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作者:耕種一點通行證

1996年成立的民生銀行,是國内第一家由民間資本設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張宏偉的東方集團,盧志強的泛海控股集團,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劉永好、張宏偉、盧志強三人也長期“占據”副董事長位置。

去年,盧志強以及泛海控股已經成為失信人,并與民生銀行對簿公堂。

最近,東方集團也陷入債務旋渦,更是因為一筆75.2萬元的工程款,被建築公司向法院申請重整。

“三座大山”塌了倆,而民生銀行這幾年的日子也不好過。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

民生銀行是内地第一家由民間資本設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成立于1996年,第一任董事長為經叔平。

發起成立的主要大股東包括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張宏偉的東方集團,盧志強的泛海控股集團,并長期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2000年,民生銀行上市,當時新希望持股9.99%,泛海控股持股9.42%,東方集團持股9.42%。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民生銀行招股說明書

作為三家企業的掌門人,張宏偉、劉永好、盧志強長期擔任民生銀行副董事長一職。

特别是東方集團張宏偉,無論民生銀行股權與管理團隊經曆如何變動,從成立第一天起就擔任民生銀行副董事長,一直到現在,可謂名副其實的“釘子戶”。

盧志強和劉永好中間倒是有一些波折。

盧志強幹過董事、監事長、副監事長,最後在2006年上位副董事長,然後一直到現在。

劉永好2006年和2007年一度缺席了副董事長位置,但也是“霸榜”專業戶。

到2023年底,盧志強的“泛海系”合計持有民生銀行股權5.08%,除了大家人壽保險之外,唯一一個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新希望持股比例為4.18%,東方集團持股2.92%。

雖然東方集團已經不再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行列,但是作為“元老”,張宏偉仍然擔任民生銀行副董事長一職。

可見,張宏偉、劉永好、盧志強三人在民生銀行董事會中的地位。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民生銀行2023年年報

三大富豪從民生銀行領工資超4200萬

2004年,民生銀行審議通過的《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監事薪酬制度》,從這一年開始,民生銀行董事和監事開始領取薪酬。其中董事和監事每年底薪7.2萬元,職務津貼1.8萬元,此外,每人每次還可以領取會議補助3000元。

從2005年開始,民生銀行正式披露董事和監事薪酬領取情況。

2005年,張宏偉與劉永好分别從民生銀行領取稅前薪酬12.26萬和12.02萬,當時還僅是董事的盧志強僅領取了9.86萬。

2004年,根據胡潤富豪榜榜單,劉永好以45億财富排名第九,盧志強以17億排名第57。當年張宏偉還沒有上榜,不過2005年,其就以12億财富排到了140名。

從2008年起,民生銀行董事的薪酬有了大幅度提高,當年張宏偉和盧志強領取的薪酬均為69.19萬。遺憾的是,劉永好由于缺席副董事長一職,是以沒能從民生銀行領到工資。

2023年,張宏偉和劉永好從民生銀行領取稅前薪酬均為93.5萬,盧志強則為93.25萬,不知道什麼原因比前兩個少了2000塊錢。

從2005年算起,到2023年底,張宏偉共從民生銀行領取稅前薪酬1471.94萬,盧志強領取了1445.21萬,劉永好除了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沒有領取,一共從民生銀行領取稅前薪酬1310.77萬。

三人合計領取了4227.92萬元。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2023年,胡潤富豪榜統計,劉永好以860億排名37位,張宏偉以345億排名140位,盧志強已經從富豪榜中被“除名”。

電視劇《天道》裡面有句話叫“見路不走”,強調一種創新的思維方式,不要人雲亦雲,盲目跟從。

但富豪的故事告訴我們,蒼蠅再小也是肉。

好走的道路擁擠不堪,不是因為人多,很可能有大佬在前面擋着呢。

盧志強“塌方”

2023年1月,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對武漢中心大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訴訟,要求分别償還借款本金39.72億元和30.46億元及相應的利息、罰息。

這兩家均是“泛海系”企業,泛海控股和盧志強為借款提供擔保,是以也一并成為被告。

最終法院一審判決武漢中央商務區公司償還貸款本金30.46億,武漢中心大廈公司償還39.72億本金,以及相應的利息、逾期罰息、複利,泛海控股以及盧志強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根據泛海控股(ST泛海)釋出的公告顯示,一審判決中涉及武漢中央商務區公司的30.46億欠款的相應的利息、逾期罰息、複利合計已超6億元,涉及武漢中心大廈公司的39.72億欠款的相應的利息、逾期罰息、複利合計已超9億。

