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1949年新中國成立,經黨中央訓示,将全國各地的蔣介石集團的進階戰犯轉入

北京功德林

進行集中關押。

在功德林中改造和反改造的艱難博弈中,許多戰犯們的思想觀念開始悄悄地發生變化。

他們如沐春風般深受觸動,開始主動交待自己的曆史罪行。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功德林監獄

而我黨從

1956年至1975年

,一共進行

6次特赦

,将556名改惡從善的國民黨戰犯釋放了出來。

但是,卻有3個國軍直至死亡都沒有被特赦。

那麼,這3個人分别是誰?他們對我黨做了哪些惡事?他們在獄中又發生了什麼?

接下來,筆者将一一為大家揭開謎底。

一、楊文瑔

《潛伏》

這部電視劇中有這麼一個場景,戴笠來軍統天津站視察時這麼說道:此次來平津,一來是處理馬漢三貪腐案,二來就是

處理94軍副軍長楊文瑔“納妾案”

其中的

94軍副軍長楊文瑔

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之一。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楊文瑔

楊文瑔,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江安縣。屆時正逢中國數千年一遇的大變革,作為一名有識之士,

楊文瑔順勢加入了革命隊伍中

1924年6月16日,在孫中山先生的倡導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通稱

黃埔軍校

)在廣州市正式成立。

報國無門的楊文瑔得知消息後,他迅速奔赴廣州,參加了

黃埔軍校第二期的新生入學考試

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順利錄取,在黃埔軍校裡開始了為期7個月的學習生涯。畢業後

楊文瑔又因成績優秀,被上級上司安排留校任職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從楊文瑔的求學生涯中,不難看出楊文瑔是一個才華橫溢,具有高超軍事學問的人。除此之外,

其在實戰方面也是一個良将

1926年,

北伐戰争

打響,此時在學校任教的楊文瑔見此機會,立即辭職,投身于革命運動中。

在北伐軍進攻河南駐馬店一戰中,

楊文瑔身先士卒、勇敢沖鋒,率先攻克了敵人據點,給戰争帶來了巨大的勝利優勢

時任第二十一師第六十三團上校團長的

陳誠

看到這個年僅20多歲的年輕人有如此之才華,于是将其推薦給了

蔣介石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蔣介石見楊文瑔年紀輕輕,就風度翩翩、一表人才,當即就将其調到自己身邊任少校參謀。

這就是蔣介石與楊文瑔的第一次交集。

之後楊文瑔更是得到了蔣介石的器重,其

兵權逐漸開始擴大,官運也一路亨通

1931年6月,楊文瑔就任于國民政府警衛軍第一師

中校主任

一職;1937年8月楊文瑔升任第六十一師第一八一旅

旅長

;1938年8月又調任第五十四軍

少将副師長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随着官位的一路高升,

楊文瑔對蔣介石的敬重也愈發深厚,其在戰場上更是骁勇善戰、屢立戰功

1937年,

七七事變

爆發。

楊文瑔冒着生命危險,到上海實地調查,揭露了日軍挑釁,點燃戰争導火線的真相

1937年至1938年,楊文瑔先後參加了

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

。在這些戰役中,

楊文瑔身先士卒,冒着槍林彈雨,對日軍進行頑強阻擊,使日軍頻頻受挫

1945年4月,第九十四軍在楊文瑔的帶領下在湘西

殲滅日軍的第58旅團

。這也得到了盟軍美軍指揮官的高度贊揚。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綜上來看,在

抗日戰争中,楊文瑔始終站在國軍主力部隊的第一線,指揮戰鬥

。也可以這麼說楊文瑔是一位身經百戰、智勇雙全、敢打敢拼的愛國将領。

楊文瑔除了在抗日戰争中的英勇得到了人們的贊揚,其

為家鄉興文縣做出的貢獻

也一直被人們所讴歌。

就在抗戰時期,

楊文瑔曾經捐了萬元,用于家鄉興文縣玉屏鄉國小的擴建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就是這樣一個心系家鄉、人民的愛國将領,卻

在蔣介石的指揮下,将槍口對向了自己的同胞

1945年,國共内戰打響。這時不少國軍将領都開始心生困擾:現在要打自己的同胞,這是否不太合适?

