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作者:譚氏文化研究

原創丨譚獻民

重慶譚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合川區譚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中華譚氏人物志》編著者

歌曲《我姓譚》詞作者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作者按】

21世紀初,在當今社會上流傳着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傳說東周春秋時期,在山東濟州平陵縣西南兩公裡處有個城子崖,那裡就是春秋古譚國的遺址,那裡就是天下譚人得姓的故鄉。以此民間傳說記載為據,人們便認定山東省濟南龍山鎮的城子崖田野考古發掘遺址,就是春秋古譚國遺址,就是天下譚人老祖宗開姓立族的地方。城子崖是否傳說中的春秋古譚國遺址,是不是中國譚姓人的發源地?口說無憑,我們從城子崖1930年至2013年這80年的考古發掘中,就知道城子崖是否春秋古譚國的遺址。80年考古城子崖,證僞糾錯古譚遺址。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糾錯古譚國遺址

從《城子崖田野考古發掘報告》一文中,可知城子崖實為4500年前三個時期的寨堡式民居地,寨堡中無任何方國的遺跡,更無帶“譚”字的器物出土。

考古崖子崖,證明了崖子崖并不是春秋古譚國的遺址,更不天下譚姓人得姓的故鄉。

考古學,考證古人遺留的遺迹和遺物,是我國20世紀20年代後開始形成的一門新的學科。考古發掘在揭示中國曆史上遠古人類起源、中國文明與國家起源以及補史、證史、糾正曆史記載錯誤等諸多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證據作用。

中國考古百年來,國内發現舊石器遺址已達2000餘處,考古發掘各個朝代遺址一萬多處,現已基本勾勒出了我國廣袤大地上人類演化的漫長畫卷新曆史。走出神話傳說,用實物為證來建構人類的新曆史篇章。

20世紀上半葉兩位史學大家王國維和陳寅恪,提倡用“地下之新材料”和“地下之實物”論來糾錯紙上之曆史,推動了史學方法論(二重證據法)的使用和普及,此方法論一直沿用至今。曆史學家國學大師王國維,根據殷墟出土甲骨蔔辭上古文字的研究考證,整理出了一張殷商曆朝帝王世系垂絲圖。他用此甲骨蔔辭垂絲圖,去對照西漢*司馬遷著《史記*殷本紀》中所記的殷商世系,兩者比對是完全一緻不差一代。

新史學界的開山鼻祖王國維,他首先提出真實的曆史要“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實物”相結合的著名“二重證據法”證僞,已成為了當代史學界公認科學的學術正流,也是檢驗曆史真僞的新标尺。

事實勝于雄辯,考古勝于謠傳。

根據史學界考古“二重證據法”的方法論,去驗證城子崖可能就是春秋古譚國遺址,澄清了這一謠傳的曆史真相。

(1)、從城子崖田野考古發掘出土的三疊壓城牆中,證明了城子崖為龍山文化城牆遺迹、嶽石文化城牆遺迹、周代文化城牆遺迹的三層疊壓城牆。三疊壓城圈重疊的事實說明,在4500年前,城子崖在古代一直是一座寨堡式的人類居住地,并未發現有任何方國的證據,更不是春秋古譚國留下的遺址。城子崖最下層為龍山文化城牆遺迹,中間層為嶽石文化城牆遺迹,這兩層年代不對,可以排除不是春秋古譚國留下的遺址。上層為周代文化堆積普遍,時間跨越兩周,以春秋時期最為豐富。北部灰坑很多,向南發現大型方坑和小型夯土基址,中部是窪地,不過經常有人活動,南部發現很長的石砌牆基。城子崖在東周時代的陶器以灰陶最多,出土大量無文字的陶片、銅器、石器和蔔骨等,還發現了6座陶窯、零星的成人墓和幼兒甕棺葬。

由此可知,城子崖上層為周代文化堆積,隻是一座周代古人居住的生活地,是與春秋古譚國風馬牛不相及毫無關系。在城子崖出土發掘中,發現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就是“蛋殼黑陶杯”。

