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作者:小雪老師講故事

“最近,全網的年輕人都在羨慕一個叫孟羽童的女孩。

很多父母也都贊許“這個女孩閃閃發光”、“希望我的孩子以後也和她一樣優秀!”

為什麼這個女孩會得到這麼高的贊許呢?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某活動現場,公開将自己22歲的秘書孟羽童介紹給了大家,并表示:“希望她能在我身邊,把她培養成未來第二個董明珠。”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我們都知道,董明珠是中國很有名的女企業家之一,能這樣在公開場合介紹自己的秘書,并表達了這麼高的期許與信賴——

可見這個女孩真的不簡單!

22歲的孟羽童在綜藝節目《初入職場的我們》中,給董明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剛剛大學畢業的她跟在董明珠後面,實習了大概有三個月的時間。

最後,真的轉正成了格力的董事長秘書。

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若要承擔高位,必定要能經得起摔打、受得了委屈,而董明珠對孟羽童的評價就是:

你具備最大的競争力,就是能比别人吃苦。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是啊,能吃得了苦的人,才有力量抵擋生活的風雨,才有能力接住人生的機遇。

人生路漫漫,父母不可能陪着孩子走完生命的全程,成長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孩子自己面對。

父母養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讓他離開了父母的羽翼之後,依舊能很好的生活。

是以,無論你多麼愛孩子,也要讓他吃這4種苦。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讀書的苦

很多人看到了孟羽童如今的光鮮,卻不知道她曾經有多麼努力。

孟羽童畢業于浙江大學外語學院。

浙江大學是中國最頂級大學之一,聯考能進入浙江大學學習,隻是說明孟羽童的過往學習能力非常突出。

而這往往是知名公司特别看重的一點:可以沒有工作經驗,但是要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在最短時間内掌握工作。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可是沒有多少孩子,能掌握這樣強的學習能力,是因為他們吃不了學習的苦。

曾有一部短片《成績單》刷爆朋友圈。

短片講述了三個經濟條件不同的家庭,卻同樣因為一張成績單爆發了家庭危機。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短片裡的父母,無一例外地為了孩子讀書,起早貪黑,忙于工作,他們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他們可以忍受一切委屈,但卻輕易地被孩子的成績單徹底擊垮。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那麼強烈的執念?

因為父母作為過來人,清楚地知道學習成績代表着什麼,它不能代表一切,但卻能成為很多人人生路上的阻礙。

有人看了這個短片,說了這樣一句紮心的話“作為一個國中畢業卻有電腦天賦的人,想輕松進華為、騰訊,可能嗎?”

還記得那個站在聯考試卷上寫滿“獨立宣言”,而得了0分的徐孟南嗎?

他因為那個0分成了網絡紅人,也成為了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因為沒有好的學曆,他做過各種苦工,頻繁換工作,家庭事業一團糟。

那時,他才發現成績無用論都是騙人的,是短視的,是坑害人一生的。

相比于社會的捶打,讀書真的是一條最輕松的路。

讀書與不讀書,差的是整個人生,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條件去追夢,告訴他,吃得了讀書的苦,将來定會有回報。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失敗的苦

我看《初入職場的我們》時,有一個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董明珠在最開始見到孟羽童時,曾給她打過低分。

想象一下,周圍的競争對手都很優秀,都表現得挺好,拿了不錯的分數,而你,被一個非常厲害的前輩,否定了。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壓力大不大?你會不會就此否定自己,不敢再表現自己了?

但孟羽童沒有被一次失敗打倒,她重新調整狀态,越挫越勇,最終不負衆望成為了未來可期的職場新人。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輸的時候總比赢的時候多。

有遠見的父母,不僅要教會孩子如何成功,更要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失敗。

曾看過一個故事。

聯考狀元小葉在大二下學期的一天突然離家出走,之後的10年裡他一直流落街頭,在火車站附近靠撿破爛為生。

記者詢問後得知,小葉離家出走的原因,竟然是期末考試沒考好,怕父母責罵,是以不敢回家。

一直以來,小葉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全村的希望,從小就活在一個“他不可能失敗”的環境裡。

