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在2022年1月第一個周末,當我們三易生活的小夥伴閑來無事刷着新聞時,有一條相當短小的資訊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其中顯示,自2022年1月起,三星Tizen系統将正式關閉應用商城,現有使用者已經無法再通過官方管道下載下傳Tizen應用軟體。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講真,如果你關注智能手機行業少于5年,甚至可能都不知道這條消息到底講了個啥。但對于有些朋友來說,這條資訊的“分量” 卻可能是相當之重。因為Tizen雖然如今幾乎已經沒啥名氣了,但無論從其技術特征、還是傳承的“血統”來說,都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有史以來最“根正苗紅”的手機端Linux作業系統。

Tizen的誕生,是一部巨頭的“技術合并史”

追溯Tizen的“血統”就會發現,它完全可以視作是好幾家巨頭自研系統的“超級合體”。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使用Maemo的諾基亞N810,可能很多諾基亞手機的老使用者也從未接觸過

首先,是諾基亞在2005年開始研發,用于自家MID(移動上網裝置,也就是當今平闆電腦原型)的Maemo系統。

其次,是Intel在2007年開始研發,用于MID和早期“上網本”的Mobin系統。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然後,還有Linux基金會在2007年開始推動,旨在探索Linux在手機端技術可能性的Linux Mobile(簡稱LiMo)系統。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曾經是LiMo系統的有力支援者,甚至曾專門推出過搭載這一系統的高端産品“沃達豐360”。

最後,當然還有三星自己從2009年開始研發,基于Linux底層的自研系統“Bada”。根據時任bada首席架構師、三星手機副總裁Justin Hong的說法,三星為Bada系統準備了超過10年的時間,而其也确實在上線短短一年後就獲得了超過5000款第三方APP的支援。

不過可能就連三星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2010年整個智能手機作業系統市場“風雲突變”。先是諾基亞與Intel宣布,将Maemo和Mobin“合并”為Meego系統。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三星基于Bada系統的最後一款高端産品:Galaxy Wave3

緊接着,由于諾基亞在2011年将戰略重心轉向Windows Mobile,是以Meego系統的主導權被交給了Linux基金會。而此時Linux基金會手頭,實際上就已經擁有了兩套手機端系統,一個是源自諾基亞和Intel、但已經被抛棄的Meego,另一個則是曾經被三星、NEC、松下等廠商注入了大量技術,但如今早已“涼透”的LiMo。

于是乎在一通操作後,Meego、LiMo,以及三星自家基于Linux的Bada系統在2012年正式宣告“融合”,三者統一為了一個全新的名字——Tizen,并由Linux基金會、三星、Intel,以及全球一大幫營運商共同參與開發。

技術并不弱的Tizen,最後卻輸給了時間

說實在的,無論從底層的技術積累,還是背後支援者的技術實力來看,Tizen的“開局”顯然都不能算差。但是回溯曆史卻不難發現,Tizen系統幾乎是從誕生的第二年(2013年)就已經開始流失合作夥伴了,而到了第三年,這個集合各大巨頭技術于一身,背後還有Linux基金會“撐腰”的系統,其實就已經出現了頹勢。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2010年,iPhone 4正式釋出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就在Maemo、Meego、LiMo、Bada這些Tizen的“前身”,還忙着讨論合并事宜的2007-2010年,iOS與Android兩大移動作業系統早已完成了早期的産品布局。并依靠着快速疊代的硬體和軟體,修正了最初的一些槽點,并征服了全球的開發者與使用者。

等到Tizen系統在2011年“準備就緒”時,三星方面就已發現,市場上其實已經很難再有一個全新移動作業系統的生存空間了。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Tizen對傳感器和功耗的管理比Android好得多,這使得它在智能手表上非常強大

不得不說,三星是明智的,因為認識到這一點後,他們很快就将Tizen的首要發展方向轉向了低功耗智能可穿戴裝置、IoT智能家電等領域。9年後(2021年),谷歌向三星尋求智能手表技術合作的事實也已經證明,Tizen在低功耗領域的執行效率和功能深入開發程度,其實是要遠遠領先于Android了。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最後一款Tizen手機,釋出于2017年的三星Z4

但也正因如此,在智能手機端,三星顯然沒怎麼對Tizen上心。要知道,當年他們可都是為LiMo、Bada兩款系統推出過旗艦級産品的,但到了Tizen,首發這一系統的三星Z1定位卻僅僅勉強算是個中端機型,而且主要的銷售區域還定在了印度。其所主打的就是比Android流暢,裝置也更便宜。

于是乎,随着Android在手機端技術的不斷改進,再加上新款SoC的快速疊代,Tizen手機的那一點流暢度和成本效益優勢,自然也就很快被追平、甚至是反超。再加上三星本身又一直維持着“Android手機第一大廠”的行業地位,自然也就不太可能分出多少資源給Tizen。最終,随着Tizen智能手表系統并入最新版的谷歌Wear OS,早已被“閑置”多年的Tizen手機版本,也就走到了盡頭。

Tizen倒了,但它的“親友”們似乎更難支棱起來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Tizen手機系統的消逝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畢竟,它的搭載機本就沒賣多少,再加上最後一款Tizen手機都已經是2017年的産品,如今怕是都沒有多少使用者還在使用了。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Tizen在三星的IoT家電産品中可能繼續長期存在

但是對于Linux基金會來說,Tizen的“倒下”意義可能就相當重大了,畢竟就算Tizen再怎麼不堪,它也是其所扶持、唯一的“正統Linux手機系統”。相比市場上其他許多所謂的“獨立”系統,Tizen有着自己清晰、可追溯的技術體系,更為重要的是,它的應用與Android是完全不相容的——僅是從這一點來說,就确實很有“底氣”。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很多其他的Linux移動項目甚至連及時适配新上市的手機都做不到

然而,當我們再來縱觀現存的、與Tizen一樣具備較高獨立性的手機作業系統時就會發現,剛剛被“宣布終結”的Tizen,甚至有可能是這幫移動端Linux中最争氣的那一個。畢竟,不管是基于Mer(開源版Meego)的Sailfish OS,還是基于Ubuntu的Ubuntu Touch,這些其他的Linux手機系統首先在硬體端就嚴重缺乏支援。

事實上,它們往往至今都隻能适配一些極其落後的硬體,這不僅導緻相關産品根本不可能進入主流市場,同時也令這些其他的“Linux手機系統”本身在技術研發的進度,甚至可能是在基礎的技術思路上,就已經與目前主流消費者的需求遠遠地脫節了。

最“根正苗紅”的手機Linux系統,最終還是倒下了

不僅如此,關注我們三易生活的朋友可能還記得,最快在幾年之内,谷歌自主研發、不再基于Linux的移動作業系統“Fuchsia”可能就會以三星首發的方式,出現在智能手機市場。而到了那個時候,Linux陣營對于智能手機市場的影響力,毫無疑問會被進一步削弱。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對于消費者來說隻要新系統、新手機足夠強大好用,大機率并不會因為它“不屬于Linux”而有什麼特别的想法。是以真正慌張的可能隻有Linux基金會,以及一部分現在還堅持開發新款Linux手機系統的企業或個人了。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