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著名加密藝術策展人楊嘎:NFT與區塊鍊彼此賦能,推動藝術駛向元宇宙 | 2021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

作者:钛媒體APP
著名加密藝術策展人楊嘎:NFT與區塊鍊彼此賦能,推動藝術駛向元宇宙 | 2021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12月10日,在钛媒體集團聯合大興産促中心、國家新媒體産業基地共同主辦的2021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上,钛媒體、鍊得得聯合長江商學院共同舉辦了元宇宙峰會。著名加密藝術策展人楊嘎帶來主題為“元宇宙藝術”的演講。

他表示,NFT将生動藝術與看似冰冷的區塊鍊技術以一種富有創造力的方式耦合,彼此賦能,不僅啟發藝術形态産生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性,更促使藝術瞄向了一個叫做“元宇宙”的星辰大海。

同時楊嘎認為,未來,在NFT世界裡,收藏品、行為藝術和觀念藝術等通過加密藝術手段鑄造之後,将與元宇宙概念進行碰撞;而在元宇宙世界,可以實作實時性、遊戲性和互動性,為傳統藝術向元宇宙的延展激發更多可能性。

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藝術走進元宇宙”。藝術元宇宙是什麼?NFT将生動藝術與看似冰冷的區塊鍊技術以一種富有創造力的方式耦合,彼此賦能,不僅啟發藝術形态産生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性,更促使藝術瞄向了一個叫做“元宇宙”的星辰大海。元宇宙将給藝術甚至體驗帶來怎樣的革新?藝術資産屬性将會在元宇宙新場域中得到怎樣的诠釋與應用?藝術如何與元宇宙其他元素發生價值連接配接與功能互動?元宇宙中藝術将會呈現一幅怎樣的生态圖景?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藝術與元宇宙”。

加密藝術萌發是标志性的實踐。加密藝術家Beeple的拍賣,頭部機構是其強大背書,也是網際網路交易平台針對NFT加密藝術給予社會層面的定價,使這些作品從虛拟走向了大衆視野。

加密藝術與傳統藝術的差別在于制作方式和呈現的不同。制作方式這裡指兩類,一類叫原生加密藝術,一類叫非原生加密藝術。原生加密藝術的創作工具和理論是數字工具,比如通過錄影機、照相機和計算機或者AI生成的藝術。非原生加密藝術是用傳統油畫、闆畫等實體工具創造的藝術,創造方式是實體創造,我們這裡主要講原生加密藝術。

原生加密藝術用數字基礎工具存儲硬碟,使用計算機、數位相機進行創作,在數字藝術誕生之後,基于區塊鍊技術的應用成熟,通過智能合約,可以在區塊鍊上把完整的數字檔案生成鑄造,确定了其唯一性和真實性;有了ERC—721,這些藝術在區塊鍊上可追溯不可篡改,能夠确定唯一真實可信的檔案,這個檔案在IPFS上,完美地把數字世界的東西給框定和鎖定在可信範圍内,對于數字藝術的抓不住、摸不着,未來可以走向存儲,走向收藏。

自NFT産生以來,在NFT交易平台上出現了各種的加密藝術創作者。一類是純藝術類加密藝術創作者,他們多數是從事當代傳統藝術的藝術家,資深工作是藝術工作者,在這類當中,以數字創作為主的藝術家是原生基礎。另外一類是行為藝術和觀念。多數被美術館和機構收藏,個人玩家很難用可觸及的方式和媒介材料方式進行收藏,行為藝術如果用數位技術記錄,用數字技術進行轉換,未來,在NFT世界裡,收藏品、行為藝術和觀念藝術等通過加密藝術手段鑄造之後,将與元宇宙概念進行碰撞;而在元宇宙世界,可以實作實時性、遊戲性和互動性,為傳統藝術向元宇宙的延展激發更多可能性。

另外一種加密藝術創作者是程式員。大家都知道加密朋克頭像,這些多數是用AI生成的方式對圖像進行分類、合成。這種方式産生的加密藝術,是現在大家比較認可的,因為頭像本身有網際網路社交媒體非常重要的符号和形象,某些情況下代表了社交者的身份。

還有一種加密創作者是設計師,包括平面3D設計師,他們原來從事的是各種開發、工業設計、影視設計、動畫設計等工作,現在他們把自己獨特的IP拿上來進行銷售。

3D模組化師在這個過程中被稱為“建築民工”,在圖像世界的“建築民工”,是一個很龐大的隊伍。此外,随着二次元的興起,插畫師也越來越多,元宇宙加密藝術找到自己最好的呈現方式,相較于傳統藝術,加密藝術又多了一個在虛拟世界的呈現方式,這個呈現方式當中最核心的是帶來交易方式的改變、帶來社交方式的改變和帶來藝術流轉的改變,因為藝術流轉和交易方式、創作方式的改變會給原來的藝術創作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性。

元宇宙加密藝術通過虛拟形式展現,使得美術館、綜合藝術館甚至藝術教育、藝術讨論變得更加可視性,更加有意思。由于底層是建在價值生态上,未來元宇宙交易跟線下交易方式會有很多創新。

加密藝術在元宇宙中的展覽方式和策展模式将發生變化,虛拟世界會更加多樣化,虛拟和現實世界數字孿生,增強線上線下的展覽互動會越來越多,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元宇宙時代藝術元宇宙的到來,謝謝大家!

【[本文原釋出于鍊得得,授權钛媒體App釋出,作者:宋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