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人活在世,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取得很高的社會地位、積累大量的财富、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即便我們窮盡一生,真的找到了這些,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得到滿足了嗎?

正如同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人隻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意義”。也許我們現在可能過着富足的生活。但是這種對于社會沒有價值的事情,要不了多少年,就會在曆史的洪流當中洗刷殆盡。

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所做出來的貢獻。提起梵高,你會想到什麼?是梵高的《星月夜》,還是梵高的自畫像,抑或是梵高的向日葵。第一個出現在你腦海當中的一定不會是梵高生前的财富。而實際上,梵高生前一無所有,窮得叮當響。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說起喬布斯你又會想起什麼?是“你想花一輩子的時間賣糖水,還是想要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還是那颠覆人類對手機認識的iPhone?你也不會想到喬布斯的的個人資産可以位列福布斯排行榜的前兩百名。

詹才芳就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建國之後,資曆深厚的詹才芳隻被授予了中将軍銜。很多人都為詹才芳憤憤不平。但是詹才芳說:“我當初革命就不是為了軍銜,想起那些年失去了多少戰友,他們獲得了什麼功勳?什麼軍銜嗎?”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走上革命

清代光緒三十三年,也就是1907年的9月12日,詹才芳出生在湖北省黃安縣的一戶農家當中。正如同毛主席曾經說過的:“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中國共産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

在當時,封建主義的大山就牢牢地壓在了詹才芳一家身上。由于每日辛苦勞作,詹才芳的母親一直疾病纏身。但是由于家中十分貧困,一直沒有錢可以為他的母親治病。終于,在詹才芳7歲的那年,年僅40多歲的母親就因病去世了。

母親的離去,讓這個殘破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加艱難。生活還是要繼續,詹才芳一家一直是上頓吃完沒下頓。正所謂禍不單行,在詹才芳12歲的時候,由于過于饑餓,詹才芳的父親和二姐吃野菜充饑。結果不幸的是,野菜有毒,詹才芳的父親和二姐全部是以喪生。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幸運的是,詹才芳的大姐已經嫁人了,生活也算較為安定。詹才芳就被接到了大姐家中。正如同張海迪曾經說過的“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雖然詹才芳的生活遭遇了種種不幸,但是詹才芳也一直積極樂觀地生活着。

在大姐家中,由于大姐和姐夫的悉心關懷,詹才芳受到了很好的照顧,也有了一些時間讀書。柏拉圖曾經說過:“知識是精神食糧”。通過閱讀書籍,詹才芳積累了大量的知識,這也為他之後的道路打好了基礎。

年紀越來越大的詹才芳決定到外面的世界當中闖蕩闖蕩。在詹才芳姐夫的安排下,詹才芳得以認識了董必武先生,并且到當時董必武創辦的武漢中學當校工,并且開始接觸到了一些進步思想。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也是在這一年,詹才芳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年,詹才芳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投身農民運動。

之後詹才芳曆經了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争時期以及解放戰争時期。在戰場上,詹才芳有勇有謀,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曾參與了黃麻起義,率領三十多人的突擊隊,摧毀了國民黨黃安縣政府,繳獲了大量物資。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1932年,詹才芳也曾指揮30團參加到了蘇家埠戰役當中。在與其他軍隊的通力合作下,詹才芳一舉殲滅了國民黨軍隊三萬多人,取得了紅軍戰鬥曆史上的特大勝利。在解放戰争當中,詹才芳也曾率領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多座縣城,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隊。

隻可惜雖然詹才芳曾經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授銜儀式上,詹才芳也隻被授予了中将軍銜,比詹才芳提拔上去的很多人都要低。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與當時的部隊改制,詹才芳在軍中的職務等客觀事實不無關系。但是具體原因,我們也不得而知。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知遇之恩

陳錫聯上将就是最開始就是在詹才芳的吸引下才走上革命道路的,并且在之後也受到了詹才芳很大的幫助。陳錫聯,1915年1月4日生于湖北紅安高橋鎮陡山彭家村。雖然陳錫聯的家庭條件要比詹才芳的好一些,但是也都是貧苦人家。

詹才芳有一次在躲避日軍追捕的時候,躲到了陳錫聯家中的米缸當中。馬克思曾經說過:“生活就像海洋,隻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在面對日軍的一再質問,陳錫聯的母親也沒有透露出詹才芳的行蹤。漸漸地,陳錫聯的家中就變成了詹才芳的一個秘密聯絡點。

晉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寫到:“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長期受到了紅色革命氛圍的渲染,很快陳錫聯就有了想要參加紅軍的願望。但是陳錫聯的年齡實在是太小了,詹才芳一直都沒有答應他。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直到有一次,陳錫聯在給地主家放牛的時候,由于吃壞了肚子躺在地上打滾。但是被地主兒子看見後,就以為陳錫聯是在偷懶不幹活,就拿起鞭子毒打了陳錫聯一頓。

受到了委屈的陳錫聯無處哭訴。這個時候陳錫聯想到了詹才芳。陳錫聯跑了好幾公裡找到了詹才芳。看到眼前這個苦命的孩子,詹才芳不忍心拒絕,就說等到明年過來接他參軍。

1929年的4月份,當選為紅軍第七軍第八大隊隊長的詹才芳前來兌現自己的諾言,接陳錫聯當軍。陳錫聯從此正式步入了自己的軍旅生活。

詹才芳平日裡也像對待自己的弟弟一樣對待陳錫聯。後來在詹才芳的不斷幫助和提拔下,陳錫聯也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後來的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了上将。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愛惜人才

胡瑗曾經說過:“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對于一個國家發展、軍隊治理等各個方面都十分重要。詹才芳深深知道這個道理。在詹才芳的一生當中,他就幫助提拔了諸多有名的将領,并且在各種程度上給予他們幫助。

在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時候,詹才芳看到了幾個士兵擡着一個病号,準備擡到别的地方。詹才芳馬上制止了他們,并且說:“還這麼年輕,看起來體格也不錯,不要把他扔在這裡,将來病養好了是一個扛機槍的好手,把馬尾巴給他,讓他拉着吧,看他造化,聽天由命!“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這個人後來就成功憑借着頑強的毅力活了下來。他就是上将尤太忠。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或多或少得到了詹才芳的幫助。詹才芳身邊的警衛員王近山,也是在他的幫助下逐漸成為了有名的将領。

正如人們常說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授銜儀式結束之後,三位上将,許世友、陳錫聯、洪學智,他們紛紛走到了詹才芳身邊,向詹才芳敬禮。看着這一切,詹才芳的眼睛已經全紅了。

他培養出了幾個上将,自己卻僅為中将,授銜後3位上将給他敬禮

小結: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在命運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氣節“。生活不可能會一直按照我們的預期進行,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進步。這樣,我們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讓生活來主宰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