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韻|從“東三班”窺見,為什麼積弱的南宋最不缺忠義人士?

杭州周邊并無高山大川可以憑險固守,是以它從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險要之地,與龍盤虎踞的雄壯氣勢不搭。那麼,南宋立國153年、“建都”杭州138年,除了以屯集重兵的傳統方式來保障臨安安全之外,還會以什麼方式永固江山?

山河形勝,貴在人心;形勝之地,匪親勿居。古人的這兩句話其實就一個意思,說你這地方山川形勢再雄偉險固,也不如人心所向。也是應了這樣的古話,趙宋王朝正是瞄準了“忠義氣節”的核心,将其作為大宋山河長治久安的一種打開方式。

看臨安城裡小小的一個“東三班”的故事,也許就能窺一斑而知全豹。

突如其來的大火

紹興三十二年(1162)六月,趙構“内退”去做太上皇,接替他的趙眘在即位後的第二個月,就做了一件很有影響力的事:為抗金英雄嶽飛平反昭雪。這件事驚動天下,衆口交贊。

然而,趙構多年的近臣楊存中,卻感到情況非常不妙。

嶽飛平反與楊存中有啥關系?太有關系了!紹興十一年歲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趙構和秦桧殺嶽飛、嶽雲和張憲,楊存中就是刑場上的那個監斬官。

宋韻|從“東三班”窺見,為什麼積弱的南宋最不缺忠義人士?

中興瑞應圖(局部)

是以,嶽飛平反這件舉國點贊的好事對楊存中來說,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現在想想20年前自己喝令拉開的那個血腥恐怖場面,他的脊梁都冒汗了。

楊存中也算是南宋中興名将,但是論打仗的能力,和嶽飛相比可差多了。不過,他有他的“亮點”:趙構當年一路南逃,楊存中一路緊随其左右,常常不顧奔波疲勞,在他帳前站崗放哨,很讓趙構感動。定都杭州後,趙構鑒于楊存中死心塌地跟自己混,就讓他掌管皇城大内的禁衛軍,而且一幹便是25年。這樣超級受寵的牛人在宋朝很難找出第二個來。

但是,他也明白,自己在百姓中的口碑卻不咋樣。本來自己長得一臉硬朗陽剛的大胡子,就因為和宰相秦桧走得近了一些,又奉禦旨做了一回殺嶽飛等人的監斬官,就被坊間視為善于逢迎而毫無丈夫氣概的小人,惡毒地罵作“髯閹”(長胡子宦官)。這簡直就是人身攻擊,與詛咒斷子絕孫沒啥兩樣。

正當楊存中感到無助時,禦街旁的吳山保民坊一帶,突然發生了一起火災。臨安城内房舍多以木結構為主,是以屢見“火燒連營”的慘象。但吳山發生的這次火災卻非常幸運,眼看濃煙滾滾将不可收拾,卻又很快被附近的軍民撲滅了。在一片慶幸聲中,楊存中忽然發現自己也太幸運了,因為這場大火對他來說,來得真是時候!

忠肝義膽“東三班”

楊存中上奏趙眘,稱這次吳山保民坊火災,有人在滾滾濃煙中分明看到了兩面旗幡,一面寫着一個“喬”字,另一面寫着“陸”字。他說,這次之是以幸免大災,應該是因為有這喬、陸兩位“神靈”在暗中保佑。

宋韻|從“東三班”窺見,為什麼積弱的南宋最不缺忠義人士?

楊存中

趙眘聽了免不了要問,這喬、陸兩位究竟是何方神仙?于是乎,楊存中開始上課,講了一則故事:

話說太祖趙匡胤在開封北郊陳橋驿“兵變”,那天,他最迫切要做的事就是回師京城,占領皇宮,以掌控天下局勢。當趙匡胤率兵抵達開封北門宣祐門時,城門緊閉,守城禁軍嚴陣以待。

攻城在當時絕對是下下策,但如何才能迅速進城?宣祐門進不去,趙匡胤隻好移師去其他城門碰碰運氣。也該是宋朝上台的時候了,趙匡胤的運氣超好,第二個城門的守城禁軍見是趙匡胤要進城,趕忙開門相迎。于是,趙匡胤順利占據宮城,正式登基稱帝。

想想宣祐門外驚險的一幕,趙匡胤覺得要追根究底。他問左右:“剛才咱們進城的那個城門,守城的人是誰?”左右說:“那是禁軍中的‘散直班’。”趙匡胤想也沒想就說:“這個‘散直班’降級一等吧。”

又問:“守宣祐門的是誰?”“是‘東三班’。”趙匡胤當即下令:“就它了!朕以後外出就由‘東三班’在前開道。”趙匡胤很有想法,朝三暮四的人不靠譜,而這個“東三班”對故主可謂赤膽忠心,絕對忠誠,那我的禁軍第一面旗幟就是它了。

