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爆發,蔣介石蠢蠢欲動,三次請求參戰三次被拒,原因為何

美國,解放戰争中蔣介石最堅實的後盾,為何在北韓戰争爆發後,冒着與蔣介石決裂的風險,連續三次拒絕蔣介石申請出兵北韓幫助美軍參戰的請求?蔣介石又為何堅持請求出戰北韓?這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陰謀?

解放戰争中,盡管蔣介石帶領的國民黨有着美國堅船利炮的支援,仍不敵收獲民心的共産黨,狼狽敗逃台灣。

但蔣介石狼子野心,不甘偏居一隅,心心念念想反攻大陸,恰逢此時,北韓戰争爆發,蔣介石從中看到機遇,知道此戰是一次絕好的反攻機會。

北韓戰争爆發,蔣介石蠢蠢欲動,三次請求參戰三次被拒,原因為何

當時的北韓戰争背後,有着美國和蘇聯兩大世界強國的操控,再加上我國共産黨的抗美援朝,是一場稍遜于二戰的巨大戰役,隻需一個導火索,就有可能引爆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這也正是江河日下的蔣介石最希望看到的,他知道隻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才能大張旗鼓的反攻大陸,重新奪取政權,他反攻大陸的關鍵就是北韓。

北韓位于我國東北部,與我國東北地區僅隔着一條鴨綠江,在吉林地區的長白山上甚至能夠看到中朝邊境,就是如此接近的地理位置,讓北韓成為蔣介石眼中反攻大陸的絕佳風水寶地。

他想要趁着北韓戰争爆發,模仿抗日戰争中,日本攻占東北三省的作戰路線,通過北韓半島反攻大陸東北,以此重回大陸。

北韓戰争爆發,蔣介石蠢蠢欲動,三次請求參戰三次被拒,原因為何

其實早在蔣介石敗走台灣前,他就已經預感到國民黨不敵共産黨之勢,早有預謀的瞄上了北韓,曾以國民黨總裁的身份出使北韓,與受美國支援的南韓總統李承晚達成協定,成為同盟。

是以在北韓戰争爆發的第一時間,蔣介石就主動提出派遣擁有3.5萬人的國民黨第52軍前往北韓,協助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幫助美軍拿下北韓,自己則憑借美國的支援從北韓打到鴨綠江,再從鴨綠江打到黑龍江。

他的請求獲得了美國遠東總司令麥克阿瑟的支援,麥克阿瑟甚至在公開場合揚言:不僅要在北韓戰場上同意國民黨軍隊參戰,而且還要幫助蔣介石反攻大陸。

北韓戰争爆發,蔣介石蠢蠢欲動,三次請求參戰三次被拒,原因為何

就在蔣介石已經整裝待發,随時準備開赴北韓的時候,卻遭到美國白宮方面的反對,阻止蔣介石介入北韓問題,理由是:台灣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地方,自己尚且自身難保,需要美國派遣第7艦隊和第13航空大隊去守衛,如果還能分出兵力去保護北韓,豈非本末倒置。

此時的國民黨軍隊在美國人眼中已經是一支弱旅,其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的表現讓人失望,盡管國民黨拿着美國提供的先進武器,仍不敵共産黨的小米加步槍。

國民黨展現出來的戰力和蔣介石的軍事能力已經讓美國總統杜魯門産生質疑,是以直接拒絕了蔣介石的參戰請求。

北韓戰争爆發,蔣介石蠢蠢欲動,三次請求參戰三次被拒,原因為何

然而将北韓作為救命稻草的蔣介石,并未因一次拒絕就選擇放棄,而是第二次向美國送出請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将自己與共産黨對抗多年的優勢一一闡述,想要在北韓戰場上直面抗美援朝的共産黨,卻再次遭到杜魯門拒絕。

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蔣介石的狼子野心,知道他想要通過挑起中美戰争來達到自己反攻大陸的目的,不想被蔣介石利用。

另一方面是因為英國的反對,英國作為西方最早承認新中國的國家,當時正在與中國進行建交談判,不希望自己在北韓戰場上與國民黨軍隊為伍,害怕影響正在進行中的中英談判,杜魯門也不得不顧及英國的态度,再次拒絕蔣介石參戰請求。

兩次請戰皆被美國拒絕的蔣介石大失臉面,卻為達反攻大陸的目的,不得不第三次主動請兵,卻仍遭到拒絕。

北韓戰争爆發,蔣介石蠢蠢欲動,三次請求參戰三次被拒,原因為何

此時,北韓戰争已經臨近結束,杜魯門害怕國民黨的加入會導緻蘇聯和中共增加兵力,将北韓戰争擴大化,搞不好會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對二戰後已經有所消耗的美國來說,并不是十分劃算的事。

當時的美國沒有做好打一場新的世界大戰的準備,是以杜魯門一直将北韓戰争局限在一個範圍内。

國民黨的加入無疑會破壞現有戰局,這是杜魯門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是以蔣介石的三次請戰請求皆被駁回,蔣介石妄圖通過北韓反攻大陸的野心徹底破滅。

小道消息稱:杜魯門之是以三次拒絕蔣介石的請戰請求,是因為杜魯門和蔣介石的私人恩怨。

在羅斯福總統去世後,杜魯門作為副總統暫時接替羅斯福總統職務,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燒到蔣介石身上。

北韓戰争爆發,蔣介石蠢蠢欲動,三次請求參戰三次被拒,原因為何

當時杜魯門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徹查A錢腐敗,他發現美國給國民黨提供的軍事援助物資大部分落到蔣介石和妻子宋美齡兩家的私人賬戶中。

是以公開批評蔣宋兩家,斥責蔣介石A錢腐敗獨裁專制,沒有上司能力,把蔣介石批得一無是處,讓蔣介石顔面全無,蔣介石對杜魯門懷恨在心。

在美國大選時,全力支援杜魯門競争對手,隻為阻止杜魯門當上總統,結果顯而易見,杜魯門還是成功上位,但兩人的恩怨也就此結下。

在蔣介石提出請戰請求時,杜魯門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雖不排除有私人恩怨的原因,但相信作為總統的杜魯門更多的還是站在政治立場上做出的決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