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2017年12月12日,由36氪《零售老闆内參》主辦的WISE2017新零售峰會在北京舉行,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裡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出席并發表《新零售,在路上》的主題演講。

他認為,在過去的一年,整個零售業擁抱科技,用新的商業模式塑造新的零售行業,變成主要的風向标。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2018年,新零售有三大趨勢:新零售推動門店體驗再更新;新零售服務商将大量湧現;數字化程度向産業上遊滲透,大資料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裡研究院院長高紅冰。

以下是高紅冰演講全文:

各位下午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零售峰會,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新零售,在路上》。

馬總(馬雲)在去年的雲栖大會上提出了“五新”的概念,一年多的時間,“新零售”已經變成行業熱詞。阿裡先後投資了許多百貨商超和零售公司,包括蘇甯、銀泰、三江購物、聯華超市等,此外還擁有盒馬鮮生、無人店等創新業态,最近又入股高鑫零售等公司。為什麼要投資這麼多線下公司?積極布局新的零售業态?因為零售業是整個社會經濟的先鋒。

零售業必須和數字經濟聯系起來

為了講清楚新零售,我們看一下2016年3月份發生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阿爾法狗(AlphaGo)戰勝李世石。當時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成為一個爆發點,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商業和經濟領域發生了許多變化。阿爾法狗靠什麼戰勝李世石?就是資料。今年5月,AlphaGo zero在烏鎮戰勝了柯潔,與AlphaGo不同的是,這一次是機器自我學習,在設定初始化規則下,兩個機器之間互相對弈,用機器自己下出的棋譜打敗柯潔。

另一件事是,阿裡零售交易額第一次超過3萬億。工業革命以後最偉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用了54年才達到這一規模,它現在開始出現負增長。我們對标這兩個零售業巨頭,看到他們創新的場景,就知道零售業發展的風向标是什麼,純粹用傳統的打法做零售業是不行的。

那麼,是不是以電商為代表的零售就會走在前面呢?也未必!

去年,阿裡進一步提出新零售的主張,實際上是要把電子商務當做傳統的零售業看待的。這個時候我們要用新的視角去觀察,從技術革命和消費變革的視角去觀察,就會發現其實跟之前不太一樣。

零售業不是簡簡單單的零售業,零售業必須和數字經濟聯系起來。因為零售業與金融業、服務業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阿裡提出五新,我們不能孤立看待新零售,一定要站在五新的戰略體系下了解零售業,單純講所謂的零售革命一定沒有未來。

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消費更新時代已經到來,制造業也即将發生重大變革,是以就新零售而談新零售是弄不清楚的,一定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空間,與其周圍的其他要素結合起來談。我認為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在過去的一年,整個零售業擁抱科技,用新的商業模式塑造新的零售行業,變成主要的風向标。

我們回顧下過去十年數字經濟的發展。從企業資源來看, 2007年全球十家市值最高的公司中隻有一家是網絡科技的公司,到了2017年,網絡科技公司在TOP10中從一家變成了七家。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我們再從中國和美國網際網路企業發展曆史來看,今天有一個新的數字經濟藍圖,可以說是美國和中國的藍圖。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不隻是阿裡巴巴、騰訊有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還有獨角獸企業,如滴滴、小米等都在高速成長。老牌網際網路公司的代表——網易也在進一步創新,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美國也一樣。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是以,我們看到這個圖的時候。新零售所處的背景就是被這些網際網路公司所推動,接下來新零售跟這些企業不斷地融合創新,借鑒他們的思想共同推動零售業的發展。

新商業基礎設施催生數字經濟

我們認真思考會發現,新零售很重要一點就是,它底層有一個新的商業基礎設施,它已經形成了全球統一市場。交易市場統一了,支付系統和物流系統都實作全球化。新的商業基礎設施由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所支撐,新技術、零售業和消費者變成推動新零售發展的三個驅動力,三個驅動要素也成為新零售業态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商業要素數字化 推動新零售不斷創新

商業的數字化,或者商業場景的網絡化,商品的資料化,進一步推動零售業不斷的創新。新零售前端表現為消費者接觸的場景、消費者、商品,就是我們講的人、貨、場,後端我們看到營銷、流通鍊條和生産制造,包括商業基礎設施等新技術構成了推動前端變革的内在動力。

我們看到今年出現很多新的關鍵詞:重塑體驗、重構供應鍊、重新定義制造、管道變革等等,我們不斷地接觸到各種新看法、新知識、新物種。更多的詞也加入到零售業當中來,展現在不同的創新層面上,跨行業的創新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新概念,新詞彙。

2018年新零售三大趨勢

最後展望一下2018年的新零售,2018年會發生什麼?我認為主要有三個趨勢:

第一個趨勢:新零售推動門店體驗再更新。線上和線下進一步打通,數字世界和實體世界融為同一個世界,将變成新零售行業發展的新方向。2018年将會有更多零售企業塑造他們的場景,消費者在這些場景中,不是簡單的購買者,他們在購買商品的同時,也傳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價值主張。零售業将轉化為新的生活方式,成為價值主張交換的載體,這會成為零售業發展的重要趨向。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在這個趨勢背後,人們尤其是95後年輕人碎片化的需求,會被重新用各種關鍵詞和标簽聚合,諸如全感官體驗店、“情趣體驗”無人超市、盒馬餐飲便利店等都會進一步催生新的零售物種。

第二個趨勢:新零售服務商将大量湧現。過去我們認為,做零售隻是門店的事情,其實新的服務商在更高的次元上推動了門店更新。新的服務商的出現,進一步延展了零售的定義。

我們觀察到服務商的案例,很自然地将零售業和服務業的創新融合在一起。我們發現大量的新型服務商面向零售服務,各種直播、内容店鋪都在創新,新綜合供應鍊服務商,等等。随着市場重心從制造商轉向零售商,再到消費者,消費者中心到來的時候,誰接近消費者誰就是赢家。今天的制造商必須重新跳過零售商直接關注到消費者,這是新的變化。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新的物種、新的服務商在2018年将大量湧現,大家可以觀察,市場的機會不再是中間的經銷商,而在于為零售業做服務,為批發商做服務,重新塑造新的角色,服務消費者,聚合消費者需求,提供新的商業模式,這會變成2018年創新的方向。

第三個趨勢:數字化程度向産業上遊滲透,大資料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數字化的程度進一步從消費者向零售商,最後向上遊品牌制造商遷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零售業網際網路化進一步轉向工業網際網路化。工業網際網路化不再是中國制造、美國制造,而是網際網路制造,唯一會變成真正意義的制造,這個制造是基于新商業基礎設施和消費者需求,用資料洞察重新定義制造業。

是以整個供應鍊系統發生變化,消費者這一端體驗要好,要買的要爽,在供應鍊這端要快,産品品牌塑造要好,會變成2018年的趨勢。

高紅冰:新零售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加速器

接下來不是工業4.0單純的工業網際網路化,而是圍繞以消費者為中心驅動的網際網路化,是以基于供需雙方的制造業的連接配接配對,會變成制造業未來的方向。怎麼樣把需求跟供給側改革聯系起來,我們企業的生産能力、産品打造、品牌設計,都必須圍繞消費者進行。

今天,我們應該更好的從這幾個角度去看待未來。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12-12

本文作者:ARC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