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吃餃子升血糖特别快?六大方法安心吃

餃子看似有肉有菜,有葷有素,主食的量又不太大,顯得很健康、很全面。

但是,卻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發現,和日常米飯配菜的吃法相比較,吃餃子似乎特别容易升高血糖!

有朋友告訴我:

醫生告訴我餃子是一種健康食品,有葷有素,食物多樣,而且 GI 值低。結果我照着做了,效果正好相反。平日飯菜餐後 2 小時血糖是 6-7,吃餃子都能升到 10 以上!

到底為什麼呢......

為什麼吃餃子升血糖特别快?六大方法安心吃

這個結果并非偶然。其中可能有幾個原因,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餃子皮是煮軟的精白面食,趁熱吃非常容易消化。

餃子和面用的是精白面粉,而不是全谷雜豆,而熱乎乎的、煮軟的面食,就是高血糖反應的東西。煮米飯之後,過會兒再吃,不燙了之後,消化速度還能下降一些;而餃子都是趁熱吃的,沒人吃涼餃子。是以理論上說,熱乎餃子皮的血糖反應,會比溫涼的餅、涼面之類更高。

其次,餃子的脂肪供能比往往比較高,特别是很多市售速凍餃子。

餃子裡有肉餡,而且肉餡是三肥七瘦,還要再加點油。日常炒菜是不吃肥肉的,而餡料中含有肥肉,過多的脂肪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對第二餐的血糖也有不良影響。尤其是市售速凍餃子,很多都是高脂肪的産品。我的學生做了計算,發現有些感覺并不油膩的速凍餃子,脂肪供能比居然高達将近 50%!

第三,或許也是最重要的,吃餃子的蔬菜量遠遠不足,而且蔬菜還是剁碎的,擠去汁液的。

大量蔬菜對控血糖的作用極有益處。其中又有幾方面的影響因素:

1蔬菜中的大量膳食纖維。這是以數量足夠為基礎的。十幾個餃子裡所含有的蔬菜,和大盤大碗制作的炒、煮蔬菜相比,顯然數量太少了。

2蔬菜的咀嚼性。完整或大塊的蔬菜需要慢慢咀嚼,從實體角度阻礙食物快速消化。而餃子中的蔬菜都是剁得很碎的,咀嚼性下降。

有研究發現,蔬菜打碎成漿之後,從延緩餐後血糖上升角度說,就不如直接咀嚼的效果好。

3蔬菜中的健康成分。很多家庭在包餃子之前,會對蔬菜做擠汁處理。而蔬菜中的絕大多數保健成分在菜汁裡。去掉它們,顯然是不利于儲存營養價值的,包括可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成分也會有很大喪失。

4蔬菜在餐前吃,控血糖效果最好。少量蔬菜和肉攪合在一起,同時咽下去,效果就不如先吃蔬菜那麼好。

第四,餃子能不知不覺地吃進去大量澱粉。

很多人覺得餃子是個小吃,沒把它當主食看。其實,餃子是貨真價實的花色主食。其中面粉含量相當不少。

我當年為了做實驗,和學生一起自制餃子,做了詳細的資料分析。

我們的餃子是比較小的,皮也比較薄。每個餃子皮 14 克,其中含水量為 40%,一個餃子皮相當于 5.6 克面粉。10 個餃子就是 56 克面粉。

北方食堂/家庭所做的标準大小的餃子,平均 6 個餃子含有 50 克面粉(在 40 年前,買 6 個餃子要交 1 兩糧票)。吃 12 個餃子,就是 100 克面粉,相當于滿滿一碗的米飯。

為什麼吃餃子升血糖特别快?六大方法安心吃

但是,吃滿滿一碗米飯,糖尿病患者都會覺得吃多了。吃 12 個餃子,就覺得不算多......

第五,餃子的進食速度太快。

吃十幾個餃子花費時間短,慢慢吃雜糧飯和大量蔬菜、魚肉,花費時間長。食物快速進入胃腸,自然也會加快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是以呢,吃速凍餃子,的确是很好的「友善食品」,但不是很好的控血糖食品。

但是,到了冬至,到了新年,到了春節......總歸是要吃餃子的。如何與餃子和平共處呢?這裡給大家出幾個主意:

1 調整餃子餡的配料。增加蔬菜的比例,降低肥肉的比例。

肥肉少了、瘦肉多了,煮出來的餃子質地就容易「柴」。可以添加雞蛋、水豆腐和蔬菜汁(蔬菜做餡時出的水),使口感保持多汁狀态。

煮軟的海帶、煮熟的藕或洋芋切碎加進餡料中,也有不錯的保水效果。

很多人會問:蔬菜多了,出水怎麼辦?這個不難解決。

蔬菜切的時候,顆粒大一些,不要剁碎。這樣出水少,味道清香,而且保持蔬菜的天然細胞結構有利于控血糖。蔬菜盡量不要擠水,而是用肉餡、幹粉絲、幹蝦米、幹香菇等來吸掉多餘的水分,也保持其中的營養成分。

2 調整餃子皮的配方。

在做餃子皮的面團中添加少量的雞蛋、豆粉、全麥粉、燕麥粉等,有利于降低血糖反應。

不過不建議加麥類以外的雜糧粉。因為除了麥類之外,其他糧食粉都沒有筋力,做出來的餃子容易煮破。也不建議全用全麥粉。因為全麥粉中的麥麸也會降低面筋的連續結構,使餃子皮的口感明顯下降,容易煮破。

3 增加配菜,先吃半碗少油蔬菜,再開始配着蔬菜吃餃子。

為什麼吃餃子升血糖特别快?六大方法安心吃

先吃蔬菜的好處,此前已經講過多次。按已有報告的實驗結果,先吃 100-200 克的菜心、油菜、菜花、西藍花、甘蘭菜、茄子、蘑菇等蔬菜,再配着菜肴吃主食,均可以有效降低餐後的血糖反應。

4 先吃一半雜糧飯+蔬菜肉類,再吃一半餃子,慢慢吃。

餃子是一種節日食物,不一定要把它變成日常主食。先按日常風格,吃一半雜糧飯和葷素菜肴,其中包括較多綠葉蔬菜,然後再吃幾個餃子應景,就沒有太大的擔心了。

5 餃子餡少放點鹽,然後用較多的醋搭配餃子。

醋酸和乳酸有利于降低餐後血糖反應,已經有很多研究報告。不過醋裡也含有鹽,吃多了會增加鈉攝入量。是以可以在做餡料的時候少放點鹽作為彌補,煮好再加醋吃。

如果做的是蒸餃或煎餃(包括鍋貼),餡料中就更要注意少加鹽。因為煮餃子時會跑掉一部分鹽,而蒸餃和煎餃不會,很容易口味過鹹。

6 吃完之後及時活動,降低餐後血糖峰值。

餐後不要馬上坐下,要站起來做做家務,走動一下。從吃第一口飯時開始算,30~60 分鐘之後是血糖高峰(具體要看你吃的速度、吃的内容)。這時候起來走走路,比如散步半小時,有利于降低餐後血糖高峰。

有了這幾招,吃餃子就不至于造成過高血糖反應,可以愉快地與家人一起享用節日餃子了。總之,隻要按本公衆号的建議,提升飲食的科學性,做到長期的營養平衡,美味和健康完全可以兼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