但是,令趙匡胤沒有想到的是,他給予了“東三班”莫大的榮譽,而“東三班”卻再次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左右來報,“東三班”無視新令,全體軍兵決定引義自殺。

趙匡胤吓了一跳,他跳起身來往外跑,想親自前往營救。他擔心自己走得太慢來不及,又急令大将黨彥進率數十人急速趕往相救。但還是遲了一步,黨彥進等人趕到“東三班”駐地時,但見屍橫遍野,就剩下為首的兩名“班長”沒死,一個叫喬亢,字伯仁;另一個叫陸軌,字仲模。

看到眼前這一幕慘象,趙匡胤極為震驚,脫口相诘:“這是何故,至于這樣嗎?”喬、陸二人回道:“我們隻事一主,就别攔我們去死了。”趙匡胤再三勸阻,一再誇贊“東三班”都是忠義之士,而且答應永不廢止這一番号,另賜“長入祗候”爵号,皇帝禦駕出行,“東三班”為隊伍前導。

趙匡胤甚至還與喬、陸兩人談論到“東三班”軍兵以後的帽飾細節,答應他們的帽子仍舊穿用原先的青、紅二色彩帛。最後還承諾,班内軍兵服役滿三年,即授予“保義郎”官銜。

然而,趙匡胤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這兩名“班長”毅然自盡而亡。

趙匡胤感慨萬千,對全班死者厚加贈恤,并信守諾言,不但不廢其番号,還在“東三班”的京城駐地另建祠廟,不絕祭祀。

趙匡胤以這樣的舉止為天下樹立了一個信奉“忠義氣節”的典型,從此,“東三班”像一塊“金字招牌”,一直亮在京城的繁華地帶,“忠義氣節”也逐漸成為宋人推導和尊崇的一個“核心價值觀”。

宋韻|從“東三班”窺見,為什麼積弱的南宋最不缺忠義人士?

新的“東三班”從此效忠趙宋王朝。靖康之變東京保衛戰中英勇抵抗的戰士中就有“長入祗候”。東京被金軍攻陷,不少“長入祗候”在萬勝門突出重圍,輾轉追尋康王趙構。

欽宗皇帝被金軍扣押時,他身邊也有形影不離的“長入祗候”。高宗躲避金軍追擊南逃時,一些“長入祗候”鞍前馬後一路護駕。到南宋定都臨安,“東三班”也相随來到了杭州。

忠義,南宋核心價值觀

吳山火災中突然“亮相”的喬、陸旗幡,現在看來顯然是編造的,但長期統領大内禁軍的楊存中對“東三班”這段掌故卻是了如指掌的。是以根本不需要事先“備課”,他就把趙眘說感動了。于是,就按照楊存中的建言,在吳山保民坊“東三班”駐地賜建一座“昭節廟”,以弘揚“東三班”的忠義氣節。

“東三班”再次成為禦街上的一個亮點。楊存中也終于安心了,有他提案樹立的“東三班”這塊招牌在那裡,官家該不會為了嶽飛對他秋後算賬吧。

“東三班”的北宋“舊事”在南宋被再次宣揚,其背後有一個很大且詭谲的“陰影”,但它在當時給人們帶來的“核心價值觀”,卻真真實實讓大宋軍民不斷對“忠義氣節”加深印象,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後人曾百思不得其解,一向被人以為軟弱不堪的宋朝後來為什麼會成為一個特别頑強的王朝?數數指頭,兩宋橫跨320年,居然是中國曆史上秦漢以來國祚最長的一個王朝。強大的蒙古滅西夏的戰争花了10年時間,滅金國花了20年時間,但征服一個号稱“積弱”的南宋,為什麼卻要耗時近半個世紀?其間還搭上了大汗蒙哥的一條命。

宋韻|從“東三班”窺見,為什麼積弱的南宋最不缺忠義人士?

蒙哥在釣魚城之戰中被南宋守軍用投石機砸死

即使在1276年宋王室投降元軍,臨安被占領,宋朝軍民依然節節抵抗,一直到1279年崖山之戰宋軍戰敗,丞相陸秀夫背負小皇帝趙昺跳海殉國,竟有十萬軍民也跟着跳海赴死。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在支撐着他們?

我們再看《宋史》,在正史中第一次開設了“忠義傳”,以10卷的篇幅留下了兩宋之交和宋末忠義人士一共289人的傳記。但這隻是整個宋朝忠義群體中很小的一部分。崖山之戰殉國的十萬軍民,他們就沒有留下如何堅守底線到最後時刻的英勇故事。

屢遭強敵侵淩的兩宋王朝為何能夠延續320年?解開這一答案的“密鑰”或許就在這“東三班”的故事中。

監制 | 先宏明

編輯 | 巫家宏

部分圖檔素材整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