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一騎絕塵,圍攻者十面埋伏

比亞迪一騎絕塵,圍攻者十面埋伏

比亞迪一騎絕塵,圍攻者十面埋伏

采寫/張思銘

編輯/萬天南

從6月的最新銷量看,比亞迪又赢麻了。

7月2日,比亞迪公布其6月共銷售25萬輛汽車,同比增長88.2%。由此看來,宿敵長城汽車此前大張旗鼓的舉報,并未讓比亞迪終端銷量受到顯著影響。

自2021年以來,比亞迪靠着17年來逐漸開發疊代的DM-i技術,逐漸占領市場,在2022年成為新晉銷冠。

如果說此前比亞迪能夠快速成為中國車市頭部車企,憑得是多年來死磕DM-i所屬的插電混動技術,是厚積薄發的慢工。2021年後,比亞迪迅速擴張産能,展開激進降本降價政策,逐漸吃掉燃油車市場,靠得則是淩厲的快攻。

在今年4月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公開表示,市場每天都在變,比亞迪現在也是如履薄冰。行業現在不是大魚吃小魚,可能是快魚吃慢魚。

然而,對于插混技術,自主品牌都将其作為主要關注的一大方向,隻是投入時間、力度晚于比亞迪。

現如今,對手們的插混技術已有迎頭趕上趨向,而比亞迪自身也因低成本政策,遭到友商的舉報。

靠着降本降價政策,一路狂飙突進的比亞迪,也面臨潛在的後顧之憂。

高成本效益下的“低配”挑戰

舉報信過後,長城和比亞迪依然呈現劍拔弩張的态勢。

6月29日,《财經故事荟》先後走訪了位于天津卉康路的長城旗下哈弗門店,以及比亞迪4S店。

“枭龍Max的饋電油耗達到5.5L,比亞迪宋PLUS實際測試油耗其實達到7個多油。您一定聽說過比亞迪的’筷子懸架’,而我們用的是豪華車才會用的多連杆懸架。”哈弗4S店内,銷售人員向《财經故事荟》列數比亞迪車型缺點,同時不忘列舉枭龍的相對優勢,枭龍正是哈弗品牌旗下一款年輕時尚的新能源緊湊級SUV。

與哈弗4S店幾十米之隔的比亞迪4S店,銷售人員也承認“懸架決定車的上限,但比亞迪是把制造成本用在’夠用’的地方,對于比亞迪這種非豪華品牌來說,用三連杆、還是四連杆駕駛感受差别不大,成本效益卻高了許多。”

比亞迪一騎絕塵,圍攻者十面埋伏

被哈弗銷售人員拿來說事的比亞迪懸架,之是以受到對手诟病,因比亞迪搭載的是豐田車型所采用的三連杆懸架,屬于入門級獨立懸架,因連杆較少、較細被戲稱“筷子懸架”。與其他車型所用的四連杆、五連杆懸架不同,三連杆懸架結構更簡單,調教難度更低,相應成本更低。

“從懸架來說,我覺比亞迪不該這麼早學豐田用筷子懸架,自主品牌目前還處于逐漸通過自己的産品、服務、技術改變使用者認知的爬坡過程,還不能和外資品牌相提并論,必須通過更好表現,獲得使用者認可。”一位北汽研究院人員對《财經故事荟》直言。

長城和比亞迪的這場明戰,當然不止在門店。5月25日,長城在官方微信上公布對比亞迪舉報信,稱後者使用的并不是插混汽車普遍搭配的高壓油箱,而是成本更低的常壓油箱,存在排放不達标的可能。

兩公司的沖突至此公開化。

縱然長城舉報競争對手的做法,引來業内不少噓聲,似乎也未顯著左右比亞迪潛在車主的選擇,沒有晃動比亞迪繼續銷量奪冠的根基,甚至在其舉報第二天,股價跌幅超過比亞迪。

但比亞迪的低成本路線,也是以而被廣而告之。

據36氪旗下汽車媒體啟動PowerOn報道,有行業人士表示,高壓油箱+控制閥的成本能比普通常壓油箱多出約600元。這一成本內插補點,在眼下卷到極緻、激烈殺價的汽車行業,并不算少。但為了應對不斷收緊的排放法規,這筆錢大部分車企不敢省。

縱觀汽車行業,理想、岚圖、零跑以及吉利銀河紛紛表示,自家PHEV車型用的是高壓油箱。

前述北汽研究院内部人士告訴《财經故事荟》:“比亞迪秦、宋、漢、唐這些王朝系列車型采用的都是低成本政策,從設計端就想盡辦法節約成本,筷子懸架、常壓油箱、使用工規而非車規晶片,都展現了低成本設計。”

低成本的路徑依賴

針對插電混動車型這種可油可電,油箱長期閑置無法燃燒導緻的洩露風險,為油箱增加壓力的高壓油箱,成為多數車企旗下插電混動車型的标配。

比亞迪被舉報後公開表示,該公司未采用高壓油箱,是因為其有特殊專利,即便使用常壓油箱也能夠實作排放達标。該專利大緻模式是:在不需使用發動機的場合下,如純電模式、車輛熄火等狀态下,依然啟動發動機燃燒掉常壓油箱内多餘油氣。

