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8年,他身中7彈後,留下遺言:你們快撤,老子死在這裡值了!

作者:達西愛分享

在那些硝煙彌漫的歲月裡,有這樣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可能不如某些曆史巨星響亮,但他的壯舉卻足以讓每一個熱血漢子為之動容。他就是王銘章将軍,一個在抗日戰争中身先士卒,不畏強敵的硬漢。想知道一個出身平凡,卻能在戰場上留下“你們快撤,老子死在這裡很安逸”這樣豪言壯語的将軍,是如何磨砺成鋼鐵戰士的嗎?他又是怎樣一步步從苦難中走向抗日前線的呢?跟着我的文字,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血與火的歲月,揭開王銘章的傳奇一生。

1938年,他身中7彈後,留下遺言:你們快撤,老子死在這裡值了!

話說回到1893年,四川一個普通家庭迎來了一個男嬰,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抗日英雄王銘章。可悲的是,命運似乎并不準備給這個小家夥一個平穩的成長環境。王銘章還在襁褓中時,父母雙雙因病去世,幸虧有叔祖父的接濟,他才得以生存下來,并有機會接受基礎教育。

1938年,他身中7彈後,留下遺言:你們快撤,老子死在這裡值了!

成長在亂世,王銘章的性格逐漸顯露出堅韌和果敢。16歲那年,他考入了四川陸軍國小堂,這是他軍事生涯的起點。在這裡,他不僅學到了軍事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對軍人職責和榮譽的深刻了解。畢業後,他加入了川軍,很快就因其敢打敢拼的性格而在軍中嶄露頭角。

1938年,他身中7彈後,留下遺言:你們快撤,老子死在這裡值了!

時間來到了1935年,當時的中國局勢日益嚴峻,日本的侵略行動逐漸更新。王銘章也意識到,面對外敵的侵略,内戰的繼續隻會讓國家更加衰弱。他開始堅定地支援“停止内戰,一緻對外”的主張,主動投身到抗日救國的洪流中。

1938年,他身中7彈後,留下遺言:你們快撤,老子死在這裡值了!

1937年,也就是著名的“七七事變”爆發後,抗日的号角已經吹響。王銘章作為122師師長,帶領着他的部隊,成為最早一批赴前線抗日的軍隊。臨行前,他在德陽舉行了一次誓師大會,慷慨陳詞,表明了出征的決心:“不成功便成仁!”這句話,後來成了他和他的部隊的座右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