考古專家們形容它為:“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殼,掂之飄忽若無,敲之铮铮有聲。”就是這個古代龍山人制作的“蛋殼黑陶杯”,早已被現代譚人臆稱為是譚國先祖留給後代子孫的寶貴财富、重要器物、暢銷各國、譽滿全球,并吟詩作賦肆意渲染大肆鼓吹。城子崖考古發掘80年來,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至周代的三個時期各類器物共有23878件。在這23878件器物上,隻發現一些器物上有不規則的刻劃符号,還有龍山人制陶時為了便于識别而制作的标記,并未見到漢文字“譚”字的蹤迹。

是以,人們将城子崖說成是春秋古譚國遺址,是毫無證據憑空臆測從何說起。事實勝于雄辯,考古證僞謠傳。城子崖80年的考古發掘,如一語道破天機喚醒夢中人,揭穿了城子崖譚國遺址這一無中生有的彌天大謊,拯救了天下譚人誤入岐途錯尋祖源地。

将城子崖指鹿為馬稱謂古譚國遺址,實為現代人們聽信謠傳臆測所緻。

醒醒吧,可愛的譚家人,認錯祖源地了。不要用此地無銀三百兩去效仿“皇帝的新衣”來自欺欺人,更不要學做“千夫指”成為曆史上的千古罪人

(2)、城子崖可能就是古譚國遺址這一說辭又是怎麼産生的?為何許多專家、學者、譚人都會信以為真相信謠傳!究其原诿,實為在中國曆史上最早臆判“譚國”故城位置的人,就是魏晉朝的杜預。因秦始皇公元前213年“焚書坑儒”時盡焚百書,隻留其醫藥、蔔筮、農耕之書未焚。此時的古本《左傳》也未幸免被焚燒失傳,後經多人重撰的今本《左傳》中,就開始出現了一個春秋譚國。但遺憾的是,其“傳”中隻記有譚國曆史,卻并未記載譚國故城的具體位置在何地!魏晉時,杜預在《春秋*莊公十一年》注釋本中,首先開始臆測譚國故絨的地理位置,其曰:“譚在濟南平陵縣西南”。杜預此釋文一經流傳融入民間社稷,從此便開啟了古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的曆史謊言。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上圖為平陵城出土的漢代宮殿、官署建築遺址區發掘現場。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上圖為平陵城出土的漢代“大四”鐵器鑄範。右上圖為平陵城出土的漢代“瓦當“。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在杜預注釋本曰:“譚在濟南平陵縣西南”謊言的誤導下,曆代的學儒并未親臨實地去考證其真僞,卻紛紛以此謊言為範本,便照葫蘆畫瓢記載入書而誤傳至今。

如:《水經注*濟水》、《姓纂》、《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齊乘》、《姓譜》、《章丘志*地理篇》、《曆城志》、《章丘鄉土志》、《章丘縣志》、《譚氏族譜》等書譜所記。

(1)魏晉杜預隻是臆測了譚國的方向在“平陵縣西南”,但并無詳細的譚國位址。到了北魏時,郦道元就按杜預釋文中所臆測的譚國方向,在《水經注*濟水》中又憑空描繪出了譚國的詳細位置,其曰:“關蘆水來源馬耳山,北經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與武源水彙合,水出譚城南平澤中,世謂之武源泉。北經譚城東,俗謂之有布城也。又北經東平陵縣故城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譚國也。”

(2)到了唐代,林寶及後朝學儒又按《水經注》之意,繼續臆撰譚國之都城。唐代*林寶在《姓纂》中記載:“譚子國在濟州平陵縣西南二裡。”(注:唐朝時标注了距離)

(3)(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記為;“今齊州曆城有古譚國。”

(4)《元和姓纂》記載:“譚子國在濟州平陵縣西南。”

