

作者:浪兄笔记

来源:青年学者张一飞的视频内容,网上都有。

说明:本浪兄花了上百个小时、多次整理的文字版,来之不易,大家珍惜吧。word版内容特地用红色字体,标出来各种重点内容和问题,以便快速查看。

张一飞趣说诸子百家文字版:2诸子百家还活着

2 诸子百家还活着

大家好,上一讲我们讲到一个关键的词,叫做扬气,表扬的扬,放弃的弃,也就是批判的继承。而且我们讲到诸子百家过时的一面,由于政治环境价值观念,还有技术条件的变化,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而言,的确有需要弃的一面。

但是同样,它也有很多东西,是他没有过时的。这一讲,我们来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诸子百家的思想,看一看他们哪里没有过时:第一点,诸子百家的人本思想或者叫人本精神,它并没有过时。

你知道诸子的思想,它都是以人为核心的,或者说,他们的终极目的,都是人的幸福,而不是神的幸福,或者说神的旨意。有人说这个可能不对吧,儒家固然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大家敬鬼神而远之。当时还有别的,比如说墨家,它不就提倡信仰鬼神,墨子它是提倡,人们去信仰一些超自然力量的。那么这里,我们要做两点区分;

第一呢,墨家提倡信仰鬼神的目的,还是让人过的更自由。而这一点,我们可以去看墨子这本书。就连墨子他自己都会说,他说: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天下所有的人,都相信鬼神这种东西,他可以奖励好人,而且可以惩罚暴徒,那么天下还会大乱吗?

换句话说,墨子提倡信仰鬼神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天下不大乱嘛,是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所以他追求现世幸福,鬼神是被当成一种工具,而不是归宿。他不像基督教或者像伊斯兰教那样,他把神明当作一切的一切。如果人是围绕神而服务的,甚至人是为神而生的,至少人是低于神的。恰恰相反,他认为鬼神是为人而服务的,而且可以去赏贤罚暴。

第二呢,墨家的鬼神,他没有被具象化和以及系统化。也就是说,他的鬼神,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甚至连名字,主仆啊这些都没有,就叫鬼神,为什么呢?没必要吗?我又不是需要去伺候它,了解那么多干嘛。所以他们没有宗教意义,比如我们知道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它是里面有很多分支,主要就是什叶派和逊尼派。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主要就是因为两个派别认为,应该继承穆罕默德衣钵的人,人选不一样嘛。

人家真正的宗教神学体系很完善,无论如何,他反正不可能连一个名字都没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连最提倡鬼神之说,鬼神之学的墨家尚且如此,其他的各个流派更不用说,他们从人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心理,从这些点出发,来提出有助于人,而不是神的思想体系。

那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之所以受到青睐,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佛教它也是一个有人本思想的宗教。甚至我们现在有很多人说,这个佛教它不能算一种宗教,其实它是一门哲学。说到这里,其实可以插两句题外话,大家可能都去过寺庙,都看到过很多人跪在佛像前,或者说菩萨像面前来祷告,求你保佑我升官发财,保佑我的孩子考上一本,保佑我的父母健康长寿。

其实我现在,可以负责任的代替佛祖或者菩萨,来回答这些朋友:对不起办不到。因为佛的意思是觉悟者,而换句话说,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向内训,看开放下自食其力,他不会去帮你实现现实愿望,佛没有神力,但是有的是觉悟。所以我估计,佛祖或者菩萨真的站在高处来看,很多人对着他们来顶礼膜拜,求包养啊,他们自己恐怕都会感觉哭笑不得。那么多经文都白说了,他们还是向外求。

所以有人说,你这样讲,你就不会怕佛祖降罪吗?请大家注意,如果佛祖真那么小心眼,他就不叫佛了,那是人,如果不是那么小心眼,说两句也无妨。更何况,我说的并非没有依据。宋代张义端《贵耳集》里面记述一个故事:

宋孝宗看到观音像的这个手里面,拿着一个念珠,就问他身边一个和尚,观音戴念珠何用?他自己带这个有什么用呢?和尚说要念观音菩萨,宋孝宗很奇怪,就问他,他自己不就是观音菩萨吗?和尚说对啊,我求人不如求己啊,所以说,佛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是他可以帮你参透,这就不是个问题。