楊文瑔卻沒有這個顧慮,因為他一心都在思考,怎麼為蔣介石建功立業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劉伯承

1946年4月,楊文瑔任國軍七十二師中将師長,奉蔣介石之命,

在河南阻擊我黨的中原解放軍

在一定程度上,楊文瑔算得上是一個軍事奇才。隻見他以

堡壘對堡壘的戰術

将我

解放軍鄂東獨立第二旅

打得陣容四散,

不得已隻能進入大别山開展遊擊作戰

1946年12月,

大軍包圍了國民黨第85師。就在劉伯承認為85師不會有增援部隊之時,楊文瑔卻率領七十二師突然沖了進來。

為了不打亂我軍之後的戰略部署,無奈之下,劉伯承率兵撤退了。

此一戰之後,

楊文瑔逢人便誇耀自己大破10萬共軍,嚣張之極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陳士榘

不過,這樣嚣張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

1947年4月26日,楊文瑔的最後一戰來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華野參謀長

(jǔ)

率兵将楊文瑔及72師包圍在泰安這個小城裡。

面對我軍的猛烈攻勢,楊文瑔沒有投降,反而頻繁發起突圍。幾日的血戰之後,

寡不敵衆的楊文瑔兵敗如山倒,與其部下一起都被抓為俘虜,進到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剛剛被俘虜時,楊文瑔依舊極其嚣張

。他整日在牢房裡對我軍破口大罵,情緒極其激動,

好似蔣介石會救他這個昔日的愛将一般

過了一段日子,或許是罵累了,又或許是知道自己出去無門,他便開始消停下來,但

仍然不領會我軍的好意。

解放戰争後,楊文瑔被送往北京功德林進行改造。

與其他在功德林的國民黨戰犯有所不同,楊文瑔極其

愛整潔

。他的房間永遠都是幹淨整潔的;他的衣服永遠不沾一點塵土;他的頭發永遠整齊地梳在腦後。

一個軍人優良的素質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盡緻地展現。

面對這樣的将領,我軍也很樂意給予其機會,隻要他真心悔過,交代罪行,就可以得到特赦。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或許是楊文瑔自己高傲的性格,又或許是其對蔣介石仍抱有一絲希望。他

在改造時,依然拒絕悔過

。且面對昔日的朋友一個個被特赦,楊文瑔還

不屑一顧

1973年,楊文瑔因為病重,被送往了醫院進行治療。然而,在其為數不多的生命裡,他還在病房中,

高呼着“蔣委員長萬歲”的口号

這一舉動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也讓人對其産生了濃濃的不解。

可以這麼說,

楊文瑔是一個好将領,但是他卻過于“愚忠”了

二、劉嘉樹

劉嘉樹

,1903年出生于湖南益陽,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

。後

又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憲兵教練所擔任老師一職

。也就是在這裡,

他成為了我國開國第一上将蕭克的老師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但與同樣當過老師的楊文瑔有所不同,

劉嘉樹在實戰上并沒有那麼卓越的軍事才能

白崇禧

曾經這麼評價劉嘉樹:

大腹便便的司令官劉嘉樹不過是飯桶一個

也正是因為此,

劉嘉樹一共被我軍俘獲3次,成為了國民黨少将以上軍官被共産黨軍隊俘虜次數最多的一位。

第一次被俘獲

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此時的

劉嘉樹,已從學校裡辭職,在國民黨軍中擔任了一個團長

初出茅廬的劉嘉樹急于建功立業,最終因為指揮冒進,被我軍俘獲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南昌起義

由于此時劉嘉樹的職位較低,且我軍當時的整體力量都弱于國民黨軍隊,

出于整體考慮,我軍對劉嘉樹沒有進行為難,而是在不久後就将其釋放

農夫與蛇,而劉嘉樹就是那條“毒蛇”。

被釋放的劉嘉樹非但沒有對我軍的寬大政策而感動,反而以被抓為恥。他在回到國民黨軍隊中,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迫害我軍的行動中

第二次被俘獲

1931年5月,蔣介石親任總司令,對我黨紅軍發動了第三次圍剿戰争。我軍在毛澤東、朱德的正确上司下,采取“誘敵深入,攻其薄弱”方針,再一次粉碎了國民黨妄想消滅我軍的不良企圖。

此時

在國軍中擔任團長的劉嘉樹就在圍剿紅軍的戰争中,掉進了紅軍布置的陷阱,成為了一名俘虜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蕭克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在這裡竟然