即一審判決中,“泛海系”兩家企業将償還民生銀行超85億。

今年5月10日,民生銀行披露,再次對泛海系企業及盧志強提起訴訟,要求歸還借款本金42.66億,以及12億元的利息、罰息和複利。

民生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泛海控股及其關聯企業在該行貸款餘額達187.26億元。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目前,無論泛海控股還是盧志強,都已經被限制高消費。

企查查顯示,泛海控股欠中融信托10.94億,建信信托10.11億,北京銀行18.28億。

民生銀行這187億能收回多少還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号。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過去30多年,前山東首富盧志強一手打造了一個“金融帝國”,巅峰時期,泛海系曾參控股幾十家上市公司,深入地産、能源、金融等多個領域,總資産超過3000億元。

2020年,盧志強掌控的民生信托踩雷“300假黃金大案”,拉開了泛海控股危機的導火索。從此,盧志強成了各金融訴訟檔案的常客。

今年6月6日,民生銀行披露,調整後的第九屆董事會名單中,已不見盧志強的身影。

看來,盧志強到了和民生銀行說再見的時刻了。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泛海控股盧志強

東方集團百億貸款風險暴露

就在本月,民生銀行第九屆董事會名單中,張宏偉再次被提名為非執行董事,再次當選副董事長指日可待。

沒想到在關鍵時刻,東方集團也出事了。

6月18日,東方集團釋出公告,東方集團存在集團财務公司的超過16億資金出現大額提取受限情形。

當晚,上交所緊急下發監管函,直指相關資金是否被控股股東挪用。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6月25日晚,東方集團釋出公告,其已被債權人黑龍江東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向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原因是東輝建築改造裝修哈爾濱東方大廈,有75.2萬工程款沒有結算。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東方集團表示将積極支援配合重整相關工作,盡快推動、化解公司存量債務風險,保護債權人和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此後,東方集團股價一路下跌,今日收盤,東方集團每股0.81元。按照上市公司規則,連續20個交易日均低于1元,有可能被中止上市。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東方集團從出現輿情到最終崩塌僅一周的時間。

張宏偉最早在哈爾濱擔任“包工頭”,随着生意越做越大,1984年成立了哈爾濱東方建築公司,後更名為東方集團,并于1994年成功上市,至今已有30年。

東方集團上市後,張宏偉開始頻繁在資本市場上出手,資本版圖不斷擴大,參控股東方集團、聯合能源、民生銀行、錦州港四家上市公司,涉足糧油食品、能源、金融、物流等多個領域,2023年上半年資産規模超過750億。

由于糧油食品業務增長乏力,公司地産業務虧損嚴重,東方集團債務開始陷入債務漩渦。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東方集團張宏偉

今年5月,東方集團公告稱,在龍江銀行的一筆4.54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出現逾期。此外,根據6月21日公告,因存在債務違約,以及受股票價格持續下跌影響,中信證券對大股東東方潤瀾的部分股份進行強制平倉。

2021年至2023年,東方集團淨虧損分别為17.19億元、9.96億元、15.57億元,合計虧損超過42億。

截至2023年,東方集團負債總額達490.28億元,其中銀行貸款總額234.07億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餘額為52.57億元,遠大于公司貨币資金賬面餘額為31.79億。

東方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在民生銀行貸款本金餘額為95.99億,東方集團年報顯示,一年内需要向民生銀行償還至少50億元的貸款。

目前,張宏偉發出《承諾函》,表示将通過處置旗下聯合能源、UEP風能股權等資産回籠資金,幫助解決東方财務公司流動性問題,保障東方集團資金安全。

但上述安排将在未來3-6個月内完成,并不能馬上解決東方集團面臨的問題。

6月26日下午,民生銀行召開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将審議“關于選舉中國民生銀行第九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執行董事的議案”。

根據2023年年報,民生銀行對關聯股東的貸款合計501.01億,最大的就是盧志強的泛海控股,187.26億,其次是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為112.2億,張宏偉的東方集團排名第三,為95.99億。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民生銀行2023年年報

不僅僅是股東讓民生銀行糟心,也要不斷面對業績掉隊的事實。

早在2013年,民生銀行在股份行中屬于“優等生”,當時營收和淨利潤規模處在股份行第二位,僅次于招商銀行,是妥妥的第一梯隊。

但随着時間推移,民生銀行開始在股份行中掉隊,頭上的光環也日漸暗淡。

民生銀行“三座大山”塌了倆

十年間幾乎原地踏步的業績

2023年,招商銀行營收和淨利潤分别為3391億和1480億,而民生銀行分别為1408億和358億。不僅被招商銀行遠遠甩到了後面,也早已經被平安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行超越。

2024年3月,建行四川省分行行長王曉永接替鄭萬春,出任行長,與現任董事長高迎欣搭班子。

民生銀行要想重回股份制銀行第一梯隊,路還很遙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