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藝《天下第一樓》新掌櫃王雷:我們要把這出戲演到退休

“好一座危樓,誰是主人誰是客?隻三間老屋,時宜明月時宜風。”挂在福聚德烤鴨店的這副對聯是劇中人命運的寫照,放在劇外,看一代一代演員的更疊也毫不違和。12月24日至1月9日,北京人藝跨年大戲《天下第一樓》再次開門迎客,掌櫃的和賓客都換了新人,為這部經典再添一份歲月的況味。

人藝《天下第一樓》新掌櫃王雷:我們要把這出戲演到退休

作為北京人藝的看家戲之一,《天下第一樓》今年已經上演了三十三年,截至12月29日已經演出556場。這部由著名編劇何冀平執筆的作品,以其幽默智慧的台詞和滿台鮮活的人物,寫盡了人情冷暖,參透了人世沉浮。從1988年上演至今,曆經幾代演員,不僅在編、導、演領域分别摘得過文華獎、梅花獎等戲劇大獎,也數次代表北京人藝赴海外演出,成為文化交流的一張金名片。

鐵打的首都劇場和鐵打的經典們都要面對流水一樣的演員,北京人藝每一部經典的繼承都牽動人心。這一次以王雷、雷佳、鄒健、原雨、李珀等年輕演員全新陣容上演的《天下第一樓》自然也備受關注。

首都劇場一号化妝間,這一次換了王雷和雷佳坐鎮,他們分别在劇中飾演盧孟實和常貴。這個不知道陪伴了多少大角兒的化妝間,現在越來越多的為這一代年輕人敞開大門。說年輕其實也不年輕了,王雷和雷佳都已經進北京人藝将近二十年,經過多年錘煉才從前輩手裡接過這部戲。

人藝《天下第一樓》新掌櫃王雷:我們要把這出戲演到退休

王雷回憶說,他第一次看《天下第一樓》的時候是2000年,那時候他剛考上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那時候覺得這部戲很好看,有濃郁的北京特色和味道,很羨慕北京的觀衆能看到這麼多這麼好的戲。”進了劇院之後也會經常看前輩們演出這部戲,他對于這部戲再熟悉不過。從剛開始的欣賞到後來開始設想自己要是能出演其中的一個角色就好了,再到今天真正成為台上的盧孟實,這條路很漫長,“得紮紮實實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你才能有機會”,王雷說。

經典如何傳承,每一代人藝的年輕人都要面臨同樣的問題,今天這個問題抛給王雷和他的同齡人。面對這樣在文本、舞台都不會有太多改變的經典劇本,王雷認為不必過多地強調壓力,“壓力和責任一直都有,尤其是這幾年比較明顯,四十歲上下的演員已經成為劇院的中堅力量,要扛起大旗,總談壓力對創作幫不上什麼忙,怎麼能夠努力出活,讓觀衆喜歡上我們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這一代演員也要培養我們這一代觀衆。”

人藝《天下第一樓》新掌櫃王雷:我們要把這出戲演到退休

王雷和他的夥伴們希望在繼承前輩表演精華的基礎上,還能夠演出這一代人的不同了解,“我诠釋的這個盧孟實,他不是什麼叱咤風雲的大企業家,而是一個具有煙火氣、江湖氣和平民氣的職業經理人,遇到困難也會撓頭,也會認慫。”在這部戲排練後期,王雷還抽出五天時間參加了文代會,在他看來這五天雖然不在排練廳,但卻讓他對這部戲的表演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聽到習總書記講話中說,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學習前人的禮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競勝之心,要支援年輕人挑大梁、當主角,文學藝術要以形象取勝,感覺都能和我們對上,就像是給我們這出戲在做演出前的動員。”

經過三個月的排練後終于面對觀衆,大家都很緊張,尤其是第一場很難做到松弛。不過,真的登上台後,得到觀衆的肯定和掌聲,連顧威導演都認為他們的表現是“超出意料的好。”這樣一來,後面的演出就越來越松弛了。

“這一輪的15場就是打個基礎,未來每一年的演出都會有新的調整和變化,我們這一次的演出更多的是讓大家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王雷說,雖然得到了肯定,但他們也深知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繼續打磨,而他們早已做好了準備,“這個戲我們可能要演到退休,也就是說還要演将近二十年,我們會用很長時間去打磨它。”

要傳承的不隻是台上的一招一式。每天的演出七點半開始,王雷大概五點就來到劇院,基本是全組第一個到化妝間的,早早地化好妝穿好服裝,一個人默默戲靜靜心,“我在北京人藝還是青年演員,但在劇組裡卻是年齡比較大的,我在這個劇組裡的行為狀态有很多弟弟妹妹在看,就像當年我們看遠征哥、吳剛哥他們一樣,你得提醒自己不能太放松,要做好榜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