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原合戰 小早川秀秋若不倒戈 西軍勝算幾何?

作者:曆史有知社

關原合戰是決定天下歸宿的之戰,故而在日語中有“最終決戰”的意思,因其對後世日本的深遠影響,而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而在這場決定天下歸宿的戰役中,由于西軍的小早川秀秋臨陣倒戈而完全左右了整個戰局的走勢,直接導緻了西軍的最終失敗,故而其也被人戲稱為“關原戰神”。

關原合戰 小早川秀秋若不倒戈 西軍勝算幾何?

那麼,若小早川秀秋沒有臨陣倒戈,西軍的勝算又有幾何呢?在日本明治時代,全面學習西方而進行近現代化變革。日本軍隊的學習模仿對象是當時世界上陸軍最強的德國,其從德國延請了大量的軍事教官。而當日本軍方拿出關原合戰的雙方布陣圖時,而向請教德國教官時,德國教官米切爾少校得出的結論是“西軍必勝”。

關原合戰 小早川秀秋若不倒戈 西軍勝算幾何?

誠然,僅從雙方布陣及占據地形上來看,西軍可以說是占盡優勢。西軍不但占盡周圍地勢制高點,且對東軍呈兩面夾擊之勢,而東軍如果順着伊勢街道逃竄的話,西軍的長宗我部盛親所部又可以繞過南宮山的東南麓而進行攔截。然而,根據雙方的現實情況來分析,即便小早川秀秋沒有臨陣倒戈,西軍也很難取得勝利,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關原合戰 小早川秀秋若不倒戈 西軍勝算幾何?

首先,西軍欠缺一位強而有力的“統帥”。西軍的總大将毛利輝元壓根就沒有親臨戰場,而是由毛利秀元代替其指揮毛利軍。石田三成充當事實上的“總大将”,但是一則石田三成是文吏出身,實際指揮能力肯定不如德川家康。二則,石田三成僅是19萬石的大名,德川家康是255多萬的大大名。實力的強弱就決定着名望的高低。自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就已成為全日本第一大大名,自身的實力才是号令諸侯大名的資本。

關原合戰 小早川秀秋若不倒戈 西軍勝算幾何?

而以石田三成僅有的實力,又怎麼能号令到其他大名呢?故而,自舉兵起,石田三成就把“西軍總大将”的職位讓給了毛利輝元(120萬石左右)。也隻有以毛利氏為上司核心,才有與德川家康一決高下的可能。但是,毛利輝元卻并沒有親臨戰場(這場戰争與毛利氏并無直接關系),戰場指揮權又回到了石田三成的手中,石田三成對其他西軍既無威懾力,也沒擷取豐臣氏的充分授權。故而,其号令也就沒法被執行。當石田三成發起總攻指令時,毛利軍的主力及小早川、島津等軍都按兵不動;甚至當石田三成的本陣遭到強攻,石田三成親自向島津義弘求援,島津義弘卻說道:“今日勝敗雖屬未知之數,島津卻自有島津的進退。”

關原合戰 小早川秀秋若不倒戈 西軍勝算幾何?

其次,就東西軍的實際戰力而言,也是東強西弱。且不論德川家還有三萬多主力沒能趕到戰場。一則,從屬於東軍的豐臣系武斷派,其實際戰力肯定是要強于以西軍的文吏派大名的。再則,關東在曆史上是武士的發祥地與大學營,東國産戰馬、善野戰。

關原合戰 小早川秀秋若不倒戈 西軍勝算幾何?

第三,西軍主力毛利氏的猶豫不決。如果毛利氏與吉川氏,沒有舉棋不定,而及時參與戰争的話。那麼作為毛利氏分家之一的小早川氏,也隻得跟随毛利氏參與對東軍的作戰。但是,毛利本家一直舉棋不定,甚至通過吉川廣家與德川家康暗通款曲,與德川家康私下締結“毛利家不參加戰鬥”的約定,以換取毛利家領地一百二十萬石的安堵(如舊)。而作為西軍主力毛利氏的舉棋不定、首鼠兩端,就決定了即便小早川秀秋不倒戈,也會坐失戰機,而導緻最終的失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