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引子

軍人一職是神聖的,他們往往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往往獻身于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路途中。中國曆史上有很多軍隊,但是,真正為人民群衆服務的隻有共産黨的軍隊,也就是當年的紅軍。

紅軍是一支偉大的軍隊,是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鍛造出來的人民軍隊。這支隊伍充滿希望和光明,在紅軍隊伍中有些人默默無聞,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隊伍,但依舊保持黨性,不忘軍隊使命。而就有這麼一位老者,來自紅軍,迫于無奈又脫離紅軍隊伍,但是,卻無人能夠證明其真實身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其中藏着哪些小秘密,又有哪些令人動容的故事?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老人家

正文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青年人憑借着一腔熱血,去完成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去實踐自己所理想的道路。他們就是這樣一群積極向上、活潑大方的人。

上個世紀,中國四分五裂,列強欺淩,軍閥混戰,政府無能,導緻無數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這時候,有責任有抱負的青年主動組織起來為人民群衆而奮鬥,他們的青春是精彩的,他們的人生起點是坎坷和挫折。正是由于他們的不斷地付出,帶來了當時人民群衆的解放和自由生活生活。

這個時候的青年不怕委屈,執着向前,有着一顆真摯的心和一雙勤勞的雙手,他們克服千難萬險,為的是追求自己心中的那個夢想。有的人雖然在戰鬥中犧牲了,卻無怨無悔。有的人隐姓埋名潛伏在敵後,甚至被人忽略掉,但是也不忘使命。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我軍戰士們

1971年的一天,

一位衣衫不整、蓬頭垢面的老者來到濟南軍區的門口,點名要見楊得志将軍

,門衛戰士十分不解,見其模樣,便趕緊将其攔在了軍區門口。

門口的哨兵立馬打電話給楊得志将軍辦公室,卻被告知楊将軍不在辦公室。無奈,戰士隻好讓這位老者改日再來拜訪。

上級得知後,讓哨兵将老者妥善安排好,等待楊得志将軍的回複。結果,楊得志将軍趕回來見到他時,十分激動,驚愕不已,還請這位老者到家中吃了一頓便飯,并将口袋裡的二百元錢給了老者。

這位老者究竟是什麼身份?他究竟有着什麼過人的事迹呢?他又是為什麼要來到這裡尋找楊得志将軍?

這些問題都需要從他加入紅軍的曆史講起。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楊得志(右)

其實,

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楊得志将軍的老熟人,他叫侯禮祥,是江陵人

。出生于1912年,曾經參加過革命,後來為黨組織秘密工作,再到後來失去了音訊。他在早年的時候讀過私塾,接受過幾年的文化教育。在他十五歲那一年,他離開自己的家鄉,遠去武漢謀生。

1928年,侯禮祥在江西參加了革命,走向了武裝鬥争的道路,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征途。1929年初,紅軍正在大量的招攬兵馬,侯禮祥知道後積極地加入了紅軍,在紅三軍團五師十四團五連當兵,當年,便在連長的推薦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一名有共産主義遠大理想的人民戰士。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楊得志

侯禮祥參加革命期間,常有人混着叫他的名字,叫得多了,便叫成了“李祥”

。侯禮祥對此多次做過解釋,但叫得多了,便變成了習慣,不足為奇了。

是以,在紅軍隊伍中,侯禮祥已經被預設為“李祥”,并且以這一名字載入了紅軍當時的登記冊裡。

侯禮祥經曆過長征,在長征時被編入了紅衣軍團一師一團,而此時,楊得志正是這個隊伍的首長,侯禮祥和楊得志便是在這個時候結識的。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解放軍

楊得志任一師師長的時候,侯禮祥當上了一團的團長。1936年,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頑強不屈,終于完成了二萬五千裡長征,創造了人類行軍曆史上的奇迹。紅軍到達陝北地區後,侯禮祥在當時一師師長陳庚、政委楊勇的上司下開展工作,他兢兢業業,勤懇忠誠,始終如一。

1937年,侯禮祥被上級調入了紅軍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翼年,侯禮祥擔任了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警備第一團副團長,負責保衛紅軍中央機關的工作。

1939年年初,侯禮祥因為傷勢過重,經過再三的考慮,侯禮祥本人主動要求,向組織申請,組織也安排侯禮祥退居後方。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抗大

組織上最終安排他回到自己的老家開展工作,當時,他老家的黨組織接受了他的到來,安排他在朱河一帶工作,繼續為黨組織貢獻力量。并且地下工作做的十分突出,侯禮祥在監利朱河、周老嘴以及江陵普濟觀一帶任國民黨保長、聯保主任,後因為種種原因與組織失去了聯系,最終,無奈脫離了紅軍隊伍。

