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首先要說明的是,探讨“呂布忌憚張飛”,是基于《三國演義》中的内容。當然筆者不排斥,甚至歡迎“曆史帝”的真知灼見。畢竟多一種聲音,多一個見解,也是筆者和讀者共同需要的。

雖調侃來言,這叫“看熱鬧的不怕事大”。但前提是,要對這個熱鬧感興趣,我們都是三國迷,何必曆史帝,演義黨,分得太清……

《三國演義》中是否稱得上名将、猛将,要看其單挑或陷陣水準如何。趙雲沒有長坂坡血戰,就不會被“封神”。關羽沒有溫酒斬華雄,也不叫“出道”。但無論怎樣,名将或猛将,都必須要有武德。

也就是在單挑過程中,不能放冷箭——龐德放冷箭射關羽,普遍被遭鄙視。但黃忠放空箭報恩,卻被贊揚。是以名将也好,猛将也罷,武德最關鍵!因為這是保證單挑,在公平對等的必須條件。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不過呂布這兄弟,卻顯然是《三國演義》中的另一類名将,跟關羽、趙雲、張飛等所有人都區分開來了,他打破了這條三國鐵律,這就是所謂的“群毆呂布最光榮”。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群毆者,劉備、關羽和張飛,成英雄了。而曹操則更直接,濮陽大戰時,呂布叫闆,許褚單挑去了,跟呂布打了二十多個回合。

曹操後面瞅着,卻大嘴一咧,再次為呂布定性:“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将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将共攻呂布。

這就是呂布在《三國演義》中的定位!為何是呂布排第一?沒辦法,他明顯有别于其餘的所有名将,獨占一類!所謂:群毆别人,你非好漢。但群毆呂布卻是光榮、正确且必須的!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是以,哪怕關羽那麼傲,誰都看不上,卻獨獨面對呂布時顯得很低調。直到呂布死于白門樓後,關羽這才嚣張起來,看誰都像插标賣首了,動不動就問:汝比顔良、文醜若何?全然忘記了,他曾群毆過呂布。

那麼《三國演義》中,為何要如此設定呂布的“人設”?這就必須要談談真實的三國曆史了。大緻有兩點原因。

其一:皆知在《三國志》記載中,有兩大萬人敵,一是關羽,二是張飛。但可知呂布是啥?陳壽直接定位為“呂布有虓虎之勇”!通俗翻譯過來便是:呂布如同一頭發狂的,咆哮撲來的猛虎一樣。即,呂布不是人類所能抵禦的,是以群毆他有理!

其二:呂布的曆史定位,是一方諸侯,非名将或猛将!跟劉備稱兄道弟,差點幹掉曹操。手下有高順和張遼,這兩大名将為爪牙!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張遼後來威震逍遙津,打爆了孫十萬。那麼他的老闆呂布,豈能比張遼還差?于是跟“虓虎之勇”碰撞後,就隻能注定了,呂布 “被群毆的命”了。就不能按尋常名将或猛将的标準看待。

不過有矛就有盾,在中國的哲學系統内,就不存在“通吃”情況,講究相生相克。哪怕明明呂布是《三國演義》中,是排名第一的猛将,他也有非常忌憚的人物(從武功角度),這就是張飛,張三爺!

那麼,呂布為何會忌憚張飛?在筆者看來,就三點原因,所謂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且還是處于發展狀态下——從呂布跟張飛的三次對陣上,就能看出。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其一:三姓家奴

呂布的恐怖戰例,是出現在虎牢關,當時揍得十八路諸侯都不敢冒頭了,卻由此激怒了張飛。

當時的張飛,還是新兵蛋子一個,誰知道有他。而呂布卻已經名震天下了。看到這,也許有人會問,關羽為何不出戰?他不是已經斬了華雄了嗎。是啊,關羽斬華雄一戰成名,等于是有身份的人了!

