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擁有300萬軍隊的歐洲大國被德國占領淪陷,英法聯軍舉動引争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于1939年9月1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這三個法西斯軸心國與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王國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争。

這場戰争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争,有61個國家和地區,将近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争之中。據不完全統計,戰争裡軍民傷亡共有9千餘萬人,戰争損失高達5萬多億美元。看着這些資料,便能知道二戰的殘酷與血腥,是以我們呼籲和平,渴望和平。

在二戰裡,德國采用的是閃電戰技術,在開戰之前他們做足了準備,将歐洲各個大國都打得措手不及。盡管當時,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這幾個國家一共擁有147個師,300多萬軍隊,兵力與德國實力相當。可最後還是被納粹德國紛紛占領淪陷。不過,當時英法聯軍做出的一個舉動,為此後打敗納粹德國儲存了實力。

擁有300萬軍隊的歐洲大國被德國占領淪陷,英法聯軍舉動引争議
擁有300萬軍隊的歐洲大國被德國占領淪陷,英法聯軍舉動引争議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向波蘭進攻,英法聯軍對此沒有給予波蘭援軍,而是在馬奇諾防線“觀戰”。花了27天,波蘭淪陷。英法聯軍依舊躲在馬奇諾防線之後,沒有與納粹德國開戰,而隻是給予了譴責。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假戰”也可稱作為“奇怪的戰争”。

納粹德國下一步的目标,并沒有向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進攻。可英法聯軍卻死守馬奇諾防線,做好了一切開戰的準備。德軍的部署是分為A、B兩個集團向法國周圍的小國開始進攻,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先後淪陷。德軍也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進入法國,不久後法國淪陷。

德軍隻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直逼英吉利海峽,将40萬英法聯軍圍困在法國北部狹小地帶。當時也隻有敦刻爾克這個隻有萬民居民居住的小港能成為他們的海上退路。由于敦刻爾克是一個極其容易受到轟炸機和炮火攻擊的目标,是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了大批的船員和人民一起營救軍隊,保留實力。

擁有300萬軍隊的歐洲大國被德國占領淪陷,英法聯軍舉動引争議
擁有300萬軍隊的歐洲大國被德國占領淪陷,英法聯軍舉動引争議

原本他們的計劃隻是将三萬人撤離,可在最後非常危險的情況下,他們用一個星期就救出了三十三萬六千人。這就是二戰史上有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發表演講:“我們必須極其小心,不要把這次撤退蒙上勝利的色彩,戰争不是靠撤退來取勝的。……德國人拼命想擊沉海面上數千艘滿載戰士的船隻,但他們被擊退了,他們遭到了挫敗,我們撤出了遠征軍!”

擁有300萬軍隊的歐洲大國被德國占領淪陷,英法聯軍舉動引争議

敦刻爾克大撤退為後來擊敗納粹德國保留了實力與軍力,因為有這場大撤退,才有之後的諾曼底登陸。直至将法西斯擊敗,獲得和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