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平行進口車貿易商機與風險分析

我國平行進口車貿易商機與風險分析

所謂平行進口車,全稱平行進口貿易汽車,指未經品牌車企授權,由貿易商直接從海外購買并引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按照進口地不同,一般分“美規車”、“中東版車”、“歐規車”等,以差別于汽車廠商授權管道銷售的“中規車”。

平行進口車根據地多選在自貿區内或整車進出口口岸。我國汽車平行進口口岸主要以天津、青島、大連、上海、重慶、廣州等為主,其中天津口岸70%以上份額占據絕對優勢,并且建立了口岸核查集中檢驗基地。平行進口車跳過中間多重管道環節,價格一般較正常進口車低15%-20%,而且車型豐富、價格優惠,已經成為汽車品牌代理或經銷商集中采購,滿足國内終端消費者購買豪華品牌或缺少車款的首選。

針對平行進口車品牌代理管道商調研發現:在我國,投資開展平行進口車貿易,既存在重要機遇,也将面臨較多風險或挑戰。

一、我國平行進口車市場存在重大機遇

1、國内汽車消費結構更新,平行進口車擁有獨特市場價值,價格較中規車低15%-20%,需求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好。

與傳統進口車比,平行進口車有其不可被替代的市場價值,其一,破除壟斷,平抑價格,讓中國消費者公平享受等質、等價高端進口汽車消費;其二,利于推進汽車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汽車流通體制創新,激發汽車市場活力。

一輛中規車從國外進口到國内須經“海關入境中國總經銷商大區經銷商地區經銷商(4S店)”等環節才能到達終端消費者。平行進口車在海外經銷商采購完成并經由海關入境後,即可經由進口貿易商直接向終端銷售,平行進口車跳過中間多重利潤環節,價格一般比正常進口車價格低15%-20%,車型豐富、價格優惠,由此獲得了部分高端客戶青睐。

2020~2021年平行進口汽車占進口汽車市場比重将從7%左右上升到15%左右。一系列相關政策與經銷商銷售促進下,我國平行進口車将保持較高的增長。

2、發改委、商務部等國家部委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汽車平行進口發展的意見》,支援汽車平行進口常态化、制度化,國内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增加八個省市。

我國汽車平行進口始于2014年。國務院印發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總體方案,支援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2016年2月商務部等8部門出台《關于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的若幹意見》,各地方出台細化政策措施,試點工作取得了實質突破。

2018年2月,商務部等8個部門印發檔案,除上海市、深圳市,廣東自貿區、福建自貿區、天津自貿區,新疆、四川、甯波和大連9個試點地區之外,支援在内蒙古的滿洲裡口岸、江蘇張家港保稅港區、河南鄭州鐵路口岸、湖南嶽陽城陵矶港、廣西欽州保稅港區、海南海口港、重慶鐵路口岸、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

2019年8月,商務部《關于進一步促進汽車平行進口發展的意見》(商建函〔2019〕462号),賈逵推進汽車平行進口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目前,福建自貿區口岸已建成2條國内最先進的汽車檢測線,16家平行進口試點企業入駐,搭建了4家整車進口供應鍊平台和1家3C認證服務中心,為車企提供集通關、檢測、整改、倉儲物流、金融配套等功能于一體的進口綜合供應鍊服務。

2020年6月1日國家發改委《關于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明确提出:“允許進口尾氣排放實測結果達到國六标準的平行進口汽車”。

3、2018年7月1日起我國汽車整車關稅降低至15%,進口車市場預期轉好,平行進口車打破了品牌商價格壟斷,較4S店中規車價格更優惠,刺激終端消費需求增長。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釋出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将稅率分别為25%、20%的汽車整車關稅降至15%,将稅率分别為8%、10%、15%、20%、25%的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6%。

整車進口關稅降至15%,加上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6%等政策疊加,未來消費者在進口平行車買車和養護使用成本都将大大降低。平行進口車到岸價格在20萬~35萬元之間,市場售價在35萬–50萬元之間,降稅之後,折合采購成本下降3萬–5萬元,降稅幅度可觀。随着進口汽車關稅下調,更多平行進口汽車将批量湧入我國市場,平行進口車未來将呈現爆發式增長。

據中汽協汽車銷售資料:2020年4月份我國汽車産量銷量達到210.2萬輛和207萬輛,環比增加46.6%與43.5%,同比增加2.3%和4.4%,随着國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中國國内汽車銷售增速有望達到18%。

二、平行進口車行業面臨風險與挑戰

1、“國五改國六”對所有汽車尾氣排放限制政策、新冠疫情沖擊下, 2020年國内平行進口車銷量大幅下滑。

2016年12月原環保部和原國家質檢總局聯合釋出《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俗稱“國六”。2020年4月國家認監委釋出《強制性産品認證明施規則(汽車)》,明确了平行進口汽車認證項目及要求。

按照規定,從2020年7月1日起,全國所有地區全部實施“國六”排放标準。平行進口車在2020年7月1日後要想進入市場,關鍵要拿到兩份檔案:一是國六3C證書,二是取得國六環保資訊(OBD檢測)随車清單。國外符合“國六”車型注冊為平行進口車,需通過相應認證,過程複雜,短期難以完成,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平行進口車行業受到最大沖擊。

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資料:2020年1~12月,平行進口汽車累計進口量為5.7萬輛,同比下降64.5%;終端零售量10.78萬輛,同比下降30.3%。

