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稱帝後,從小和他相依為命的二哥朱重六,最後結局如何?

當一個家族涉及到了皇權的時候,那血濃于水的親情似乎也變淡了。人們常說“無情最是帝王家”,那些為了争位手足相殘的事情直教人覺得皇宮内太過涼薄,毫無感情可言。唐朝玄武門之變,清朝九子奪嫡,一樁樁權力影響之下産生的悲劇,很多時候一度讓人無法相信那是家人之間存在的事情。

朱元璋稱帝後,從小和他相依為命的二哥朱重六,最後結局如何?

明朝的曆史裡,朱元璋一直是一個充滿争議的皇帝。一部分人認為他有勇有謀,在建立王朝後更是國泰民安,堪稱明君。可另一些人卻表示,他殺伐果斷,對于開國功臣心狠手辣,這樣的皇帝還談何感情?

這種争端确實合理,但不能直接概括了整個人對于感情的認知。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的濠州鐘離(安徽鳳陽),自小就生活在極度貧困的環境裡。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雖然出身于市井,但也遠比這種條件好上太多。

朱元璋稱帝後,從小和他相依為命的二哥朱重六,最後結局如何?

那個年代裡,元末期的暴政早就讓百姓陷入水火,加之對漢人的歧視,基本上很難擁有一餐飽飯。年幼的朱元璋就是在這種環境裡成長,沒有錢進學堂,隻能去給别人放牛來勉強補貼家用。可生活并沒有就此停止波折,1343年,一場旱災結合瘟疫的降臨直接奪走了他的家人。自此,僅僅隻有二哥朱重六照顧着他,二人相依為命。

但就連這種日子朱元璋都沒能享受太久,随着各地戰亂的出現,在為了活命的奔波裡,他與二哥失散了。走投無路的他先是在皇覺寺出了家,到1353年時參與了紅巾軍,走上了起義的軍旅生涯。自此之後,她憑借南征北戰的功績慢慢有了名望,生活有了好轉,可他的二哥卻一直沒有蹤迹。

朱元璋稱帝後,從小和他相依為命的二哥朱重六,最後結局如何?

那麼朱重六的結局到底如何呢?為此,朱元璋還曾回到故鄉進行過一次征兵,但根本沒有得到兄長的消息。無奈之下,他隻能繼續打拼着自己的事業,待到有朝一日能夠将自己的家人接過來享福,不再忍受那痛苦的生活。

而就在朱元璋帶領大軍拿下了滁州的時候,他意外地遇見了前來投奔的姐夫李貞和侄子朱文正。在動亂之際能夠與家人重逢的喜悅充滿了他的心,但還不等他慶祝一番,另一個噩耗就傳來了。原來,就在他帶着紅巾軍回故鄉征兵前不久,他的二哥朱重六和姐姐都已經離開了人世。本身無比向往親情的他,在這堪稱擦肩而過的錯過中,瞬間陷入了悲傷。

朱元璋稱帝後,從小和他相依為命的二哥朱重六,最後結局如何?

這時的朱元璋已經擁有了不錯的勢力,自己無論是名望還是财力都已經今非昔比。但他在那個時候并沒有對于天下的過多想法,更多的反而是對救家人于水火的渴望。而在一切成空後,他也開始了自己的大業,1363年破陳友諒,1367年滅張士誠和方國珍,最終在1368年建立了屬于他的大明王朝。

雖然說在有了皇權的影響後,朱元璋變得多疑和狠厲了,但是他的内心深處依然保留這一份對于家人的愛。所有親人都得到了他的追封,二哥盱眙王還被賜名朱興盛。就算到了後續他除掉功臣的時候,對于有可能危及王位的侄子也沒有痛下殺手。

朱元璋稱帝後,從小和他相依為命的二哥朱重六,最後結局如何?

确實,皇宮内在權力的影響之下早就變得不再純淨。那一份最為真摯的親情雖然已經很難尋覓到,卻是真實存在的。都說“伴君如伴虎”,帝王無情,但又可曾想過他和我們一樣也是活生生的人。感情可以被壓抑,但不能被扼殺,隻不過皇室可能注定要承擔悲劇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