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譚嗣同曾在獄中寫出這篇絕命詩文,借此抒發壓抑在心中深處的憤懑與自己作為君子,秉身持正的氣節。之是以提筆揮毫此詩,一則為變法失利的惋惜;二為當權者讒言媚骨,軟弱可欺、枉顧國家淪喪的屈辱。

戊戌變法失利後,官府四處緝拿六君子,并處以極刑,晚清最為激烈的一場救亡圖存的變法,以失敗告終。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衆所周知,清末時代的中國可謂是曆代最為薄弱的朝代。自從清朝采用閉關鎖國一策,便使得曾經的天朝上國遠遠落後于世界的腳步。"落後就要挨打",清朝治下的中國閉鎖落後,必然淪為任人欺辱的角色。

自鴉片戰争開始,列強逐漸開始侵略中國,諸國中,沙俄最為惡劣,屢下黑手,數獨掠奪我國北方領土,共計150多萬公頃。而這中,自然有如今的外蒙,在這之後,在諸多列強插手下,外蒙趁機獨立,誰是丢掉外蒙的罪魁禍首?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卑鄙的國家

外蒙在獨立前,一直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前的中國經過數以萬年的演變,疆域遼闊而富饒,當時兵強馬壯,國力強盛,萬國稱臣,無不拜服!

清末時,英國将鴉片輸入中國,以此泯滅士氣,大肆攫取外彙,并損耗我國實力,此後公然開戰,清朝慘敗。

此後的大清國便成了諸國的"取款機"。隻要那個國家"餘糧不豐",欺負一通,便可攫取巨額賠償,補貼"家"用。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不得不說,在同清政府交手的各個列強中,俄國是最讓人厭惡的一個。沙俄總是猥瑣在諸國之後,待到清政府落敗,便出來撿漏。沙俄此舉,無異于趁火打劫。

此後,第二次鴉片戰争時,英法兩國作為主力,與大清國正面角逐,沙俄便躲在英法背後伺機分一杯羹,一年後,作為戰勝國,大肆侵吞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裡,外蒙首次淪陷,便在列強瓜分中,被沙俄逐漸蠶食。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結束了清朝統治,綿延千載的封建帝制宣告終結。中華民國正式建成。時局動蕩,民國剛剛成立,國内諸事繁雜,外蒙之事尚且騰不出手,于是乎,在沙俄推波助瀾下,外蒙獨立。

有了沙俄的支援,外蒙成功獨立,但是民國政府疲于國内之事,外蒙一事,有心無力。随後,在陸續解決各地紛争後,對外蒙進行了收複。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隻是安穩的日子并沒有長久,不久後,中國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外蒙瞅準時機,開始一步步争取獨立。

之是以敢于放肆,原因有二:一是外蒙内部,反動勢力蠢蠢欲動,再則少不了沙俄暗中撺掇。正是有了這兩種原因,使得外蒙賊膽包天敢于獨立。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民國政府雖然知道是沙俄暗中搞鬼,礙于沙俄實力,不得不忍氣吞聲。外蒙獨立鬧得沸沸揚揚,民國也隻能視而不見。此時,外蒙實際已經獨立,隻是民國政府未曾承認,外蒙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獨立。

二戰末,外蒙趁亂獨立,等到二戰結束後,在蘇聯的運作下,國民政府隻得承認外蒙獨立。當時蘇聯還曾開出諸多霸王條款,皆因國家弱小,被迫接受。

當時斯大林給國民政府下達了強硬的指令:必須接受外蒙獨立。随後,國民政府迫于威勢,宣布外蒙獨立。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挖掘背後的真相

外蒙獨立,沙俄、蘇聯出力不少。沙俄蠶食外蒙,企圖将外蒙據為己有,作為帝國主義國家,擴張侵略是他的本性。可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度的蘇聯,依舊将擴張作為它的本性,對于外蒙的獨立蘇聯也是下了血本的。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1961年,外蒙古獲得諸國的承認,成為真正意義上獨立的國家。蘇聯應居首功,憑借其強大威勢,讓非洲諸國在聯合國投票中多票通過外蒙獨立。

作為世界上唯二的超級大國,除了美國誰無人可與之匹敵。不得不說,外蒙一事,俄國可謂極盡心血了,從沙俄到蘇聯,始終沒有放棄過分化中國的意圖。

隻是不論是晚清政府還是後續的國民政府面對這樣一尊龐然大物,都不敢吱聲。俄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妄想通過蠶食中國領土,擴大版圖,進而統治全世界。

隻是以當時國力懸殊,當權者迫于威勢選擇隐忍。歸根結底,外蒙丢失皆系于國家弱小,便隻能聽之任之。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無論何時,國家實力都是重中之重!落後就要挨打!外蒙幾經周折,獲得了獨立,中國再次喪失主權。

對于領土的失陷,當時腐朽的清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外蒙真正獨立于國民政府時期,然而正因為晚清政府腐朽無能,才将中國置于萬劫不複的深淵,方才有了屈辱的近代曆史!

外蒙古之裂,一寸山河一寸血,華夏之淚

1949年新中國成立,蔣介石逃往台灣。偏安台灣一隅的他突然又想到了外蒙古問題,有點“悔不該當初”了。1953年,國民政府以蘇聯并未做到“不援助中共”等條件為由,廢除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關于外蒙古的換文,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并下令把外蒙古重新納入中華民國的版圖之内。

蔣介石還在國民黨的中央會議上,沉重地檢讨說:“承認外蒙獨立的決策,雖然是中央正式通過一緻贊成的,但我本人願負其全責。這是我個人的決策,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蔣介石還稱,放棄外蒙古“實在是一個幼稚的幻想,絕非謀國之道……對總理、對革命、對國家和人民應該引咎自責”。

這時候來後悔和自責,會不會晚了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