遇到了自己昔日的學生——

此時的

在第三次反“圍剿”戰鬥中,擔任

中央蘇區紅軍第五師師長

戰争勝利後,第五師師長蕭克正随手翻閱着

俘虜名單

。突然,他在名單中看到了“劉嘉樹”這個名字。

這會是自己當年的老師麼?蕭克懷着複雜的心情來到了江西中央根據地的牢房。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左上為劉嘉樹

果然是他,當年的劉嘉樹老師。

這也是蕭克和劉嘉樹在畢業後的第一次見面

昔為座上客,今是階下囚。昔日裡兩人雖是師生,但如今各為其主。氣氛十分尴尬,兩人一時都不知道說些什麼,最後蕭克替昔日的恩師松了松綁。

當時,我軍奉行

優待俘虜

的政策,即:

想改投紅軍的就留下,不想參軍的就可以走人

而劉嘉樹,也趁着這個機會重新回到了國民黨軍隊中。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按理來講,劉嘉樹都被紅軍釋放了兩次了,他也應該對此有所感激,繼而浪子回頭了吧。

但性格執拗的劉嘉樹,内心依舊沒有絲毫悔改。在傳回到國民黨軍隊後,他繼續積極參加圍剿,與我軍為敵。

也正是因為此,蔣介石對這個屢屢被俘之人沒有産生絲毫懷疑,反而委以重用。最後

毫無将帥之才的劉嘉樹竟一路當上了兵團級指揮官

第三次被俘獲

解放戰争時期,

被蔣介石委以重任,

擔任湖南省軍管區司令官,統領長沙軍務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南京甯海路劉公館

但在這段時間裡,劉嘉樹卻絲毫不關注戰事的發展。他隻想

趁着戰事來臨,物資奇缺之時,大肆斂财

。奢華非凡的

就是劉嘉樹花費

9個金條

買下來的。

然而就在其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府邸更加豪華之時,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開始席卷全國。

在湖南長沙駐守的劉嘉樹見勢不對,率兵向我國南方

潰逃

俗話說得好:将慫慫一窩。劉嘉樹率領的部隊,面對解放軍的窮追不舍時,很快就放下武器,直接投降。

就這樣,

劉嘉樹第三次成為了我軍的俘虜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俗話說:再一再二,沒有再三。這次,對于昔日的“老師”,

沒有進行優待,甚至連看望都沒有。

但我黨有憫人之心,對于真心悔過的戰犯是給予優待,甚至特赦的。

然而讓人感到十分不解的是,

被關押在北京功德林的劉嘉樹,卻對改造十分不配合,甚至是執迷不悟,死不悔改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杜聿明

其實杜聿明、王耀武這些比劉嘉樹官兒大、名頭更響的戰犯在之後都被我軍被特赦了,如果劉嘉樹在獄中可以積極悔改的話,其被特赦的機率更大。

然而,或許是其執拗吧。直到1972年,劉嘉樹都一直在監獄中熬着苦日子。最終,

因為突發腦溢血,在獄中病逝

三、徐遠舉

與前兩位在戰場上給予我軍重創的楊文瑔、劉嘉樹不同,

徐遠舉可以稱之為我軍“暗處的敵人”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徐遠舉

徐遠舉,1914年出生于湖北大冶縣,家境殷實富有。

1929年,經親戚介紹,徐遠舉在第四集團軍随營軍官學校裡當學生兵,之後又進入到黃埔軍校進行學習。

在作為黃埔軍校第七期學員畢業後,

被配置設定到

的部隊裡,

參與圍剿紅軍的作戰

那個時候,由于國民黨軍隊對于我軍的圍剿一直失敗,導緻其士兵士氣低落。徐遠舉也是其中一個,他

自認為在部隊裡沒有什麼前途,就與連長動手之後,逃離了部隊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與國民黨的一般軍官有所不同,

徐遠舉這個人善于鑽營,善于算計,非常注重個人前途

幾個月後,徐遠舉就迎來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改變。

1932年3月,

戴笠

被蔣介石任命為

力行社特務處處長

後,就開始

廣泛吸收特務組織人員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正覺前途一片黑暗的徐遠舉得到這個消息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條康莊大道。

