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毀譽參半到光輝偉大,《三國演義》是如何不顧史實美化劉備的?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我們都很熟悉。他出身高貴,為人寬厚仁慈、重義守信,雖然剛開始沒什麼實力,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就了一番大事,三分天下有其一。

不過,如果讀過《三國志》等正史,你就會發現,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被作者羅貫中給大大地美化了。《三國演義》采用了虛構情節、颠倒因果、掩飾失敗等手法,把原本毀譽參半的劉備,塑造了一個光輝偉大的“仁君”形象。

當然,本文并不是說《三國演義》誤人子弟,《三國演義》是小說,小說塑造的藝術形象,和真正的曆史形象有差別很正常。這裡,我們隻是讨論一下,小說是如何美化劉備的。

從毀譽參半到光輝偉大,《三國演義》是如何不顧史實美化劉備的?

提高身世,強調“天命所歸”

劉備到底有沒有皇族血統,在曆史上是有争議的。《三國志》記載,劉備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兒子劉貞的後代。但不少史學家對此表示懷疑,比如為《三國志》做注的裴松之說,“雖雲出自孝景,而世數悠遠,昭穆難明”;另一位曆史學家胡三省,說劉備“自祖父以上,世系不可考”。

而且,就算劉備真是漢景帝後代,從公元前112年劉真“坐酌金失侯”到公元161年劉備出生,270多年他們這一支再也沒有人封侯,早已經是平民百姓了。劉備祖父劉雄做過縣令,但并沒有改變劉備的社會地位,是以父親死後,劉備和母親“販履織席為業”,出身很卑微了。

《三國演義》為了美化劉備,首先就通過虛構情節,提高了劉備的身世。

第一,編造家譜世系。《三國演義》第20回,編造了一個自漢景帝到劉備共十九代的直系傳承世襲(從漢高祖算起,則是二十二代)。這個世系中,有十三人封侯,一直到劉備曾祖父,可以稱為“皇族世家”。

第二,讓漢獻帝認劉備為皇叔。《三國演義》中說,漢獻帝劉協查了家譜,發現劉備居然是自己叔叔輩,當即認了皇叔。這處虛構是非常荒唐的,因為漢獻帝是漢高祖劉邦第十七代孫,而按照《三國演義》虛構的家譜,劉備是漢高祖第二十二代孫。劉備輩分比劉協小得多,該叫劉協一聲“高祖”,怎麼輪到劉協叫劉備“皇叔”呢?

從毀譽參半到光輝偉大,《三國演義》是如何不顧史實美化劉備的?

(漢獻帝)

第三,通過各種人物之口,反複強調劉備的“皇叔”身份。當時人們稱呼一個人,通常會稱呼他的官職,比如,别人提到孫權時常稱為“孫讨虜”,因為孫權做過“讨虜将軍”,而劉備一般被稱為“劉豫州”,因為劉備被皇帝正式授予了“豫州牧”的官職(赤壁之戰時諸葛亮就這麼稱呼劉備)但《三國演義》為了突出劉備身份與常人不同,大家都稱“劉皇叔”。不但一般人叫劉皇叔,就連劉備的敵人曹操、劉備老婆和“結義”兄弟關羽張飛,也叫劉皇叔。劉備自報家門時,也經常扯虎皮拉大鼓,稱自己為“皇叔劉備”。那為什麼不稱呼“劉豫州”,非得稱呼“劉皇叔”呢?其實就是不停地給讀者暗示,劉備出身高貴,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料。

除了提高身世外,《三國演義》還利用曆史記載的一切有利于劉備的材料,強化“天命所歸”的調調。

比如,曆史上記載劉備長相怪異,“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這個長相大概有一定真實成分,因為有旁證,呂布曾當衆罵劉備“大耳賊”。不過這樣的長相沒什麼可誇耀的,路上遇見就是一個怪物。《三國演義》中,把這個“相貌”做了美化,說劉備“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是一個富态貴相的美男子。

《三國演義》還用百姓口中的一些歌謠,散布并确認劉備的“真命天子”的身份。比如《三國演義》第35回,劉備“躍馬檀溪”,逃跑時偶遇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解釋兒歌“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時,明确說“天命有歸,龍向天飛,蓋應在将軍也”。

同時,還不忘記用醜化競争對手的方式,确認劉備才是“天選之人”。《三國演義》虛構了這麼一段故事,來暗示天命在劉不在曹:曹丕登壇受禅,要答謝天地,忽然受禅台前卷起一陣怪風,飛沙走石,急如驟雨,對面不見人,并且把台上的燭火都給吹滅了。曹丕吓得倒在壇上,百官急救下壇,過了好一會才醒過來,又得了一場大病。

圍繞“重義”的性格特點,大做文章

《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開始,從劉備“雪弟恨”興兵伐吳失敗後病死,來說明劉備義貫始終。

