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鮮血換來的教訓,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不惜代價也要消滅的東西是何

在當今的資訊時代,人們通過網際網路就能了解到很多的資訊,包括衣食住行這些都已經離不開網際網路了。通訊的發達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也讓科技的發展變得快速起來。那麼在以前的時候,網絡還不普及的時候,人們都是靠什麼來傳達資訊的呢?

鮮血換來的教訓,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不惜代價也要消滅的東西是何

在以前的時候,在沒有電話發明之前,人們一直是靠書信來往的,但是由于我國地形遼闊,靠人力一直來送信也顯得不是太可能,是以在隋唐時期,古人就發現了鴿子能夠自己尋找巢穴的本能,培養和繁殖信鴿來幫助傳遞資訊。在這個時期,日本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來中國進行學習,信鴿的飼養和訓練技巧就這樣被傳到了日本,且一度在日本受到了廣泛的應用。

鮮血換來的教訓,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不惜代價也要消滅的東西是何

後來,信鴿成了日本軍隊各級部隊的标配。甲午中日戰争、日俄戰争中,日本軍隊的勝利都與信鴿的傳遞情報息息相關。這樣的甜頭也讓日本意識到信鴿的重要性。日軍全面侵華之後,我過土地大量地淪陷了,在中國如此廣袤的土地上作戰,日本信鴿的數量明顯杯水車薪。日本國内為了支援戰争,許多養鴿子的人都把信鴿捐獻給了軍隊,還傳授自己訓練這些格子的秘訣,而這些多起來的信鴿也成了日本侵華的幫手。

鮮血換來的教訓,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不惜代價也要消滅的東西是何

在戰争的初期,我國軍隊并沒有意識到信鴿的巨大作用,直至後來才遺書到信鴿的危險性。于是,八路軍部隊專門成立了一支神槍隊,主要任務就是在戰争期間擊斃空中的信鴿,防止來洩露我國的軍事機密。事實上,放走任何一隻信鴿,都有可能找來日軍數以萬計的部隊。是以士兵們的第一任務就是擊斃信鴿,其次才是攻擊敵人,還制定了軍令,否則會受到一定的處罰。

鮮血換來的教訓,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不惜代價也要消滅的東西是何

日軍還在南京城中修建了大型的信鴿培育基地,害怕受到我軍攻擊,就派重兵把守,防護相當嚴密,我國的部隊一時難以攻破他們。在基地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當地的居民并不知道是做什麼的,後來知道了以後,他們用彈弓和土槍這些武器來打信鴿,卻沒有任何的效果。

鮮血換來的教訓,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不惜代價也要消滅的東西是何

後來,除鴿隊的隊長華容龍,利用自己小舅向日本提供生鮮食物的機會,喬裝打扮進入其中,在信鴿的水源地撒下了大量的毒藥。信鴿大量的死亡,讓日軍摸不着頭腦,隻能不了了之。後來抗戰結束後,當地的百姓全都攻進基地,把數以萬計的信鴿帶回了家,吃起了香噴噴的鴿子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