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下)

本文承接: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上)

“初生牛犢”—輕橙時代

比起上述有着傳統主機廠、科技企業加持的企業,造車新秀輕橙時代幾乎沒有鋪墊在11月8日“橫空出世”。

事實上,輕橙時代成立于2021年6月,并于當年9月獲得創享投資、度量衡資本、乾德基金等3家公司的天使輪投資。成立5個月後,輕橙時代首款代号VC的車型于廣州車展亮相,該車定位緊湊型SUV,并搭載充電8分鐘行駛200公裡的超級快充技術。

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下)

據悉,輕橙時代的技術研發團隊參與過國内多款新能源電動車的研發。輕橙時代表示,目前公司已有200多人,主要聚焦在平台、三電、自動駕駛等研發工作。顯然,輕橙時代在多個次元擴大其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觸點且有意走自主研發的道路。

廖兵的“自由”

沒有PPT,沒有激情滿懷的開場,2021年2月3日廖兵以自由汽車創始人兼CEO的身份低調回歸新勢力造車陣營,距離其上個身份僅三周。

同年1月25日,廣汽蔚來創始人兼CEO廖兵在國内社交平台的個人社交賬号上釋出消息表示,已于1月22日正式辭任廣汽蔚來的CEO及其下屬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所有行政職務,但并未透露辭任後去向。

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下)

這樣看來自由汽車的成立或“蓄謀已久”。自由汽車成立于2021年2月2日,注冊資本為1億元。據天眼查股權穿透顯示,廖兵持有自由汽車近90%的股份。從某種意義上講,自由汽車是廖兵的第二次創業。2018年,時任廣汽研究院院長助理的廖兵果斷接手廣汽蔚來項目,算作他初次創業。

事實上,自由汽車是廣汽蔚來某種層面的延伸。此前,廖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自由汽車基本上維持了廣汽蔚來的一些設定,主要是做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更高端的細分市場,但産品最終售價應該不會高于40萬”。按照計劃,自由汽車在2022年底或2023年第一季度推出并傳遞首款車型,且首款車型上市傳遞之後,自由汽車将籌備上市。

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下)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自由汽車成立不足半年時間再生風波。2021年6月,自由汽車法人代表由廖兵變更為張珲,廖兵和他的廣州博派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退出了公司,轉而入股了自由汽車在3月份成立的一家控股子公司—智由(廣州)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而這家公司在5月份正式獨立出來,與此同時自由汽車的官網也改成了智由汽車。

雖然廖兵是一名汽車行業老兵,但在廣汽蔚來并沒有做出亮眼成績。如今,二次創業同樣開局不順,自由汽車成立不足半年變為智由汽車,在目前的競争格局下智由汽車很難激起外界的關注。

兩輪變四輪

“并不會借鑒小牛電動的成功經驗,畢竟汽車産業對比兩輪電動車是一個複雜的産業,想借鑒也借鑒不來,并且大家以後别叫我們小牛電動汽車,我們是自遊家汽車。”12月15日,辭去小牛電動CEO三年之久的李一男正式宣布加入造車隊列,其品牌名為“NIUTRON”(牛創新能源),中文名為“自遊家”,并宣布首款産品自遊家NV将于2022年3月小規模量産,上半年接受預訂,同年9月啟動傳遞。

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下)

據了解,自遊家的技術路線是純電動BEV和增程式電動EREV并行,“之是以選擇這樣的技術方案(純電+增程),很可能是牛創方面希望自己的産品能迅速上量,以在短期内形成規模。”有行業分析師認為,理想ONE的成功,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李一男啟發。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10月、12月,自遊家汽車營運主體牛創科技、牛創新能源相繼成立;去年6月江蘇中之洋投資管理公司以15.51億元拍得位于常州的原大乘汽車科技園。股權穿透後,前者為常州金壇區國資背景的投資公司,其後牛創通過租用方式取得了原大乘汽車的生産能力。

資金方面,據牛創新能源方面披露,已獲得IDG資本、COATUE等領投的A輪5億美元融資。雖然李一男表示“A輪的融資夠花上一段時間”,目前尚無啟動下一輪融資的計劃,但接踵而至的産線改造、資質擷取、産品研發等投資,對牛創來說都是不菲的支出。

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下)

自遊家能否在衆多新勢力品牌中脫穎而出目前尚未可知,可以肯定的是,從造車資金、技術沉澱、品牌影響力等次元自遊家都面臨着巨大挑戰,而未來注定是一條披荊斬棘之路。

賓利?賓理?

與李一男釋出NIUTRON品牌同日,前大衆汽車高管蘇偉銘要創業造車的消息在行業内激起了不小的浪花。2021年1月,蘇偉銘離開任職16年之久的大衆汽車,當時業内傳出蘇偉銘将在智能出行領域創業消息,不過随着蘇偉銘出任雷諾中國首席執行官後這一消息被打破。

然而時隔11個月後,一家由蘇偉銘任法人代表、名為北京賓理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賓理資訊”)的初創企業浮出了水面,可見此前消息并非空穴來風。這家成立于2021年6月、注冊資金高達2億美元的新公司,即為蘇偉銘在智能出行領域創業的主體。

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下)

與之相關聯的還有另外兩家公司——北京賓理智能科技公司(下稱“賓理智能”),和上海賓黎資訊科技公司(下稱“賓黎資訊”);而在前者名下,已申請注冊24項交通運輸工具類商标,其中,最新一項名為“BEYONEYE”的商标申請于11月19日送出。這三家公司構成了蘇偉銘進入智能電動車領域的主體。

據了解,賓理定位為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其首款産品或将對标保時捷Taycan,主打豪華和智能化的高性能四門純電轎跑車,并于2022年北京車展公布具體内容。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東風汽車已投資賓理,并拟為其代工”。

蘇偉銘的自身光環以及東風汽車的加持令業界不禁看好這家初創公司,然而這并不代表賓理成功的可能性會比其他新品牌高,畢竟市場沒有永遠的赢家。

除上述已明确的汽車品牌外,2021年還掀起一股“跨界造車熱”,各大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宣布跨界造車。3月2日,由百度、吉利組建的智能汽車公司——集度汽車悄然成立;同月底小米在其2021春季新品釋出會中正式宣布了造車計劃。

2021年終盤點|跨界與新生(下)

随着百度、小米相繼入局,360也不甘示弱。今年上海車展首日,哪吒汽車的展台出現了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的身影,引起各界的推測。5月11日,周鴻祎宣布,360集團戰略投資哪吒汽車,完成全部投資後,将成為哪吒汽車第二大股東。

複盤2021年國内車市,諸多新面孔出現在國内汽車産業新賽道中,如何在日益擁擠的新能源賽道中脫穎而出,将是這些新手玩家面臨的首要課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