(5)(元)于欽《齊乘》記為:“東平陵在濟南東七十五裡。春秋譚國,齊桓滅之。古城在西南,龍山鎮相對。”(注:元朝時距離又延長了72裡)

(6)(清)李繩遠《姓譜》曰:“譚子國在濟州平陵縣西南二裡。”“譚為周代封國,赢姓。在今山東濟南市東龍山鎮附近。”

(7)(清)楊學淵《章丘鄉土志》記載:“甯戚城在縣治東北25裡。周朝時,章丘東部屬齊國,西部屬譚國。”

(8)(清)乾隆《章丘縣志》13卷首1卷記:“東平陵城,濟南東七十五裡,春秋譚國也。”

(9)《章丘志*地理篇》載:“章丘東為齊界,西為譚界。”

(10)《曆城志》載:“曆城春秋前為譚國領土,春秋後入齊界。”(古譚國又在曆城縣去了)

(11)(民國)宏陽堂《譚氏族譜》記:“吾譚之先,系出夏後姒姓。受封于周康王,其國子爵,在濟南府平陰縣之西。今之山東曆城縣東南十裡有古譚城是其舊都也。”(注:民國時又移到曆城縣東南十裡)

(12)重慶《墊江譚氏族譜》序:“譚國故地今山東濟南平陵城西南,曆城縣西南。這些反複抄襲無證臆撰出來的譚國故地中,造成了今天的人們誤判春秋古譚國就在城子崖的謊話,改革開放後,建祠修譜尋根溯源在國内蔚然成風,人們就根據曆史上這些以訛傳訛的誤記,便認定城子崖就是古譚國遺址。由此,城子崖就成了現代譚人朝聖的祖源地,天下譚人得姓的故鄉。

(3)、城子崖考古發掘已經證僞,證明了城子崖不是古譚國遺址,隻是4500年的一座寨堡式古人居住地。我們再來看一下曆史上記載的平陵城是不是春秋古譚國的遺址?人們将距離城子崖兩公裡地的平陵城,也謠傳為可能就是春秋古譚國遺址的說辭,更是胡編亂造的無稽之譚。從2009年國家對平陵城的多次考古發掘,證明了平陵城隻是一座漢代城,是漢末的一座“宮殿區”“官署”遺址,而非春秋古譚國遺址。據平陵城考古發掘記載:“平陵城是漢代濟南國、濟南郡、平陵縣治所遺址,建城于公元前204年至公元815,唐朝元和十年(815),并入曆城縣。因在陝西扶風有個平陵城,為差別故稱東平陵城。1975年後,國家對東平陵城進行了數次勘探和發掘。出土文物除戰國錢币、錢範,陶、銅、石等制品,就是大量的當時社會所需的各種鐵制品。鐵器400多件,有鋤、鍁、鏟、鋸、锛、斧等生産用具以及刀、劍、錘、戈等兵器,種類之全,史無前例。而且,考古專家還在附近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的冶鐵遺址。這些鐵器以及冶鐵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漢代時期平陵城的冶鐵業在全國占有重要的位置。”

“2009年,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濟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城子崖遺址博物館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對平陵城又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在城内中部偏北發現“宮殿區”遺址。該建築基址基本可認定始建于大約西漢中晚期,一直到東漢時期仍在沿用。”

“冶鐵遺址區發現的主要遺迹為西漢中晚期的冶鐵工場,主要遺迹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是屬于西漢中期的,有熔鐵爐、殘房基、藏鐵坑、石灰坑等;

二是西漢晚期的,有烘範窯、儲泥池、水井及含多件“大四”鐵器鑄範的灰坑等;

三是王莽至東漢時期的,有豎穴土坑水井及多個灰坑、灰溝等。出土的文物中漢代的殘鐵器量很大,其他還有不少鐵塊、鐵闆材、鐵條、爐壁殘塊、磚塊、瓦片、陶片等。

“從平陵城曆次考古發掘中,可知平陵城隻是漢代末濟南國、濟南郡、平陵縣治所的一個遺址,為漢代的“宮殿區”“官署“所在。平陵城考古發掘出土實物,證僞了傳說中的“東平陵在濟南東七十五裡,春秋譚國也。”