“聽說比亞迪達标的方法就是自己啟動發動機,對這個有點擔心,發動機不知情的情況下啟動會不會有什麼風險”,一位在天津比亞迪4S店内咨詢了相關車型,最終未購買的人士對《财經故事荟》說。

比亞迪一騎絕塵,圍攻者十面埋伏

《車評網》曾報道,比亞迪出口的秦和宋均為高壓油箱,且在5月25日遭到長城舉報後,比亞迪西安工廠火速将常壓油箱替換為高壓油箱。

針對此消息是否屬實,《财經故事荟》向比亞迪求證,截至發稿,尚未得到答複。

靠着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比亞迪能夠自産自銷多個汽車核心零部件,晶片也在其中之列。

但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自産的晶片是工規級晶片,此種晶片相比其他車企外購的車規晶片技術要求、成本都更低。

如工規晶片使用壽命要求5年以上,溫度範圍要求-40°C~85°C,車規晶片則要求使用壽命10年以上,适用溫度最高要達到150度。

“工規晶片産線出片合格率要低于車規,但汽車要求100%不能出問題。”前述北京研究院内部人士強調。

核心零部件能夠自産自銷帶來的成本優勢,外加17年磨一劍的插電混動技術開始顯露實力,2021年開始,比亞迪在中國車市嶄露頭角,當年銷售73萬輛,同比增長75%,在中國車企中排第13位。

2022年的比亞迪迎來爆發,旗下插混車型油耗低、成本效益高的大衆口碑效應,帶來了銷量的暴漲。

當年,比亞迪銷量達到186萬輛,同比增長153%,超越一汽大衆成為中國車企銷量冠軍。

2023年,比亞迪仍在一路狂飙。今年2月,比亞迪宣布“油電同價”,将旗下新推轎車

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起售價降到9.98萬元。售價進一步降低後,在自主品牌不甚擅長的轎車市場,比亞迪成功突圍。

今年二月以來,比亞迪秦取代

日産軒逸

,成為轎車銷量排行榜冠軍。

過去自主品牌一直在靠更多配置更低價格,與合資品牌錯位競争,但因為自主品牌燃油車油耗偏高,拉高綜合使用成本,始終未能真正挑戰合資品牌。

這一局面,被比亞迪的DM-i技術打破,采用這一插混技術車的轎車秦百公裡油耗僅為3.8L,同樣以低油耗著稱的

日産

燃油版軒逸這一數值為6.1L。

與此同時,比亞迪插混系列車型售價也頗有吸引力,21款秦當時起售價10.58萬。此前,日系品牌推出的插混車型售價都超過20萬,比亞迪是國内首個将插混車型售價降到15萬以下的車企。

和比亞迪插混車型相比較,其它曾經霸榜銷量排行榜的燃油車綜合成本優勢不再,銷量也逐漸下滑。

日産軒逸,

哈弗H6

便是當中典型代表,取代兩者成為細分市場銷量冠軍的正是比亞迪秦和比亞迪宋。

快節奏下風波不斷

銷量一路攀升的比亞迪,近年來也是“人紅是非多”,負面風波接連不斷。

最引人注目的負面消息便是,比亞迪引以為豪的刀片電池發生自燃。《汽車行業關注》曾曝出,2022年11月15日,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某公路一輛新款

比亞迪海豹

發生自燃。

另據《金角财經》報道,今年4月3日,在包茂高速岑溪東出口,一輛2022款比亞迪漢DM-i自燃,車上名叫楊清岚的駕駛員被燒焦身亡。

上述事件發生後,比亞迪曾在一篇發表于4月11日關于該事故的報道中回應:“比亞迪已經派出專業團隊前往現場進行調查,并将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處理。”

然而,根據《金角财經》的走訪調查,截止4月20日,比亞迪仍未聯系過死亡駕駛員家屬,也未向交警提供事故車輛的相關資料。

《财經故事荟》詢問這一自燃事故的最新調查結果,比亞迪方面也未回複。

啟動PowerOn則懷疑,自去年以來,電池熱失控事件每月1-2次的頻發,和比亞迪的降本政策有關。

比亞迪工程師曾向啟動PowerOn講述,公司曾在早期的熱擴散設計方案中看到了風險點,建議增加雲母材料,但電池團隊認為這可能增加20-30塊的成本,最終未經采用。直到熱失控事件多發,比亞迪才緊急改進了設計方案。

