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消費勢頭正勁 催生“無接觸”新場景

作者:環球網

來源:經濟日報

疫情發生以來,線上健身、線上辦公、線上醫療、線上娛樂等消費新業态、新模式迅速發展,催生出許多隔空“無接觸”的數字消費新場景。

“定期去健身房的習慣被疫情打破後,我嘗試了朋友圈刷到的‘FITURE魔鏡’在家鍛煉。原本想暫時代替線下健身,沒想到現在成了日常鍛煉的主要方式。”大連市民張琳坦言,新科技的助力讓自己的體驗感遠超預想。“居家健身不受疫情影響,少了路程上的時間成本,而且價格要比線下私教課便宜。”張琳說。

今年“雙11”期間,線上運動健身産品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以“FITURE魔鏡”為代表的國産智能健身鏡産品,更是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新寵。來自企業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FITURE魔鏡”的使用者月均訓練次數達到14.6次,實際次均使用成本約為21.6元至44.5元。

像張琳一樣,因為疫情改變生活習慣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随着消費方式和消費需求轉變,我國線上消費不僅規模大幅增長,消費品類也從過去的數位、家電、食品、服裝、家居、護膚美妝等,進一步拓展到了日雜生鮮、健康服務、運動健身等疫情前以線下消費為主的品類。

“疫情讓家人的生活習慣發生了改變,進門洗手、換衣服、消毒成為常态。”大連市民張小雙直言,疫情之後,家庭成員對居家衛生和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花在醫療方面的線上支出明顯提高。

疫情期間,線下就醫存在交叉感染等風險,線上“無接觸式”就醫模式被消費者廣泛接受。目前,“網際網路+醫療”讓患者通過手機APP即可辦理預約挂号、就診、繳費、線上診療、複診、病情咨詢等全部診療服務。

“網際網路醫院的出現,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專業醫師給出的建議,我們願意為自己的健康付費。”張小雙說。“平安好醫生”資料顯示,僅在去年疫情期間,該平台通路人次就達到11.1億,新注冊使用者量增長10倍,平台日均通路量達到了平時的9倍。毫無疑問,數字的增長就是消費者給出的無形好評。

除了線上健身、線上問診,諸如線上直播帶貨、線上“無接觸配送”訂餐等服務都愈加受到消費者青睐。除此以外,文娛服務消費的慣性需求轉移至線上,線下票房、演唱會等消費支出轉為線上數字内容支付,也助推了線上文娛服務消費規模的增長。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指出,目前線上服務消費市場整體上還有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線上服務消費市場需求巨大,但供給能力不足,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供給端在規模、品質和結構等方面還難以與需求相比對。

後疫情時代,從需求側看,消費管道從線下到線上實作全面躍遷,家庭結構變化引發個體對身心健康、愉悅追求的全面提升。從供給側看,技術進步驅動的産品、服務更新換代,個性化、場景化需求催生的創新浪潮為市場提供更多消費選擇。在滿足消費者新常态下的消費新需求的同時,也給優秀品牌尤其是國貨品牌打開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經濟日報記者 蘇大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