必須得承認,曆史上劉備确實有重“義”的一面,這讓他獲得了後人的好評。《三國演義》在此基礎上,大做文章,讓“重義”成了劉備主要的人物特征。

對劉備“重義”的最重要的虛構,就是編造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真實曆史上,劉備和關羽、張飛兩人結識于窮困之際,确實有真摯的感情,史書記載,“先主與二子寝則同床,恩若兄弟”;但同時,史書也明确記載了三人尊卑有序,“而稠人廣坐,(歇業)侍立終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三國演義》将三人的關系進一步親密化、浪漫化,虛構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并寫出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種流傳千年的誓詞。随後,又圍繞着這個“義”字,虛構了“降漢不想曹”、“千裡走單騎”、“君臣會古城”等曆史上不存在的事件。

從毀譽參半到光輝偉大,《三國演義》是如何不顧史實美化劉備的?

(虛構的桃園三結義)

為了讓劉備“重義”的特點有始有終,《三國演義》把劉備伐吳的一個政治選擇,變成了一個為了兄弟之義的情感選擇。關羽敗亡後,劉備迫切需要奪回荊州,以實作“隆中對”兩路出兵讨伐曹魏的戰略構想。當時,他也認為自己有實力奪回荊州。是以,這是一個明确的政治上的選擇。但是《三國演義》中,把這段變成了為了“兄弟之義”,為了報仇雪恨的一個情感上的選擇。并且,還虛構了一些情節來強調伐吳的情感取向。比如劉備知道關羽遇害,“哭倒于地,半日方醒,說’孤與關、張二弟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今雲長已亡,孤豈能獨享富貴乎?’”;得知張飛被殺,又“哀痛至甚,飲食不進,說:’朕想布衣時,與關、張結義,誓同生死。今朕為天子,正欲與兩弟同享富貴,不幸俱死于非命……二弟俱亡,朕安忍獨生。’”

其實在史籍上,并沒有記載劉備為關、張之亡哭過,反倒是法正、劉封死時,掉下過眼淚。

除了兄弟之義外,作者還用很多情節來渲染劉備其它義舉,比如虛構了著名的“三讓徐州”,其實劉備隻讓過一次。另外,對于比較棘手的劉備入蜀事件,《三國演義》也通過颠倒黑白的手法,做了妥善處理。入蜀奪取劉璋的益州,這段是劉備人生的著名黑點,是他“不義”和“詭詐”兩個性格特點的最深刻展現,很難洗白,但《三國演義》不但洗白了,而且還成功地把奪取他人領土變成了劉備的“義舉”。

從毀譽參半到光輝偉大,《三國演義》是如何不顧史實美化劉備的?

(憋屈的劉璋)

怎麼洗白的呢?《三國演義》強調,是龐統和法正的計策,把劉備“陷于不義”,最後“不得已”奪取了劉璋的地盤。比如,《三國演義》虛構了一個“新鴻門宴”,當劉璋和劉備相會時,龐統指使魏延舞劍,刺殺劉璋。劉璋手下當然明白啥意思,也起身舞劍。“劉備大驚,急掣左右所配之劍,站起來說:’吾兄弟相逢痛飲,并無疑忌。又非鴻門會上,何用舞劍?不棄劍者立斬……吾兄弟同宗骨血,共議大事,并無二心。汝等務疑’。”劉璋吓得執手感謝劉備“不殺之恩”,劉備回頭又譴責龐統,“公等奈何陷我于不義”。

後來,劉備和劉璋徹底翻臉,并先動手為強,設計斬殺劉璋大将楊懷、高沛,露出武力奪取西川的嘴臉。《三國演義》把這段改為“楊懷、高沛身懷利刃,陰謀刺殺劉備,劉備不得已才殺死二人”。總之,想法設法把劉備的“不義”說成不得不做的“正義”。

強化了劉備的武功、軍水水準和曆史功績

除了提高身世,強調“重義”的性格特點,《三國演義》還對劉備的武功、軍事水準和曆史功績進行了吹噓,全方位無死角地塑造一個光輝偉大、金光閃閃的劉備。

曆史上,劉備确實參加過黃巾起義,并因為戰功,先後被授予“安喜尉”和“下密丞”,但并沒有記載具體的戰鬥過程。這給了作者很大的發揮空間,《三國演義》對這一段傾注了很多筆墨,神化了劉備的能力。

《三國演義》通過與黃巾作戰,描述了劉備的箭法,甚至還有破解妖術的能力。當時劉備一箭射中張寶左臂,并且當張寶用“紙人草馬”的法術時,劉備指揮士兵們“穢物齊潑”,破解了張寶的法術,“紙人草馬,紛紛墜地”,張寶是大敗而逃。

鎮壓黃巾軍突出了劉備的箭法,“三英戰呂布”則突出了劉備的武功。實際上,沒有任何曆史資料能夠證明劉備參與了讨伐董卓的戰鬥,但《三國演義》還是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的精彩場景。當張飛關羽雙戰呂布時,劉備“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前來助戰”,三人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厮殺,八路人馬都看呆了……”最後武功天下第一的呂布打不過三人,隻好逃跑。《三國演義》說,“枭雄玄德掣雙鋒,抖擻天威施勇烈”。

從毀譽參半到光輝偉大,《三國演義》是如何不顧史實美化劉備的?