所以说佛教也是,一个充满人本思想的宗教,这也是后来佛教,能够在中国如此盛行的原因。因为中国人,受了诸子这种思想的传统洗礼之后,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宗教,是人本色彩的宗教,而不是像基督教那样的宗教。只不过说佛教,他跟道教结合之后,在后来产生了一些很神奇的,一些中国本土化的东西。但是这里大家注意道教,可不是到家啊,这个我们后面还要讲,人本思想并没有过时。

第二呢,和平主义也没有过时。诸子都是提倡和平的,可能有人会说不对吧,你看看这个孙子兵法,满目的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兵以诈立。大家注意,孙子的逻辑出发点是,当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避免战争的时候,怎么办,这是孙子要回答的问题。如果你只看到他的兵不厌诈,只看到他的阴谋诡计,那说明你没有完全的看懂孙子,至少看的不够全面。

因为他还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说法,他还有兵贵胜,不贵久这样的说法,他还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的说法。他要尽量的减少军事行动,带来的伤亡和损失。换句话说,孙子讲的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怎样尽快的结束战争,怎样用最少的伤亡赢得胜利。大家难道在兵不厌诈这样的句子背后,没有看到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吗?

所以我们更不要说,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纵横家的制衡,法家的耕战等等,他们的目的或者是制止战争,或者是控制战争,或者是尽快的结束战争,总之都是为了和平,没有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所以我们不能,仅从一些话语或者言辞,或者他的这个立场,就来判断它的性质。关键还是要看,他这一派的思想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或者说他有哪些隐藏的假设。他的动机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到其思想内部来了解,他们想要向世人表达什么,否则就会产生一种盲人摸象,要各执一端。

第三呢,诸子百家的普世关怀没有死。不管是讲求入世的儒家,还是讲求出世的道家,不管是走哲学路线的名家,还是走实用路线的纵横家,也不管是追求正义的墨家,还是追求秩序的法家,他们都在用他们的方式,来关怀着整个世界的芸芸众生。当然,当时的世界,可能就是中原这一块。

那有人说道家也算吗,他不是要独善其身的吗,他不是教人远离尘嚣的嘛,大家请注意,独善其身也好,远离世事也罢,这是途径。如果他真的没有普世关怀,他不说不就好了吗?干嘛要写,那么多东西去讽刺儒家,干嘛向世人灌输这种出世的思想,他又何必要留下文字。

可见归根到底,还是放不下对这个世界人心的关怀。用倚天屠龙记里,这个明教的话说,要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而我们现代的人,有多少还具备这种普世关怀。我立志为天下人如何如何,我们更多的可能考虑,我在什么时候,能在北京买上房。我的老板,怎么还不给我涨工资是吧,我女朋友为什么不理我了。

那么有人会说,反正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干嘛要去操那个心。你刚才说到芸芸众生嘛,自然有国家领导人操心。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都这样做,结果就可想而知,必然是礼崩乐坏。用屈原的话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所以诸子百家的普世情怀,其实正是我们现代人需要的。

这一点西方,它比起中国来,可能差得更远。有人说不会吧,现在不是只有美国是超级大国吗?只有他能够影响世界。大家注意,影响世界,他不代表关怀世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像美国或者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主导的一些国际机制,例如im f 或者世界银行这种金融机构,他们对外去提供援助,提供贷款以及进行危机处理的时候,他们是要附带很多政治条件的。

比如像九七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当时im f 带着大量的资金,到东南亚去救。但是,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政治条件,比如说去国有化,市场定价,这个金融市场对外资开放。这些都是,要把其他国家改造成像他同样的国家,这样他在那种二元对立的这个哲学之下,才会认为,他不会跟自己发生冲突。

但是我们如果去看,亚投行或者金砖银行,这样有中国参与的,而且起主导作用的一些金融机构里面。我们会发现,中国关心的是欧亚大陆的所有国家,而不是像美国,他关心的其实还是自己。我们对外提供援助,提供贷款,提供危机处理,这个是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这就是我们多元主义,这种包容性文化,与西方的这种二元对立哲学的区别,这是一种普世情怀。

我们现在知道,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整体,诸子百家的人本思想和平主义,以及他的普世关怀,都是值得我们后人,以敬畏的心态,来完整的继承下来。那么我们接下来,回到每一个流派内部来,从微观的角度分别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这里,我们还是要结合,先秦时期的具体时代背景,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所谓春秋无义战,战争连绵不绝。那么我们就从,和战争关系最紧密的兵家谈起,请看下集,兵者诡道也,谢谢大家。

——浪兄笔记校订于2021/1/28

公众号的系列文章,都有整理好的word版,需要的可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