比亞迪一騎絕塵,圍攻者十面埋伏

縱使今日合資車企電動化步調緩慢、産品競争力不強,但造車沉澱更久的合資品牌,仍能夠将旗下電動車的安全性當做一大宣傳點。

以日産2011年推出的聆風為例,在2019年

特斯拉Model 3

打開市場前,該款車是全球最為暢銷的電動車,到2019年累計銷售40萬輛。

直到今天,日産依然地把聆風"累計行駛210 億公裡,電池0重大事故 "當成一大賣點。

曾有比亞迪車主在《汽車之家》論壇上爆出,比亞迪提車後需注意擰緊車輪内襯的螺絲,百分之八十的車此處螺絲都較為松動,需要用手擰緊,不然有丢失風險。不過上述爆料,也許隻是個案。

“日産的電池需要在海水中浸泡14天,要求電池不能生鏽、海水不能進去。連我們汽車上的輪胎都要做三十幾個試驗項目。我感覺市場現在處于被快節奏裹挾狀态,消費者也被影響了。”一位東風日産相關人士告訴《财經故事荟》。

圍攻者瘋狂跟進

近年來,諸多自主品牌投身研究插電混動車型。因插電混動汽車具有節油、可油可電免去續航焦慮等優勢,在新能源化過程中,是理想的過度産品。當中,比亞迪快人一步推出車型、降低售價,銷量是以異軍突起。

比亞迪一騎絕塵,圍攻者十面埋伏

事實上,在混動技術上,長城、吉利、

奇瑞

都在迎頭追趕,與比亞迪差距不算太大。

長城的Hi-4、吉利和奇瑞采用的DHT、比亞迪的DM-i均為可油可電的串并聯結構,實作低速電驅,高速發動機介入。

但由于比亞迪外的三家車企采用了多檔變速箱,比使用單檔的比亞迪,在高速狀态下有更好的性能和燃油經濟性。

“比亞迪雖然處于混動車領域頭部,但并不是甩了對手幾條街,大家對混動技術這些年也在持續跟蹤,即便自己當時銷量并不高,但是對這個領域的研究并沒有停止。現在大家的技術基本趕上來了,走的技術路線歸一,産品表現也趨于雷同。”前述北汽研究院内部人士斷言。

就在近期,長城和吉利分别推出插電混動車型枭龍MAX、銀河L7,對标比亞迪旗下的熱門SUV——宋PLUS。

為了能夠打開市場,長城對枭龍MAX,吉利之于銀河L7,也給出了頗有誠意的成本效益。

枭龍MAX起售價15.98萬,但全系都标配四驅;銀河L7起售價則為13.87萬,搭載1.5T發動機。相比之下,比亞迪宋售價15.48萬起,四驅版本價格則達到20.78萬,發動機隻有1.5L。

對手的反擊态勢,不亞于比亞迪激進降價搶市場的攻勢。

以哈弗枭龍MAX為例,《财經故事荟》了解到,為了拉動該款車銷量,長城在定價頗為優惠基礎上,對這款新車給出6000元優惠。

此外,哈弗終端銷售人員每售出一輛枭龍MAX就能得到千元以上提成,遠高于銷售純燃油單車500元的提成。

此次線下走訪中,比亞迪4S店銷售人員對《财經故事荟》透露,為擊潰比亞迪宋,哈弗枭龍系列目前還處于賠本賺吆喝階段,并不賺錢。

對于此說法是否屬實,有長城人士并未明确表态,隻是聲稱長城汽車以銷量規模實作競争性定價政策。

根據比亞迪官方資料,今年6月,宋的銷量達到1.6萬輛,并未處于今年的高位,而該車型在今年4月銷售達到2.7萬輛。

宋銷量不及過往,對标車型卻在快速增長。7月1日和7月3日,長城、吉利分别曬出旗下新推插混SUV成績。哈弗枭龍系列在上市第45天下線第一萬台,并在6月賣出6098輛。吉利銀河L7則是在上市33天下線第一萬台車。

雖然長城、吉利兩車型的時下成績,還不足以挑戰比亞迪宋。但較之自家過去的老款車型,長城與吉利在插電混動領域的市場表現,已有明顯進步。

拿去年10月開賣的哈弗旗下插電混動車型——H6新能源來說,根據汽車咨詢公司so car 提供的資料,該車型迄今最高月銷僅為1097輛。去年6月上市的

吉利帝豪L Hi·P

最高月銷也隻有2437輛,如今,兩家品牌的新車型,和比亞迪宋的銷量差距在縮小。

一位計劃購買插混車型的車主,對比再三,最終還沒下單比亞迪宋。他對《财經故事荟》說:“之前十幾萬的插混車型可選的車型比較少,現在選擇多了,我要再看看。”

過去的插混市場,隻有比亞迪可提供産品力和售價都具吸引力的車型,銷量一騎絕塵。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進入這一市場。後入的對手有備而來,在産品設計上,針對比亞迪車型配置不足之處,試圖改進優化;在宣傳陣勢上,積極造勢,試圖跟進比亞迪的低成本政策。

盡管比亞迪的銷量依然一騎絕塵,但圍攻者們的氣勢洶洶,也無法讓其掉以輕心——鐵打的王座,流水的品牌,常勝并非易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