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在《三國演義》當中,武将的結局大概分成兩種,一種是血染疆場,陣前身亡,另一種是壽終正寝,年老病重而亡。不過,書中也有幾位将領的死亡非常詭異,本文即将介紹的這位名将就是其中之一。他既不是陣前身亡,也不是年老病重而死,而是死于一場靈異事件。這個人害死關羽、占領荊州的東吳第三人大都督呂蒙。按照小說第七十七回,呂蒙奪取荊州後,孫權設宴款待有功之臣,呂蒙去突然在酒席宴間發狂,自稱是關羽,并大罵孫權,然後暈厥到底,并當場七竅流血而死。在場的東吳将士無不驚恐萬分。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對于《三國演義》中呂蒙詭異死亡這一情節,清人毛宗崗有個說法:“驚天動地之人,自有此作威顯聖之事。”顯然毛宗崗認為這是呂蒙罪有應得,被關羽的魂魄索命而亡也屬正常。那麼,在真實的曆史當中,呂蒙之死究竟與關羽有沒有關系呢?他是不是如小說所言是被關羽索命而死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還是要看看史料中的記載。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呂蒙的主要事迹,被陳壽記錄在《三國志·呂蒙傳》當中。關于呂蒙的死亡經過,在該傳中也有着較為詳細的記載。據該傳介紹,荊州之戰結束後,孫權為了表彰呂蒙這位首功之臣,将其晉升為南郡太守,封為孱陵侯,并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不過,此時的呂蒙卻突然舊疾複發,病情日益嚴重。孫權聞訊後,立即将呂蒙招到公安,并親自招募各地名醫進行治療。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三國志·呂蒙傳》稱,孫權非常關心呂蒙的病情,不僅多次親自前來探望,還命人在呂蒙的病房牆壁上鑿出一個小洞,自己經常透過小洞觀察呂蒙的治療情況。聽說呂蒙能吃下少許食物時,孫權欣喜異常。等得知呂蒙病情加重後,下令布置法會為呂蒙祈福。不過,孫權的種種努力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到了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年初,呂蒙因病而亡,年僅四十二歲。得知呂蒙病逝的消息,孫權痛哭流涕,還專門命人看守他的陵墓。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從以上曆史記載來看,呂蒙之死與關羽“索命”并無關聯,他的死屬于舊患複發。至于呂蒙究竟是身患何種疾病離世,有學者認為很可能與他常年生活、戰鬥在長江流域,感染了當時該地常見的一些流行疾病而亡。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既然呂蒙之死與關羽無關,那麼小說中出現的被關羽索命而亡之事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從現存資料來看,首創者很可能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小說當中,關羽是作者極力塑造的英雄人物,死于呂蒙之手,讓作者憤憤不平。于是,作者利用曆史上呂蒙死亡時間與關羽非常接近這一史實,在小說中進行了大膽的改變和創造,将呂蒙的正常失望變成了被關羽索命而死,這也算是為關羽複仇吧。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客觀來說,小說中的這一情節迷信色彩非常濃厚,令讀者覺得非常不可信。不過,如何将小說中呂蒙之死變得更加合情合理,就成了後來劇作家的一道難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當中,編劇就回避了這一難題,不但删除了關羽索命之說,連呂蒙之死都沒有任何交代。顯然編劇們也沒有想好究竟應該如何處理這一情節才更為合适。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到了本世紀初,電視連續劇《新三國》出現時,大家終于看到了一個較為合情合理的處理方式。在該劇中,呂蒙逼迫關羽自盡,然後提着關羽的人頭向孫權邀功。孫權雖向呂蒙道喜,但心中卻對關羽之死非常震驚。孫權非常清楚,假如關羽不死,劉備未必會因荊州丢失而向東吳發難。而關羽一死,劉備勢必對東吳發動大規模進攻,為關羽複仇。

呂蒙奪取荊州不久,突然暴病而亡,與關羽有無關系

在随後的劇情中,呂蒙突然發瘋,并很快死亡。而通過張昭與陸遜的對話,觀衆可以确定呂蒙的死因:孫權對于呂蒙逼死關羽非常憤怒,暗中下毒将呂蒙毒殺。這個情節處理不但避免了小說中呂蒙被關羽索命而亡的荒誕情節,同時也讓整個情節變得合情合理,堪稱該劇編劇時的一大亮點。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