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家有女初長成》:一個被拐山村少女的悲劇是怎麼造成的

作者:齊帆齊讀書寫作

01

2015年,陳可辛執導,黃渤、趙薇、張譯等一衆實力演員主演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親愛的》,賺足了觀衆的眼淚。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影片中張譯扮演一位苦苦尋找丢失孩子十幾年的父親,其原型就是孫海洋。電影熱映時,孫海洋的兒子還是沒有找到。皇天不負苦心人。2021年11月,孫海洋終于找到了失散14年的兒子孫卓!漫漫14年尋子路,個中辛酸,都化解在他們一家人團聚的幸福眼淚中,網友紛紛為他們高興。孫海洋的孩子找到了,值得高興。可并不是誰都這麼幸運,還有無數多個被拐的小孩、女人永遠改寫了他們的命運,甚至造成了難以挽回、讓人痛心的人間悲劇。就像嚴歌苓的小說《誰家有女初長成》裡被拐的少女潘巧巧。

02

說起嚴歌苓,有的人可能對她不那麼熟悉。但是根據她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都很火爆,很有知名度,可以說是如雷貫耳。如馮小剛的《芳華》,張藝謀的《歸來》、《金陵十三钗》,以及趙薇主演的電視劇《一個女人的史詩》,孫俪主演的《小姨多鶴》,還有大熱劇《鐵梨花》。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嚴歌苓非常善于塑造女性形象。她經常用冷靜的筆觸,編織出不同曆史背景下不同女性曲折、離奇的人生故事。像《天浴》裡原本青春聖潔的知青文秀,最後為了返城不惜一點點堕落。還有《小姨多鶴》裡的多鶴、《第九個寡婦》裡的葡萄,這些女性都遊走在道德、法律與世俗之間,卻又讓人怎麼也無法對她們深惡痛絕,甚至還會對她們産生一絲憐愛和敬佩。

03

中篇小說《誰家有女初長成》寫了一個令人心痛的悲劇故事。裡面的女主角潘巧巧也是一個複雜、多面的人物。她由一個被拐賣的受害者,變成一個殺人犯,也無法讓人對她恨起來。改革開放初期,一個懷揣夢想去深圳打工的女孩潘巧巧,被人販子曾娘以去工廠流水線打工的名義從家裡帶走。半路上,她在西安火車站被曾娘轉手給化名“陳國棟”的人販子。在陳國棟巧言誘騙下,潘巧巧在小旅館失身于“城裡人”的他,認命的巧巧覺得覺得自己是陳國棟的人了,就一心想着嫁給他,讓他帶她去深圳。誰知她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被賣給了荒無人煙的一個山溝溝裡的勞工大宏,還已經辦了結婚證。幸運的是,大宏兄弟實在肯幹,對巧巧百依百順。大宏還開大卡車,身份還是勞工,又有固定收入,跟大宏結了婚的巧巧也可以有“城市戶口”。巧巧又一次認了命,決定和大宏好好過日子。不幸的是,大宏的傻子兄弟二宏在一個黑夜也悄悄爬上了巧巧的床,并且這種行為被哥哥大宏默許,因為大宏用于“買”巧巧的一萬塊錢裡有二宏出的三千塊,巧巧成了兄弟二人“共享”的商品。知道真相的巧巧終于徹底爆發,拿起菜刀砍向了大宏兄弟……殺了人的巧巧流落到一個地處偏僻的小兵站。這裡幾乎從來沒有來過女性,巧巧以她獨有的女性魅力,給這個基調灰白的小兵站帶來了一抹鮮麗的色彩,巧巧也受到這裡的士兵衆星捧月般的關注和愛護。甚至在看到警察局釋出的“通緝令”後,士兵們也不願意相信這個花朵一樣的女子會是殺人兇手,甚至試圖将巧巧護送出境。士兵們也給巧巧帶來了人生最後十一天的幸福和圓滿。如果沒有遇到以前的事,如果先遇到這些可愛的士兵,巧巧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可是沒有如果,最終等待巧巧的,終究是那一聲槍決。整個故事在作者綿裡藏針的平淡叙述下,讓人讀完這個悲劇故事之後,胸口如同壓了一個大石頭,不知道該向誰控訴這悲劇的一切。