“山東曆城縣東南十裡有古譚城是其舊都也。”是不存在的。平陵城是始建于漢代而非春秋時期,城中并無春秋方國遺跡,更不是古譚國遺址。

3、在天津市博物館收藏着一枚古代的流通錢币——齊刀,此齊刀上鑄刻有一個“簟”字,被史學界稱之為“簟邦法化”,為東周齊國的流通貨币。這枚齊刀币,是天津人方若先生捐贈天津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上圖為天津人方若先生在古玩市場所淘得的齊刀币“簟邦法化”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錢币學界認為,人類貨币起源于原始的海貝,金屬出現後人們又鑄行銅貝币。

古人流通使用的貨币有:刀币、貨泉、五铢、半刃、大泉五十、小泉之一、蟻鼻錢。刀币是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币之一,其形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變而成刀币。刀币種類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狀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莒、中山等國使用。齊刀是齊國貨币,刀背上鑄刻有“簟邦法化”字樣币就是齊國的一種流通貨币。刀币“簟邦法化”上的“簟”字,讀作dian(電),字從竹,覃亦聲。其義為:簟,上下結構,從竹,覃聲,覃意為黑洞洞,組合為一個“簟”字,意為蕲竹所制作的竹席、涼席。表示“一種卷起來會形成黑洞洞的竹筒席子”。“簟”姓,為中國13696個姓氏之一姓氏。

上圖這枚帶“簟”字的齊刀币,有人對此刀币大感興趣,并撰文臆稱此刀币“簟邦法化”的“簟”字,可證明城子崖确為古譚國之故城。其文曰:“在天津市博物館衆多精美的藏品中,一枚齊刀币引人注目。此币殘,僅見刀頭一段,長46厘米,1930年山東章丘東平陵城遺址西南區出土,原為天津的方若先生購得。然而,就是這樣一枚殘币,上有遒勁流暢的銘文‘簟(譚)邦法化’,卻向世人證明了城子崖确為古譚國之故城。”

從此人的文中可看出其錯誤有六:

1、即然此刀币1930年在東平陵城出土,應屬國家文物所有,怎能對外出售給方若先生個人購得,與與國策不符。

2、國家發掘東平陵城是在2009年而非1930年,時差相距79年,年代判斷錯誤。

3、東平陵實為漢代“宮殿區”“官署“所在,從未出土“簟邦法化”的刀币,朝代混淆。

4、此刀币上镌刻了個“簟”字,就是普通國小生都認識,卻偏要指鹿為馬去認作是個“譚”字。“簟”“譚”兩字不管在讀音、字型、字詞、字義都截然不同大相徑庭,為何偏要睜眼說瞎話指“簟”為“譚”。并将刀币“簟邦法化”篡改稱作為“譚邦法化”,把天下譚人往溝裡帶,讓譚人去認“簟”為老祖宗。

5、此刀币即是東平陵城出土,為何要用東平陵城的刀币,去佐證相距兩公裡外的城子崖确為古譚國之故城”,這豈不是張冠李戴自相沖突。

6、此文在撰拟時,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刀币“簟邦法化”實為簟氏家族老祖宗遺留的重要辨別,這種将“簟”字認作為“譚”字,變成譚人祖宗器物的荒謬邏輯,必然會引起簟氏家族的強列反對而引起姓氏糾紛,造成兩姓必然會對薄公堂,由此産生不必要的訴訟就麻煩了。國家80年的考古發掘,早已确證了城子崖、東平陵城不是古譚國遺址。即然此地不是譚姓人之故城,又何必去南轅北轍錯尋祖源地。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上圖為某學者對“簟邦法化”齊刀币的評論文章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四、結束語

