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選擇CAS的六個理由

傳統上,儲存歸檔資料的存儲架構為SAN、NAS、錄音帶庫(或CD光牒庫)模式,而這類存儲管理模式産生于線上存儲磁盤陣列成本較高的年代,單純采用磁盤陣列作為主要儲存設備。随着使用者需要永久儲存的資訊越來越多,傳統方式一方面成本非常高,容量固定且有限,另一方面又易受病毒攻擊,不利于資料儲存。

傳統模式的弊端

傳統模式的成本過高。由于使用者的存儲資料呈現持續線性增長,而資料容量的增長勢必導緻存儲系統随時都可能面臨空間不夠的問題。如果不實作分級存儲,純粹采用SAN或NAS結構,那麼,由于這些儲存設備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使用者面臨的将是高額的成本投入,而且這種高額投入是長期的、無限制的。

SAN或NAS模式是基于RAID組、邏輯卷和檔案系統的管理模式,随着資料量的增長,管理的複雜程度也在增加,例如檔案系統結構、權限、配額等。為了儲存不斷增長的資料,使用者必須建立大量的卷和檔案系統,是以帶來繁重的管理開銷。

在使用錄音帶庫(或CD光牒庫)作為歸檔裝置時,由于種種原因可能導緻存儲媒體上的資料因磨損或靜電等原因而損壞,不能讀出資料,直接影響對資料的調閱。

以卷和檔案系統為存儲基礎的傳統模式需要對資料進行備份,是以會帶來額外的備份工作。随着資料不斷增長,備份的工作負擔也會越來越重。

CAS存儲的優勢

理由1:合理的存儲架構

提高整體系統性能 由于分級存儲架構對檔案資料的合理承載,大部分資料歸檔到CAS上,是以核心系統儲存的資料就少了,系統資源的占用也就少了,系統的整體性能自然也就提高了。

改善資料的可用性 處于歸檔狀态的資料歸檔到CAS裝置上,這樣就無需反複儲存,減少了存儲的時間,同時提高了線上資料的可用性,使磁盤的可用空間維持在系統要求的水準上。

理由2:降低存儲管理開銷

易于管理 CAS大大簡化了存儲數TB内容的系統規劃和管理,使用者無需選擇RAID類型,合并LUN或建立檔案系統,應用程式無需管理傳統存儲拓撲的複雜性。

無需重新配置的可擴充性 CAS的優秀功能提供了自我配置、自我管理和自我修複能力,這些特性再結合CAS的RAIN架構,有助于硬體的擴充,而且在擴充容量時不會帶來中斷。CAS可自動進行存儲管理,進而降低總體擁有成本,提高投資回報率。

理由3:消除媒體管理成本

CAS的内容鏡像、内容再生和地域複制功能可確定無論出現什麼故障,始終都會有一份受到保護的固定内容的拷貝。相比之下,使用輔助性存儲媒體(例如錄音帶和CD光牒)時,通常需要在存儲庫内外以及生産站點之外儲存多個内容拷貝。不僅如此,使用輔助性存儲媒體還必須每隔2~4年重新整理一次,因為這些媒體容易磨損。另外,如果使用者決定更新媒體或驅動器格式,還需要進行完整的資料遷移,這通常會導緻有些資料丢失或無法存取。為了確定這些備用存儲媒體的可讀性和安全性,還需要對它們進行管理,這些管理工作就會産生各種各樣的成本,而使用CAS就可以避免這些成本。

理由4:保障資料安全可靠

資料的安全性、完整性、正确性直接影響檔案服務品質,是以存儲系統需要具有很強的資料安全性,必須能夠采用一些進階的資料存儲保護技術。CAS系統裝置全部為備援設計, 沒有單點故障。為了確定内容的完整可靠,CAS為每個存儲對象指定一個惟一的内容位址。這個位址是由内容本身衍生而來的,同一内容絕不會重複儲存。資料全部采用鏡像或奇偶效驗方式存儲, 即使發生磁盤及某個存儲部件損壞的情況,也不會出現資料丢失,而且CAS具有自我治愈功能,是以對服務的要求也大大降低。

