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享丨騰沖文廟

分享丨騰沖文廟

一、騰沖文廟的曆史沿革

騰沖文廟也叫孔廟、學宮、黉學。說起騰沖文廟,我們應該感謝那個遙遠得已經看不見面影的陳鑒。明成化5年(1469),陳鑒從金齒司調任騰沖司任指揮同知,他目睹騰沖人口日益增多,經濟不斷發展,整個騰沖卻沒有一所官辦的學校,于是他經過兩年的調查,認為當時的騰沖無論從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或邊疆的穩定考慮,都必須修建一所學校。明成化七年(1471)陳鑒上書朝廷,請求在騰沖設立司學,并獲得了準許。明成化十六年(1480),巡按樊瑩到騰沖視察,開始籌辦司學。

分享丨騰沖文廟

兩年後(1482),騰沖鎮守太監王舉、騰沖參将沐誠繼續完善,至成化二十一年(1485)最後落成。司學位址在原火藥局。正德六年(1512),監丞朱奉、參将沐崧重修。嘉靖三年(1524),諸生胡铨議遷學于指揮使舊署。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知州唐翰弼、學正段铨璋移建于今文廟所在位置。光緒五年(1879),騰越同知陳宗海到騰就任,籌捐款項,續修大成殿、啟聖宮,東庑、西庑、大成門、明倫堂、鄉賢祠、名宦祠、棂星門等建築,規模才算完整。

分享丨騰沖文廟

騰沖文廟至今天已有541年曆史,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騰沖文廟經曆了遷移、擴修、地震、戰亂及移作它用,多次毀壞,多次修繕。現儲存的是1944年9月騰沖光複後儲存的基本情況。是騰沖抗戰結束後騰沖城儲存規模最為完整的古建築群,是怒江以西現存的唯一的文廟。現屬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騰沖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騰沖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

二、騰沖文廟的建築規制及主體建築

文廟的建築有相對固定的規制,建築布局展現“中正”“中庸”思想,分為前引部分和後引部分。騰沖文廟前引部分為:文明坊、萬仞宮牆、畔池和畔橋、金聲玉振坊、江漢秋陽坊、騰蛟坊、起鳳坊。後引部分為:棂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啟聖官、名宦祠、鄉賢祠、東庑、西庑。附屬建築為:明倫堂、訓導廨、學正廨,周圍有秀峰書院,秀峰亭、文昌宮、武廟。兩廟一宮,書院相伴,形成騰沖曆史上獨特的文化建築群。

分享丨騰沖文廟

文廟選址上巧妙結合文廟建築特有的規制、古建築的特點及當地的地理條件等各方面因素而定。騰沖文廟處于騰沖城最中心位置,三山二水一塔相伴,三山為:南為來鳳山,北為飛鳳山,西為秀峰山。二水:畔池,以泮橋為中心分成大小相等的兩池自然出水池。一塔:來鳳山上的文筆塔。一般文筆塔建在文廟的正前方,而騰沖則在文廟大成殿的後面,這就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的影響。院内種植着衆多高大、生命力頑強的四季常青樹木,側柏、圓柏、紫薇、桂花、梅樹等蘊含儒家思想的樹木,整個環境在形式和功能上有機結合,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環境,力求達到人文與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境界。

分享丨騰沖文廟

△棂星門:棂星門是文廟的第一道大門,為牌樓式的石質建築,五開間。以此命名意寓着孔子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在宋代,棂星門又稱"烏頭門。

分享丨騰沖文廟

△大成門:為五開間木質單檐硬山頂建築,是文廟的最後一道大門。為表示對聖廟的禮敬,文廟所有的門,隻有遇重大儀典才開啟中門,平日均以兩腋出入,而且講究東進西出。門上的乳釘橫排和豎排都為九顆,因為九是陽數之極,以此表示孔廟建築規制之高。大成門的門檻甚高,意在進大成門拜谒聖廟者要小心舉措、端正舉止,符合聖廟謹嚴的氣氛。

分享丨騰沖文廟

△啟聖宮:因元至順元年(1330)加封孔子之父為“啟聖王”而得名,用于供奉孔子的父母的祠堂。

分享丨騰沖文廟

△金聲玉振坊:出自《孟子·萬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以鐘發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比喻音韻響亮、和諧,也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分享丨騰沖文廟

△下馬石:在文廟的大門前都會立有一塊石碑。文廟是文化和教育的最高象征,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所在。是以,為了表示對文化和教育的尊敬,對孔子偉大人格的敬仰,古人便在文廟大門外立下下馬石。内容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文武官員至此下馬”“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等。告訴我們:文武官員到此,一律得步行。

分享丨騰沖文廟

△院落:文廟的院落都是下沉式的,七個院落中以大成殿前的院落最大,是參加祭禮人員聚集的地方。表示孔子的才學淵博,品德寬容仁愛,也表示人們對孔子的敬仰。參加祭禮時文官站左,武官站右。

三、文廟在曆史上發揮過的主要作用

(一)祭祀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為了尊崇和懷念這位先師,人們很早就立廟祭祀,并形成規模各異的祭孔活動及祭孔樂舞,形成“禮、樂、歌、舞”四位一體的綜合藝術。這種祭孔活動,最後形成固定禮制,是獨特的傳統的孔廟古樂禮儀文化,保留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分享丨騰沖文廟

(二)學校教育的功能

騰沖文廟學宮、學舍、經籍、祭器、學田、教員等都具備。每年由地方官員組織的春秋兩季祭孔活動而開展的儒學教育不僅生員可以參加,騰沖士子無論貧富貴賤,何種民族都可以進入文廟進行聽講、識字、讀書、通經、明義,學習漢文化,這種教育形式在民間産生了巨大的道德禮法影響,促進社會的相對穩定,為騰沖漢文化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丨騰沖文廟

四、新時代文廟的價值和意義

在新的曆史時期,文廟的功能也遠遠超出了紀念性建築的本身含義,它由祭祀的殿堂、官辦的學校轉為以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作用的文化陣地。今天我們了解文廟的價值和意義為:

(一)文廟具有極高的文物研究價值,為研究中國儒家思想的發展、傳播和文廟祭祀建築的發展,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

(二)文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載體。

(三)自古以來,文廟就是封建社會政治、文化中心的象征。通過文廟的曆史,可以了解一個城市本身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軌迹,是一個地方曆史文化旅遊的寶貴資源和财富。

分享丨騰沖文廟

作者:龍濟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