2、全國各地對平行進口(非中規)車輛查驗标準不統一,平行進口車上牌在一些地區很容易,但在另一些地區卻非常難。

3、全球汽車晶片短缺,汽車廠商産量受限、車源緊張,平行進口車采購難度增大,将面臨新挑戰。

突破“國六”障礙之後,平行進口車行業又将面臨新的挑戰。由于全球汽車晶片短缺,國外汽車廠商産量受限,造成車源緊張,增加了國内進口商采購難度。此外,全球疫情導緻運輸周期延長,物流成本、金融成本增加等綜合作用下,平行進口車價格保持高位,較中規車低價格優勢減弱。

綜上所述,我國政府頒布一系列相關政策,加快推進平行進口車常态化、制度化,就是為了打破進口車廠商的市場壟斷,平抑進口車價格。從長期來看,我國平行進口車市場前景仍然看好。

國有資本營運公司組建方案操作指引

我國平行進口車貿易商機與風險分析

簡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确指出“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幹國有資本營運公司,支援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仁達方略結合多年來參與各級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經驗,系統研究整理了有關兩類公司組建和管理一整套的方法論,涵蓋了戰略發展定位、投融資與資本運作、混合所有制改革、組織結構與管控體系優化、三項制度改革、國資委管理與授權等各個方面,對内在的邏輯機理加以歸納分析,用實證性的方法論給企業改革以借鑒,助力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

目錄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改革目标

四、組建方式

五、主要任務

(一)調整公司戰略定位

(二)優化業務組合

(三)健全資本營運核心功能

(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規範法人治理結構

1、規範集團總部法人治理結構

2、規範子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3、規範參股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六)确定組織架構

(七)優化管控體系

1、明晰總部定位

2、明确管控模式

3、建構責權體系

(八)推進三項制度改革

1、選人用人方面

2、薪酬配置設定方面

(九)建立内外部監督機制

1、完善企業内部監督體系

2、主動接受外部監督

3、強化風險管控

4、加強資訊公開

5、嚴格責任追究

六、保障措施

(一)充分發揮黨組織上司核心作用

(二)成立上司機構和辦事機構

(三)制定落實改革方案的細化配套方案

(四)定期進行總結、評估與分析

七、國資委管理與授權

八、附件

(一)《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号)

(二)《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若幹意見》(國發〔2015〕63号)

(三)《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産監督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的意見》

(四)《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36号)》

(五)《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國辦發〔2017〕38号

(六)《國務院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國發〔2018〕23号)

(七)國務院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

每天一本好書推薦

行業首部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圖書

我國平行進口車貿易商機與風險分析

本書結合仁達方略對國企改革的深入研究,針對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在管理實踐中普遍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解惑釋疑,理清了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的發展過程以及發展路徑,具有極強的指導和實用操作性。此外,本書對國企改革背景下集團管控的變革也進行了探讨。希望能給讀者帶來輕松愉悅而又能啟發思考的閱讀體驗。

圖書目錄:

理論探索篇

第一講 深化國企改革“1+N”頂層設計

第二講 國資投資、營運公司試點擴圍

第三講 試點改革取得重要成就

第四講 混改将成為突破口,管資本進入實操階段

第五講 “雙百行動”縱深推進,成為國企改革新風向

方法論篇

第六講 國資投資、營運公司功能定位

第七講 國資投資、營運公司組建方式

第八講 國資投資、營運公司誰來授權?

第九講 國資投資、營運公司治理結構

第十講 國資投資、營運公司如何運作?

第十一講 組建目标:政企分開、政資分離

第十二講 從管企業轉為管資本,國資委如何“放權”?

第十三講 “資本化”是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的突破口

第十四講 理順六大關系,建構有效的國資監管體

附文章:央企兼并重組關鍵:戰略重組而非重組戰

實操篇

第十五講 改組組建後兩型公司戰略重新定位

第十六講 “小總部、大産業”:管控模式創新

第十七講 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的“中國模式”創新

第十八講 黨建嵌入法人治理有效方式探索

第十九講 “走出去”加速國有資本全球化布局

法人治理篇

第二十講 國資監管機構與董事會之間的關系

第二十一講 董事會與經理層之間的關系

第二十二講 黨組織與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關系

第二十三講 發揮外部董事作用,避免董事會職權虛化

案例:新興際華集團規範董事會管理經驗

核心能力建設篇

第二十四講 國際化戰略管理能力

第二十五講 “走出去”海外并購、資本整合能力

第二十六講 完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能力

第二十七講 内控能力、風控能力

第二十八講 體制機制、管理創新能力

展望篇 國企打造更新版,着力點從企業到資本

一、十九大後國企邁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二、混合所有制試點積極推進

三、上市公司成為央企混改主要載體

央企試點新探索

案例一:中糧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做法

案例二:國投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核心要點

案例三:招商局做法:放權39項,引入個人跟投機制

案例四:國新、誠通改組國資營運公司突出亮點:設立基金

案例五:神華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經驗

各地方省(市)屬國企混改新進展

一、天津市:國企混改關鍵在于發揮企業家作用

二、上海市:鼓勵非公資本更深層次參與國企混改

三、重慶市:積極推動混改,10家市屬國企試點員工持股

附錄:相關政策

一、國發〔2018〕23号

二、國辦發〔2017〕38号

三、中發【2015】22号全文

四、國發〔2015〕63号全文

五、國辦發〔2017〕36号

六、《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

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

八、上海市《關于創新驅動發展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的若幹意見》(滬府發〔2017〕36号)【見參考文獻〔25〕】

購買&聯系方式:

1.圖書購買關注“仁達方略”公衆号菜單欄中“微店”進行購買。

2.楊老師 13810639795 微信号:glbigdata

3.加入“十四五”規劃研讨微信群添加微信号:glbigdata發送“十四五”

4.資料産品購買請點選“閱讀原文”

備注:如需購買資料産品或業務咨詢可添加以上微信号發送“十四五”進行咨詢。

管理大資料 ∣讓管理更簡單更有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