理由5:快速的線上通路

CAS中的所有資料永遠線上,無論資料儲存多久,資料都可以在幾秒鐘内被通路到,響應時間可以得到充分保證。但是,一旦資料被儲存在錄音帶或CD光牒上成為離線資料,通路時間幾乎不可能保證在5分鐘内。試想,一個曆史資料在儲存了3年甚至更長時間後需要被提取時,需要在大堆的媒體中找出所需要的錄音帶或CD光牒,通路時間确實難以保證。假如按離線資料的查詢機率小于10%來估算,平均每10次查詢請求就會有1次資料處在離線狀态,假如每天平均查詢次數為1000次,則會有近100次的查詢資料在CD光牒中,那麼使用者可能需要安排專門的人員來按照查詢的要求提取CD光牒,這些工作最終成了使用者的額外負擔。對于CAS解決方案來說,根本不存在這些問題,CAS存儲系統可以保證資料在幾秒鐘内被提取到。

理由6:降低總體擁有成本

CAS方案提供了一些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選擇。CAS方案使使用者可以規劃業務系統的全線上存儲模式,真正實作所有歸檔資料全部處于線上狀态,為系統的快速響應能力提供完全保障。由于磁盤陣列成本的主要部分是硬碟,而硬碟機關存儲容量的價格通常會呈明顯下跌的趨勢,逐年擴充CAS容量可以作為使用者控制存儲投資的首選方式。采用CAS方案,可以省去傳統歸檔存儲方案中昂貴的CD光牒庫或錄音帶庫的長期投資,使系統整體投資水準和執行效率都可同時獲得優化。

綜上所述,CAS分級存儲模式對使用者來說是既合理又經濟的存儲方式。對檔案資料儲存來說,CAS是一個完善的綜合歸檔平台,其卓越的功能、超前的技術、堅實的服務保障體系,可以滿足目前和未來的資料歸檔及管理需求。

鍊 接:CAS的标準化程序

正是由于CAS技術在歸檔、固定内容存儲以及恢複參考資訊領域所具有的獨特優勢,才使得越來越的業内人士認識到為這個新興技術建立業内标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如今,全球網絡存儲工業協會(SNIA)聯合CAS領域内的領軍企業——EMC和Permabit,共同制定了關于固定内容尋址存儲解決方案的相關标準——CASSI (Content Addressable Storage Solutions Initiative)。今後,CASSI還将作為SNIA的資料管理論壇和資訊生命周期管理計劃的一部分。

CASSI将始終關注CAS技術的發展,為最終使用者和相關廠商提供各種相關的及時有效的資訊資源和工業标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CASSI最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為CAS技術設定基于存儲管理界面(SMI)的統一的管理界面。

SMI是SNIA開發的一種标準管理接口,旨在減輕多廠商SAN環境的管理負擔。SMI-S标準為各種網絡元件提供了一個通用管理接口,降低了SAN管理的複雜性。

歸檔産品

HP StorageWorks RISS

HP StorageWorks參考資訊存儲系統(RISS)是一個完全內建的、高可擴充的歸檔解決方案,包括硬體、軟體、服務與支援,并與使用者的應用相內建,而且針對電子郵件、Microsoft Office和Adobe PDF檔案進行了優化,可以幫助企業管理電子郵件的混亂狀況。HP RISS系統可以快速從多個資源中擷取資料,并在幾秒内完成搜尋和檢索内容。HP RISS 1.5版本提供了更大容量的智能單元,每TB的成本降低了75%。

IBM DR550歸檔系統

IBM DR550包含了雙路控制器、雙路磁盤陣列控制器、SATA磁盤系統和可選的錄音帶系統(IBM建議選擇WORM類型的錄音帶),核心軟體是TSM Data Retention。DR550最突出的特點是可與各類應用系統緊密結合,具有分層存儲能力,可以滿足法規遵從的要求。

2007年5月16日,IBM推出了最新的網格醫療歸檔解決方案(GMAS)。

Spectra nTier歸檔伺服器

Spectra nTier歸檔和備份伺服器提供了資料歸檔和備份的一體化方案,同時簡化了資料保護環境。

此産品提供業内領先的存儲密度,使用SATA磁盤驅動器、RAID 6資料保護,以及節省能源的電源監控。nTier采用子產品化設計,可以為未來的歸檔和備份需求提供投資保護。其網絡接口、磁盤驅動器、處理器和主機闆都可以輕松更新。

昆騰StorNex軟體

昆騰StorNext Storage Manager利用多層歸檔的功能,使使用者能夠輕松、經濟地保留、保護和重用關鍵數字資産。StorNext采用了昆騰的iMover技術,可以根據使用者政策和檔案通路要求在不同的層之間自動移動資料。StorNext使系統能夠共享一個包含圖像、媒體内容、分析資料和其他關鍵數字資産的高速存儲池,是以可以更快地處理和分發檔案。

為了實作長期資料存儲,StorNext可把存儲池擴充到多層歸檔,自動在不同的磁盤和錄音帶資源之間移動資料,進而降低成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