身份會轉化為負擔,這個道理都懂吧?是以,不是關羽不出戰,而是估計當時關羽還在進行評估。張三爺卻不一樣。一則,二哥斬華雄既是激勵,也是榜樣,讓張飛擁有自信。二則最關鍵,張飛具有強烈的正邪、忠奸之分!也就是說,張飛最單純!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隻要張飛認定了這樣做正确,他就不會管名譽啊,利益啊,所謂揍你沒商量。這種個性,雖看着有些搞笑,卻讓張飛天然擁有了勇往直前的氣勢。故而張飛出戰時,是高喊着“三姓家奴”,咆哮而出。

你呂布就是壞蛋,我管你厲害不厲害,揍你再說!所謂,橫的怕愣的,愣得怕不要命的。呂布再厲害,遇到張飛這種不要命的人,也會忌憚一二。畢竟張飛是敢跟他同歸于盡的,這種打法,呂布受不了!

是以,張飛跟呂布這第一戰,雖看着有點搞笑,但卻顯然是一種氣勢上的較量!由此呂布算記住了張飛,這環眼賊,純屬玩命來了!至于後面的關羽和劉備加入,則顯然看出了,隻靠氣勢是沒法戰勝呂布的。

名将的威名,是在一次又一次非生即死的厮殺中得來,張飛的戰鬥經驗,跟呂布一比,差得太多!也就是說,這時的張飛,面對呂布時,顯然還太嫩了點。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其二:呂布為啥不敢追

呂布和張飛的第二次交集,是在徐州!當時劉備帶着關羽去揍袁術,讓張飛守徐州。結果由于張飛喝醉了,暴揍呂布的老丈人曹豹。故而引發了呂布趁機奪徐州。張飛已經喝得大醉,雖勉強迎戰,卻哪裡能打鬥?而呂布也深知張飛勇猛,不敢逼迫,張飛得以逃脫。

顯然,這次是呂布殺張飛的絕佳時機,但第一次交鋒的陰影,讓呂布開始忌憚張飛了,是以“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不過《三國演義》中的這個解釋,對頭嗎?說對了一半!

因為如今天下人都知道了,劉歇業一體。殺一個張飛簡單,可還有劉備和關羽呢?那還不跟呂布死磕到底!須知此刻這哥三,都有了名聲和勢力。同時呂布奪徐州,是恩将仇報,搶了人家劉備的地盤。

是以這就注定了,此刻呂布對張飛的忌憚,更多是一種無奈。故而,呂布不得不放走了張飛,還要厚待劉備的家眷。由此張飛和呂布,就事實上就形成了仇人狀态。這種狀态,直接決定了兩人第三地的交鋒。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其三:大戰一百餘回合

呂布奪了徐州後,劉備隻得安身在小沛,并搶了呂布的戰馬啥的,由此引發了張飛最經典的一戰,在小沛城外硬剛呂布一百多回合,竟然未分勝負!呂布這是怎麼了?說好的“群毆呂布最光榮”呢?

沒辦法,再牛的人,也終有向現實低頭的一刻。

此刻的呂布,已經混成了一方諸侯,也就是說在虎牢關前,呂布是身為戰将出戰,在替董卓打工罷了。如今成了老闆,這能一樣嗎?

老闆有老闆的事。如劉備,虎牢關前還跟着關羽和張飛,三英戰呂布呢,為何後來總是逃跑?因為,劉備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如何發展上。而單挑啊,沖鋒陷陣這種工作,都由關羽和張飛包辦了。

呂布為何那麼忌憚張飛?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一個現實

經過錘煉後的張飛,如今的經驗越來越豐富,除了氣勢外,實戰技巧等全面提升。反觀呂布,由于身份變了,主管的事情不同,自然他的單挑能力等,全面滑坡了。

再加上,呂布比劉備年歲都大,所謂拳怕少壯!還有本來面對張飛他就氣短,而張飛這次,可比第一次更玩命。是以,這就造成了張飛是越打越強,越打越瘋,呂布則隻能是,越看張飛就越忌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