之後,

18歲的徐遠舉

憑借

黃埔軍校第7期學員

的身份,

順利進入了臭名昭著的力行社特務處,成為了一名軍統特務

在軍統中,徐遠舉見到的都是國民黨政府、軍隊的爾虞我詐、A錢腐敗。

最終,

這個青年經受不住環境的污染,開始擯棄為國效力的淩雲壯志,立志要不惜一切代價做到“人上人”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為了得到戴笠的重視以及蔣介石的賞識,徐遠舉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1947年2月,徐遠舉

查封

了中共四川省委機關和《新華日報》,并将

中共人士武力強制遣送往延安

1948年,徐遠舉積極沖鋒陷陣,迫害民主人士。他

逮捕

了原同濟大學校長

周均時

、《新蜀報》總編

王白與

等一大批愛國人士,并

加以殺害

1949年,國民黨敗勢已定,蔣介石對當時與張學良一起發動“西安事變”的楊虎城憤恨難抑,就決意在撤離大陸前,置其于死地。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楊虎城

楊虎城作為一名愛國将領在全國都家喻戶曉。身為軍統高官的徐遠舉不可能不知道。但盡管如此,

為了自己能夠得到蔣介石的賞識,徐遠舉還是義無反顧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1949年9月6日半夜,徐遠舉将

楊虎城将軍和其兒女

以及擔任楊虎城秘書一職的

宋绮雲一家

,帶往偏僻的松林坡戴公祠,進行殺害。令人憤恨的是,他連宋绮雲小兒子

“小蘿蔔頭”

都不放過。

除了殺害自己心有怨恨的人之外,潰敗之際的

,還制定了

屠殺政治犯

的方針。

當時的徐遠舉雖然也意識到了如今這個地步,

再多殺人也隻是徒增罪惡,沒有絲毫作用

,但是作為一個軍統特務,他還是

積極、殘暴地執行了這一指令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白公館

隻見他親自拟定屠殺名單,布置屠殺行動。1949年10月至11月内,他

在白公館、渣滓洞等監獄一共屠殺了494位共産黨人士

,并在屠殺後,放火燒毀渣滓洞監獄以毀屍滅迹。

壞人總會有惡報。僅僅一個月後,徐遠舉便在大陸已無立足之地。

就在他準備通過昆明逃亡台灣,做他的“人上人”美夢之時,被我軍抓獲,此時他才35歲。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徐遠舉在被關押後,深刻體會到了共産黨與國民黨對戰犯的态度的不同

一天,幾千名群衆自發在關押徐遠舉的白公館附近,進行紀念活動。

聲勢浩大的口号聲讓徐遠舉臉色發白,其心裡一度認為他将死于群衆的亂拳之下。

然而這時,他卻發現監獄外增強了警衛,就是為了防止憤怒的群衆沖進來傷害他們。

對此,

徐遠舉感激萬分,并表示今後一定會好好改造,報答共産黨的恩情

之後,徐遠舉被送至北京功德林進行改造。他

在改造時态度良好,積極配合管理,并對其他一些抗拒交代罪行的反革命分子進行幫教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功德林

但監獄中的生活讓徐遠舉

性情愈發暴躁,情緒更易激動

,這也為他之後的不幸埋下了伏筆。

1959年12月,國家開始特赦國民黨戰犯,到1966年4月,已經特赦了6批。徐遠舉看着昔日的獄友一個個特赦出去,更加

堅信隻要自己認真悔改,定能得到人民的最終諒解

1966年,由于政治上的風起雲湧,一些被釋放的戰犯又被重新關押了進去。

功德林内開始被沉悶的氣氛籠罩,這也讓積極改造的徐遠舉絕望了。

3名國軍進階戰犯,沒等到特赦便死在功德林,他們有何特殊過往?

功德林的勞改犯們

所幸的是,1971年,功德林的政治空氣又煥然一新。徐遠舉在此形勢下,又開始積極對待改造,努力勞動。

1973年,徐遠舉與功德林中負責安檢的人員起了沖突。

個性倔犟、急躁難改的徐遠舉,當天晚上竟然用涼水進行泡澡。

這也導緻患有高血壓的徐遠舉最終因血壓猛升、腦血管破裂而死

結語

統觀這三個國軍将領:

楊文瑔至死不悔改;劉嘉樹絲毫不悔悟;徐遠舉悔改卻太晚

浪子回頭金不換。失足、犯錯誤并不可怕,怕得是之後,仍不醒悟、改變自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