村裡的書記說,小葉一直有一個心結沒有打開,就是所有人,包括小葉自己,都不允許他失敗。

看到這裡真的歎息,歎息一個本該有美好未來的孩子,卻因一次小失敗而一蹶不振。

巴頓将軍曾說過:“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有遠見的父母不會把孩子培養成溫室裡的嬌花,而是懂得放手,讓他們感受失敗的苦。

因為他們知道,失敗乃人生的常态,能承受失敗的苦,方能品嘗人生的甜。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批評的苦

孟羽童走紅,從一開始就曝光在大衆視線内。

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她的實習經曆、她的轉正,都是被公開、被評價的。

而這些一舉一動通過網絡的發酵,會被無限放大,稍有差池就會被噴。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若做得好,大家可能會覺得理所應當,但若犯了錯,大家就會說你德不配位。

董明珠公開介紹孟羽童那段視訊下,有很多刺眼的留言:

董明珠根本不是培養接班人,她隻不過是相中了女孩,想培養個兒媳婦。

還有的評論說,孟羽童要麼董明珠的親戚,要麼是她上司的人。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人們總是會拿有色眼鏡去看待事業成功的女性,一定把她們的成功與婚姻、走捷徑聯系起來。

這樣基于自身臆斷的評論,竟然獲得了9萬的點贊。

一個人的成功路上必然要遭受到各種批評的聲音,如果内心不夠強大,無法直面這些诋毀與批評,那必然會走上一條死胡同。

孟羽童便是有一顆和"批評"正面交鋒的強心髒,如果是客觀評價,她會吸收并督促自己成長;如果是無腦攻擊,那便不會代入自己。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職場如此,教育亦是如此。

有很多父母心疼孩子,舍不得批評他們,導緻孩子越來越不懂事。

父母若不願批評、管教孩子,那就是縱容、嬌慣孩子。

曾經在微網誌上看到過一個網友分享的真實經曆。

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和他的媽媽在店裡吃火鍋,開始的時候孩子一直在旁邊大叫大囔,并且還把掉落在地上的菜葉子扔到旁邊桌的火鍋裡。

男孩媽媽急忙給對方道歉說:“孩子還小,不懂事,非常抱歉”,但轉過頭卻沒有批評男孩的過分舉動,還給男孩吃了一塊肉。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旁邊桌的年輕人忍住了,叫服務員換了一口鍋。

但小男孩仿佛是得到了默許一般放肆,接下來的話驚訝了所有人。

他說:“長得難看就要吃掉在地上的東西,我媽媽憑什麼要給你們道歉?你們這群醜八怪!”

旁邊桌的年輕人火冒三丈,直接扇了小男孩一個耳光,把小男孩的嘴角打出血了。

旁邊的媽媽看到如此情景,也是氣急敗壞,和旁邊桌的年輕人打得不可開交,最終在店員和警察的調解下才終止了這場鬧劇。

老話說,小樹在砍,小孩在管。

批評固然讓孩子難受,但你若不批評孩子,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做錯了,自然也會有人替你批評“教育”他。

孩子就像正在生長的幼苗,隻有經過修剪才能更加茁壯。

正在成長的孩子,隻有經過批評與管教才能更加優秀。

而被批評過的孩子,也能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分得清别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究竟是诋毀還是鞭策。

這樣的孩子,才能抵擋得住生活的風言風語,不會被玻璃心“紮”得郁郁寡歡。

22歲女生成董明珠“接班人”:要吃什麼樣的苦,才配得上優秀二字

成長之路,沒有捷徑

父母終将退出孩子的生活,那些沒有受苦便得到的甜,總有一天要還回去。

在孩子年紀還小時,讓他們經曆适當的挫折和磨難,會加快孩子對生活的了解和感悟,這樣才會讓孩子的成長更有意義。

國學大師傅佩榮曾說:

"吃苦不是為了勝過别人,而是為了迎向生命的真實面貌,因為在苦難中,生命沒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廣度與高度。"

是以,值得贊美的,其實并不是吃苦本身,而是吃苦後給孩子帶來的成長變化。

讓孩子擁有戰勝困難的能力,也擁有戰勝困難後的幸福感。

别舍不得讓孩子吃苦,那是他們早晚要走的路。

沒有不需要吃苦的人生。吃得了苦,能在“苦”中煉出“甜”的孩子,未來才會走得更遠。

- the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