04

巧巧本是一個單純善良,又不甘現狀,追求外面世界的20歲姑娘,本來有着花一樣的生命力,可是她最終為什麼走向了這樣一個悲劇呢?造成她人生悲劇的原因,有時代環境的原因,也有命運的捉弄。兵站站長金鑒認為巧巧的悲劇是因為她沒有接受教育,是以“受了人欺騙,拐賣,受了糟蹋,成了犧牲品”。當劉合歡質問他“如果她是她的姐妹他會怎麼辦?如果她們他是不是也會這樣對她們?”時,金鑒說:“放心,我不會有這樣的姐妹;我要有姐姐或妹妹,餓死也會要上學的。”其實金鑒這話說得不負責任。巧巧所在的環境注定了她的見識。在那個年代,社會發展太快,發展不均衡。巧巧偏遠的家鄉也通過一些去過南方發達地區的人那裡,知道了一些碎片化的資訊,對那裡充滿了向往。但資訊又相對閉塞,不完全了解外面的世界,很容易受到欺騙。曾娘以預付工資款的名義提前給巧巧媽的一千塊錢,其實就是大宏“買”她的錢,人販子還掙了大頭。曾娘以進廠辦臨時戶口提前問巧巧要的照片,其實就是給大宏辦結婚證用,當她被拐到大宏家,帶着鮮紅印章的結婚證已經辦好。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預謀的,如張開的羅網,隻等巧巧這個獵物往裡跳,任憑巧巧再機靈,也難逃出去。此外,不得不說,巧巧的悲劇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巧巧有點不甘于現狀,好面子,愛慕虛榮。如果不輕信曾娘,可能就不會有後面的故事。巧巧在西安火車站,等了曾娘的那麼長時間裡,陌生的陳國棟帶她去旅館的一路上,她好幾次遇到路邊的警察,如果她能警惕一些,不掩飾自己首次出門的自卑,在對“城裡人”的盲目崇拜中把發生的一切都自我催眠地合理化,才讓自己一步步走入命運為她布下的層層羅網。後來,她被陳國棟占有,心思單純的天真地認為對方會帶她去深圳,又被他巧言令色以看舅舅的名義把她帶到了買她的大宏家。再後來,她滿足于大宏對她的言聽計從中,滿足于對方的勞工身份,還能給父母一下子寄了500元,想着這在他們村裡也是無人能及的。在醫院裡,她和剛認識的病友攀比,也讓她感覺勝出一籌。

05

“認命”,是巧巧,以及很多女人生命底層的潛意識,也是完成不幸的根源。巧巧的夢想是去深圳當一名女工,見識一下電視機裡的那種“像國外一樣的生活”。可是命運的捉弄,讓她一次次屈服妥協、認命。被騙失身,被騙結婚,每一次被加害,她也反抗過,鬧過,權衡利弊過,最後自我催眠地找出安慰自己的理由,甚至半推半就式地接受這種被傷害後的生活。很多時候,你在遭受命運的打擊時,命運也在試探着你的底線。即使你的底線一再降低,可是命運不會因為你的妥協、認命而放過你,隻會向你變本加厲地施加不公。當這種不公積累起來,就會爆發毀滅性的悲劇。即使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更多個人能力、更多自主選擇的女性,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在重複着“巧巧式”的認命。“嫁雞随雞,嫁狗随狗”、“為了孩子,隻能湊合着過了”……這樣的心聲我們在生活中也屢見不鮮。我們隻有不對生活“認命”,勇于掙脫生活和别人給我們編織的“牢籠”,堅守自己最初的底線和選擇,才能活出我們想要的人生。

《誰家有女初長成》:一個被拐山村少女的悲劇是怎麼造成的

作者簡介:麥田的鴿子,熱愛文字、閱讀。用筆記錄生活,抒寫人生。第一本電子書已簽約,即将出上架。

微信公衆号:麥田的鴿子

圖 l 網圖侵删

編 輯 l 舒格

校 對 l 文 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