從城子崖、東平陵城的考古發掘中,證明了城子崖遺址、東平陵城遺址并不是春秋古譚國的遺址,更不是天下譚人得姓的發源地。

城子即不是古譚國遺址,中國譚人又是來自何方?中國譚姓又是确立于何朝代?中國譚姓的祖源地又在何處?這些中國譚姓的起源研讨,是現代人們争論多年直今無法統一的遺留問題,也是譚人為溯源編撰《中華譚氏簡史》極待确證的主要課題。

無譜不知源,溯源必知族譜所記譚人祖。在中國曆史上,曆朝代隻有帝王世家達官顯貴才能修譜尋源,庶民百姓是嚴禁持譜。到了宋末,朝庭充許民間百姓修譜可以記載世系,但譜規隻能上溯五代,超過五代為造假視為“僞托”可治罪。

由此可知,宋前百姓無譜祖宗來源不可考,這是中國姓氏文化發展的曆史定論。譚姓家族也不例外,現代存世的《譚氏族譜》以明、清版本及手抄本居多,記載世系隻能追溯到唐宋朝代,唐前世系無譜可尋。是以,溯源中國譚姓的家族來源史,應按兩個曆史階段來溯源尋。即:

1、宋前無譜,為保證溯源譚姓起源的真實性,尋找譚姓起源不讓後嗣子孫認錯祖宗,應以考古證史尋找譚姓之起源最為真實。

2、宋末後譚人有譜知道世系,以譜記唐宋後譚姓世系的辯證研讨最為可靠。

1、宋末後,譚姓百姓也開始修譜記載世系。從譚譜記載中證明,唐宋時期的譚姓族衆,基本上為普通百姓衍居各地鄉村,并非帝王世家達官顯貴出身,是根本無資格持有家譜。

他們以村集聚,過着農耕為主商貿為輔的生活方式世代傳承,要追溯“秦之先”的譚姓之起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無證可佐去尋源溯宗。

宋末時,朝庭開放譜禁充許百姓修譜,這時各姓氏修譜蔚然成風,街頭湧現出許多專業譜匠“捉刀手”,專為他人代修家譜賺取銀兩。

因宋前無譜,譜中譚姓祖宗起源世系都是“捉刀手”按事先備本“尚友錄”所記祖宗卷抄入譜。

由此,譜中湧現出許多不真實的譚姓祖宗來源的說法。到了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人們的想象力越來越豐富,由此産生了22種譚姓祖宗來源說。

最為常見的譚姓來源有:

軒轅黃帝為譚人祖宗說;

颛顼後裔姬姓說;

大禹後裔姒姓說;

伯益之裔赢姓說;

殷商之裔子姓說;

姬孝公姬姓說;

得譚姓始祖祁義說;

得譚姓始祖渭公說;

得譚姓始祖龍公說;

譚國、譚子姬姓說;

譚國來自覃國說;

弘農譚氏說;

妃姓說;

妫姓說;

已姓說,

“覃”為譚姓祖宗說;

“簟”為譚人祖宗說;

商譚說;

刑譚說;

虢譚說;

覃邑說;

盤瓠之裔譚姓說等等。

這22個譚姓來源多頭之說,讓譚姓子孫一頭霧水不知誰才是自已的真正老祖宗,也給譚人溯源造成極大的混亂,其真實性存疑。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溯起源,尋譚根。譚姓來源隻有一種,不可能有22種,要找到經得起曆史檢驗的真正譚姓起源,應按史學界倡導的“二重證據法”為宗旨去正本清源,以考古實物為證去尋根。

走出神話的中國,證僞22種譚姓之來源,讓真實的“中華譚氏簡史”傳給後嗣子孫吧!

