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阿蘭·德波頓《寫給無神論者》

讀書|阿蘭·德波頓《寫給無神論者》

阿蘭·德波頓,英倫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畢業于劍橋大學,現住倫敦。他通曉英、法、德、西等數種語言,深得歐洲人文傳統之精髓。著有小說《愛情筆記》、《愛上浪漫》、《親吻與訴說》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哲學的慰借》、《旅行的藝術》、《身份的焦慮》、《無聊的魅力》、《幸福的建築》等。

在《寫給無神論者》一書中,阿蘭·德波頓認為,一個人可以做一名堅定的無神論者,但也可以發現,宗教時不時還是有用的、有趣味的、有撫慰心靈作用的。即使在宗教的核心教義遭到摒棄之後,宗教的諸多具體内容仍不失其有益性,我們理應毫無愧色地從中汲取營養,用以豐富教門之外的世俗生活。

在德波頓看來,在世俗主義盛行之下,人性并無本質的改變,個體心靈依然需要救贖,人類群體生活依然面臨挑戰。他認為可以從宗教模式中汲取教育和藝術等有趣的部分。這本書在有信仰者和無信仰者之間進行着一次溫和的探讨。

阿蘭·德波頓《寫給無神論者》摘抄:

1.

荒漠裡的人會對路過的陌生人提供熱忱的歡迎。可是,對于同時代居于城市的人而言,盡管他同樣的心地善良、熱情好客,但為了維持起碼的内心甯靜,他就必須對身邊的同類表現出熟視無睹的神情,哪怕這數以百萬計的人群就在你周遭幾厘米外吃喝拉撒、睡覺做愛、争吵不休、生老病死。

2.

盡管我們可能已經離群索居,但顯然還沒有放棄要與他人建立關系的全部希望。在現代城市寂寞的峽谷中,沒有哪種感情比“愛”更受到敬重。

然而,這不是宗教所言說的愛,不是那種天下一家的人類大愛,而是一種包藏嫉妒的、對象限定的、最終也更小氣的愛。

這種浪漫的愛驅使我們瘋狂地追求單獨的某個人,期望與之達成一種畢生的交融關系,而且,這個特定的人将讓我們不再有需要去面對普天下的其他人。

3.

猶太教有專門的贖罪日,回想過去一年自己言行失當、冒犯傷害的那些對象。

大家聚集在猶太會堂,必須反複念叨“我們犯罪,我們背信棄義;我們劫掠,我們诽謗中傷;我們變态,我們行為邪惡;我們放肆,我們編織謊言。”然後向傷害過的人道歉。

4.

宗教固然告誡我們要禮貌待人,要互相敬重,要彼此誠信,要冷靜克制,但它們也知道,假如不讓我們時不時出點小軌,我們的身心也一定會被毀掉。

宗教完全清楚,仁愛、忠信、甜美之是以存心,恰恰有賴于其對立面,如此洞察正是宗教最為圓熟的智慧所在。

5.

很少有東西像教育這樣深得世俗社會的青睐,自打啟蒙運動以來,教育(從國小一直到大學)便被描述為一種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治愈衆多最嚴重的社會弊病,也可以借此打造一個文明、繁榮、理性的公民群體。

但大學所培養的大多數人隻是視野狹隘的專業人員,如律師、醫生、工程師,另外少數人文學科畢業生固然在文化上知識豐富,但在倫理上卻是非常模糊,終日惶惶于如何窮其餘生變知識為稻糧。

世俗的大學教育假定我們能夠擁有一定的良知和平靜,并以此作為其教學理論的出發點,可實際上,我們的天性與這種假定的狀态又何止遠隔萬裡?

相比之下,基督教從一開始就關心我們迷茫的内心世界,它公開宣布,對于如何去生活這一問題,我們誰也不可能生而知之。我們天生就脆弱易折、喜怒無常、缺乏同情體諒之心、深陷無所不能的幻想之中。

6.

基督教和猶太教不會把婚姻當作純由主觀熱情所引發并經營的一種結合狀态,它們會更加低調地将其視為某種機制,個體能夠借此在社會中承擔起成年人的責任,并是以在一位親密朋友的幫助下,借助神聖的指引,着手培養和教育下一代。

這些相對放低的期望一般有助于擺脫世俗婚姻中常見的那種疑慮。在世俗婚姻中,伴侶雙方總以為在本婚姻之外,或許本來還會有更加濃烈、更加純潔、沖突較少的結合可能。

在宗教的理想中,摩擦、争執、膩煩并不表示出現了錯誤,它們不過是生活按部就班往前推進的正常表現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