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派将軍出使南洋,後者卻在當地建國,如今成為亞洲超級富國

當今世界,某些國家雖然面積和經濟總量很小,但人均國民收入卻非常高,其中,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東南亞小國文萊(5765平方公裡、人口42萬)堪稱典型。而更加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富得流油”的小國,竟然還把一位中國人當成開國之君。這位傳奇的中國人,便是明朝初年的總兵黃森屏。

黃森屏是福建泉州人,本名黃元壽,因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戰有功,逐漸升遷至騰沖千戶所千戶。黃元壽能跟文萊建立起聯系,完全是拜“倭寇”所賜。自元朝中後期開始,随着日本進入南北朝時期(1336年-1392年),在戰亂中失敗的南朝大名們便組織起大批流浪武士,與中國境内的不法商人勾結,在中國沿海地帶進行劫掠,曆史上稱呼他們為“倭寇”。

朱元璋派将軍出使南洋,後者卻在當地建國,如今成為亞洲超級富國

黃森屏因征剿倭寇有功,官拜總兵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為了肅清沿海倭患,便命熟悉海事的黃元壽等人前去征剿。黃元壽不負重托,在南海的森屏灘一帶重創倭寇。朱元璋聞訊後大喜,在晉升黃元壽為總兵的同時,還因着森屏灘大捷,為其改名為黃森屏。不久,朱元璋又命黃森屏為使者,率領龐大的使團通路東南亞各國,以此宣揚天朝上國的恩德。

然而,當黃森屏一行即将駛抵婆羅洲(今加裡曼丹島)時,不幸遭遇海嘯,結果明朝使團遭遇滅頂之災,隻有黃森屏等少數幾個人存活下來。黃森屏死裡逃生後,因為擔心回國後會遭到皇帝的嚴懲,是以決定留在婆羅洲,并在當地開拓、建國。

朱元璋派将軍出使南洋,後者卻在當地建國,如今成為亞洲超級富國

明朝初年東南亞形勢圖

此時的婆羅洲雖然分布着一系列小王國,但就開化程度而言,遠遠不及中國。不僅如此,從唐朝開始,此地便陸續有大批華人遷徙、定居。是以,黃森屏登島後,便積極聯絡各地的華人首領,在斷手河流域努力經營、開拓,逐漸在加裡曼丹島東部建立強大而獨立的華人政權。此時,黃森屏仍自稱總兵,但當地番人卻開始稱呼他為“拉阇”,也即國王。

在當時,除了黃森屏的華人政權外,島上最大的國家無疑是渤泥,但後者由于屢受鄰國蘇祿國(統治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巴拉望島和馬來西亞沙巴州東北部)的侵擾,國勢日漸衰微。在這種情況下,渤泥國蘇丹馬合谟沙便通過聯姻的方式,将女兒嫁與黃森屏為妻,并允諾跟他共同統治渤泥,以此來求得對方支援。

朱元璋派将軍出使南洋,後者卻在當地建國,如今成為亞洲超級富國

黃森屏子孫跟渤泥國蘇丹共同治理國家

黃森屏跟渤泥國結成聯盟後,屢次擊敗蘇祿,成功地遏制住國家的頹勢。此後,黃森屏一系世代跟渤泥國皇室聯姻,對内輔助蘇丹,對華人則以國王自稱,直到明朝萬曆年間,相沿不改。在黃森屏及其子孫的幫助下,渤泥國不僅消除外患,而且還開始走上擴張之路,版圖最盛時,占據今天加裡曼丹島大部及菲律賓南部,是東南亞的超級大國。

16世紀末,因王室内讧不斷,渤泥的國勢再次轉衰,而此時西方殖民者的乘機入侵,又給國家帶來生存上的壓力。從19世紀早期開始,渤泥相繼将沙巴割讓給英國北婆羅洲公司,把砂勞越贈與英國人詹姆斯·布魯克,由此丢失絕大部分國土。最終,“縮水版”渤泥國在1888年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并改國名為文萊。

朱元璋派将軍出使南洋,後者卻在當地建國,如今成為亞洲超級富國

文萊國旗

此後,黃氏一族逐漸回教化、馬來化,退出了文萊政壇。但民間一直有王室奉黃森屏為始祖的說法,文萊王室也在不同場合給他以極為正面的評價,并将其列入《文萊王室世系圖》中。20世紀初,文萊仿效西方創制國旗時,還特意在國旗中加上兩道斜杠以紀念開國的兩位國君,其中一條指的就是黃森屏。

1984年1月1日,在遭受近百年的殖民統治後,文萊蘇丹博爾吉亞正式宣布國家獨立。如今的文萊,靠着極為豐富的原油、天然氣資源,在極短的時間裡,便跻身富裕國家行列。按照2017年的國際匯率,文萊的人均GDP為28291美元,在東南亞國家中僅次于新加坡(57714美元),在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

朱元璋派将軍出使南洋,後者卻在當地建國,如今成為亞洲超級富國

文萊王室出行圖

正因為國家超級富有,是以文萊政府有底氣推行各種高福利政策。就教育而論,文萊實行幼稚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并資助國民的留學費用;就醫療而論,文萊人無論做什麼手術,都隻需象征性地繳納一文萊元即可,如果在本國無法治愈,國家還會出錢幫助病人到外國就醫。生在這樣的國家,簡直跟在天堂一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