2、宋末後,譚人也有了自已的家譜,各支世系從此代代清楚有譜可尋。在中國,譚姓與其他姓氏一樣實為一斷代世系,唐、宋前世系不可考。

宋末後,譚姓各分支世系是有史可證;有志可查;有譜可記;有墓碑可尋;有墓誌銘可考、有神龛牌位可拜的真實世系。

這些譚姓始遷祖有:

湖南茶陵派始祖可奕公;

湖南茶陵上方派始祖仁京公;

湖南茶陵石床派始祖卿潛公、廷英公;

湖南長沙派始祖世績公;

湖南浏陽派始祖孝成公;

湖南浏陽派始祖譚淵公;

湖南泸溪生寶派始祖譚澄公、子興公;

湖南漣源湘中派始祖學林公;

湖南新化楚梅派始祖信福公;

湖南浯溪派始祖志仁公;

湖南苗田派始祖良進公;

湖南祁陽派始祖儀倫、儀常公;

湖南潭州派始祖文英公;

湖南澧州派始祖添麟公;

廣東南雄派始祖宏帙公;

廣東南海派始祖宗浚公;

廣東吳川派始祖芝軒公;

廣東始興派始祖譚瑱公;

廣東仁化派始祖伯倉公;

廣東龍門派始祖瑞奇公;

廣西北海派始祖石寶公;

廣西河池派始祖三孝公(三耀公);

廣西玉林派始祖乘雲公;

山東萊陽派始祖譚長公;

江蘇丹陽派始祖元介公;

浙江嘉興派始祖譚诠公;

浙江會稽派始祖崇德公;

浙江紹興派始祖恭安公;

江西宜黃派始祖衍昌公;

江西泰和西昌派始祖國器公;

江西南康派始祖全播公;

江西豐城派始祖國齋公;

江西豫章派始祖方平公;

江西都昌派始祖雲章公;

江西永新派始祖資慶公;

江西餘幹派始祖雙鳳世家;

江西爐陵派始祖譚浩公;

江西彩雙派始祖愛春公;

湖北麻城派始祖忠立公;

重慶入川始祖十七朝公;

湖北恩施派始祖飛天公;

湖北沔陽派始祖從政公;

湖北白沙派始祖彥真公;

湖北江陵派始祖譚昭;

湖北建始派始祖德義;

海南儋州洋浦派始祖正德公;

海南會同派始祖鴻漸公;

海南鹽田派始祖師蔭公;

南海派始祖維端公;

齊郡派始祖拾子公;

吉林舒蘭派始祖譚義公;

川黔派始祖長春祖;

福建建甯派始祖大猛公;

……

這些真實的譚氏派系始祖,傳承至今又衍生出了一萬多個譚氏大小分支,他們構成了今天中國譚姓這一龐大姓氏家族,在神州大地上世代相傳流芳百世到如今。

3、考古中國100年。在中國境内發現新石器時代考古發掘場地有2000多處,曆朝考古發掘場地已有一萬多處,考證古代遺迹和古代遺物無計其數遍布華夏。

考古為證,從中證僞了神州大地上下幾千年的真實曆史,改寫了中國文明古國的曆史新篇章。也給中國譚姓人溯源尋根指明了方向,為譚人尋祖提供了真實可靠的實物證據。

撥亂反正,去僞求真,正本清源,尋祖問根。立論研讨中國譚姓的真實來源史,為華夏大地520萬(2021年笫七次人口普查)譚人的老祖宗正本清源,此舉應引起史學界及天下譚人的高度重視。

走出神話傳說的中國,證僞中國譚姓的真實起源,我們要用史學界公認的“二重證據法”,憑借考古發掘出土實物和古人遺物之材料為證,去證僞糾錯紙上之譚源記載史,才能尋覓到真實的譚姓人老祖宗,才能找到譚姓人真正來自何方。這也是我輩譚人肩負的神聖使命和光榮義務,才不能愧對譚氏列祖列宗,才不能愧對後嗣子孫。

譚獻民

2021年辛醜初冬於重慶合川

譚獻民:考古城子崖 糾錯譚國遺址(下)

免責聲明

文中觀點僅為作者譚獻民先生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編輯:譚新儒

校對:譚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