(虛構的三英戰呂布)

曆史上的劉備,打仗水準很不怎麼樣。曆史記載了劉備指揮的22次戰鬥,其中指赢了9次,勝率不到50%,水準确實一般。但《三國演義》中,為了塑造劉備的形象,虛構了一些勝利的戰役,拔高了劉備的軍事指揮水準。

比如,鎮壓黃巾起義時,上級給劉備500兵,去對抗程遠志的五萬黃巾軍。500對50000,實力差距天上地下,可劉備卻“欣然前往”,并且“大勝而歸”,然後,又用伏兵戰術,解了青州之圍。

比如,袁術主要是被呂布打敗的,但《三國演義》中,劉備指揮了對袁術的最後一戰,導緻袁術敗死。

就連敗得最慘的猇亭之戰,《三國演義》也虛構了一些局部的勝利,來弱化劉備的失敗。關興、張苞分别殺死了仇人,為父報仇;沙摩柯射死東吳名将甘甯,趙雲殺死東吳名将朱然,這都是虛構的,完全不存在的。實際上,猇亭之戰,劉備基本沒打過任何勝仗,真正地一敗塗地。

想方設法,隐去劉備醜陋的一面

《三國演義》除了突出劉備光輝的一面,還隐去了劉備很多醜陋的一面,以保證人物形象的高大完美。

比如,劉備曾參加過平定張純反叛的戰争,在進軍中突然和叛軍遭遇,大敗。劉備靠躺在地上裝死,才幸免遇難。在這次平判中,劉備沒有任何功績。《三國演義》卻說,“玄德為都尉,引兵直抵賊巢,與賊大戰數日,搓動銳氣”,回來後劉備在公孫瓒的引薦下,當上了平原縣令。

比如,漢中之戰,劉備派遣陳式等人率軍去切斷馬明閣棧道,被曹操手下名将徐晃打得大敗,蜀軍“自投山谷,多死者”。劉備主力部隊包圍張郃部,卻不能攻克,而張飛、馬超、吳蘭等人,去斷曹操後路,被曹軍突襲,吳蘭被殺,張飛和馬超逃走。這些《三國演義》都不提,隻寫了漢中之戰劉備勝利的一些戰鬥。

劉備在正史上,更換老闆非常頻繁,有很多次背叛行為。這種背叛行為,可能會引人反感,是以《三國演義》一般都會對曆史事件做一些改動,讓劉備的背叛變得不得不為,甚至合乎道義。

比如,被呂布打敗後,劉備一度投靠曹操。後來,曹操命劉備和朱靈帶兵攻打袁術,沒接仗袁術就死了。朱靈回到了許都,劉備卻占據了下邳。當時,車胄是徐州刺史,劉備為了在徐州發展,就殺死了車胄,從此和曹操公然撕破臉皮,史稱:“備到下邳,殺徐州刺史車胄,反。”

為了美化這次反叛,《三國演義》虛構了一個情節,混淆了是非,颠倒了黑白,說車胄接到曹操指令,要謀殺劉備,結果秘密洩露,是以關羽和張飛殺了車胄,劉備也不得不反。

另外,《三國演義》還把劉備一些酷虐的行為都給隐去了。比如,劉備為報宿恨,殺死後部司馬張裕。他要稱帝的時候,阻止他的大臣大多受到了懲罰,費詩被降職,庸茂被殺,四川名士劉巴吓得自閉了,從此“退伍私交,非公事不言”。

從毀譽參半到光輝偉大,《三國演義》是如何不顧史實美化劉備的?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趙雲)

最讓人痛心的事,發生在《三國演義》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趙雲身上。趙雲是劉備速降,在劉備窮困時就跟随他,屢立戰功,并且兩次救護劉備的繼承人阿鬥,兩人關系一度好到“同床而眠”。但因為入蜀後對某些事情見解不同,趙雲受到了劉備的壓抑。

劉備稱王後,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分别為前将軍、右将軍、左将軍和後将軍,都是“名号将軍”,而趙雲隻獲得了一個“翊軍将軍”的封号,是雜号将軍。劉備稱帝後,關羽黃忠已死,活着的張飛和馬超都封了侯,而趙雲在劉備生前始終不得封侯。

上面說的這些,就是《三國演義》美好劉備的主要方式。不過,我們還要重複一下開頭的觀點,本文并不是說《三國演義》寫的都是錯的,而是通過辨析演義和曆史,來厘清藝術形象和曆史形象,兩個不太一樣的劉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