脫離隊伍的他迷茫了,思緒萬千,最終還是坦然接受。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侯禮祥被迫無奈隻能另謀他路,但是,他又能去哪裡呢?在親戚的介紹下,侯禮祥到了她親戚家開的一個棋牌室裡面,在這裡面侯禮祥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棋牌室的生意越來越好,出現的問題也就很多,他的身份是個保密的問題。

有一天,棋牌室來了一個小偷,把侯禮祥的身份證明檔案給偷走了,這份檔案對被人來說沒什麼用,可對侯禮祥來說,他就是十分珍貴的東西,甚至超出了自己的生命。

當時的侯禮祥盡管被偷了身份證明檔案,卻也不敢吭聲。因為他的身份十分特殊,如果肆意宣揚,甚至會丢掉性命。侯禮祥為了繼續生活,隻能夠隻認倒黴,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的,是以他也就沒想找回這份檔案,而自己的真實身份也就成了一個謎。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毛主席

在此之後,侯禮祥以一個普通農民的形象與大家一起參加農業勞動,并且時常講起自己的紅軍經曆和前塵往事,周圍的人半信半疑,大家都覺得侯禮祥在說笑,但是,他講的有那麼真實生動,好像真參與過似的。

時間沒過多久,因為當時侯禮祥工作的特殊性,他曾經接受指令當過僞保長,在鎮反工作的時候被劃為了反革命。

侯禮祥可以接受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不可以接受反革命的稱号,因為這是一種委屈和冤枉。

時間很快就到了1962年,當時侯禮祥幹完農活,在報紙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老上級楊得志将軍,侯禮祥認為自己終于有清白了。于是,侯禮祥想給楊得志傳個消息,便寫信給他,日盼夜盼,收到的回複竟然是對他身份的質疑。

希望破滅了,但是侯禮祥并沒有放棄,他依舊想堅持,這時候侯禮祥正遭受着批鬥,被批鬥的十分嚴重,侯禮祥幾度想結束自己的性命,在這其中,妻子的鼓勵和陪伴支撐着他走完了這段艱難的路。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挨批鬥場景

人生不能不清不楚,隻要有證明的機會就一定要去争取并且實作。侯禮祥再次得到消息,楊得志任了濟南軍區司令員,這個時候,

已經快70多的侯禮祥管不了那麼多了,登上了火車,前往濟南,找到自己的老上級,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證明自己對黨的忠誠,證明自己那顆炙熱的心,為人民服務的意向和遠大的共産主義理想。

經過幾番的周折,楊得志和侯禮祥終于見面了,兩人相擁在一起,侯禮祥不禁流下了淚水,随後,身為開國上将的楊得志為侯禮祥開了證明材料,證明曾經這位革命功臣!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1975年,當地政府經過楊得志的證明材料,給侯禮祥恢複了身份,并且為他提供了應有的待遇。

村民知道侯禮祥是真的紅軍之後,都十分的驚愕,一方面,他們感到難以置信,另一方面,他們對當初自己的所作所為又感到十分羞愧。

一些人為了緩解這種羞愧,竟然跑到侯禮祥的家裡向他道歉,侯禮祥也沒有責備,反而顯得格外和藹。村民們都知道紅軍的英勇事迹,可以說,他們的幸福生活就是紅軍戰士浴血奮戰出來的,沒有紅軍的鬥争,他們可能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紅軍的流血犧牲,就沒有他們今天的解放!侯禮祥和村民們并哪怕沒有隔閡,一些沖突也自然而然消失了。

老漢自稱是紅軍團長,無人肯信,跑到濟南軍區:開國上将為他證明

圖|開國上将楊得志年輕照片

結語

侯禮祥無疑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之處在于能夠保持初心,不忘使命,始終如一。雖然慘遭懷疑不解,慘遭村民的諷刺和淩辱,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沒有被各種艱難險阻、流言蜚語所擊倒,他始終保持一顆對黨的忠誠的心,始終保持對紅軍隊伍的執着,始終保持對共産主義的信仰,始終保持着一個戰士的尊嚴和責任。他想得到自己是紅軍的證明,并不是想當官發财,也不是想炫耀自己,而是想通過證明自己來給自己的過去做一個總結,對自己對黨、對主義的信仰做一個證明。 他的執着是令人敬佩的,他的經曆是令人惋惜的,但是這些種種因素都不能磨滅他的功績和他的為人民所做出了卓越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