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披瀾讀史

字數:3513,閱讀時間:約7分鐘

編者按:戰車,是冷兵器時代的代表性兵種之一,雖然在春秋晚期開始衰落,但直到漢代,其戰場地位才最終被裝備、戰術體系日漸完備的騎兵所取代。在春秋時代,戰車數量的多寡甚至被當做衡量一國實力強弱的最關鍵名額,比如晉國的叔向就曾經在諸侯會盟時,赤裸裸的宣稱“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這樣公然耍流氓的話直接壓得諸侯們集體噤聲,可見在當時,這“四千乘”戰車對于會盟諸國的震懾力之強。不過,若說春秋時代諸侯國均以車兵作為最強的王牌力量倒也并不嚴謹,比如身處南方的吳越兩國,似乎完全沒有卷入春秋諸國對于車兵數量的軍備競賽之中,在相關的資料中,我們幾乎難以看到這兩國使用戰車作戰的例子,甚至在與中原國家作戰時,其繳獲的戰車也并未被其重視。那麼,為什麼吳越兩國會對戰車這種陸戰王牌如此“佛系”?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關于春秋時代,吳越兩國很少用戰車的最主流的觀點和解釋是,由于吳越地處南方,水網稠密,車兵在這些地區難以發揮應有的戰鬥力,是以,能夠在平原地帶縱橫馳騁的戰車自然不受吳越兩國的重視。

的确,就像《越絕書》記載的那樣,越人“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吳越兩國缺乏車兵,肯定與吳越地區的地理環境有關,即使是在後世車兵衰落,騎兵大行其道的南北朝時期,和北方騎兵動辄千騎萬騎的規模相比,南方的騎兵數量同樣總是少得可憐,這與南方不利馬匹馳騁的地理因素自然有一定的聯系。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時期,地處我國西南方的楚國同樣也有着水網密布,不利車騎的地形特點,但是,其軍隊建制體系就遠比吳越兩國顯得更加主流一些,除了和吳越一樣訓練了數量龐大的舟師外,楚國還有着數量可觀的車兵,這些車兵被稱之為“乘廣”,屬于楚國親軍編制。和中原諸國一樣,這些車兵按照作用分為“輕車”和“重車”,前者為單獨作戰的進攻型車輛,後者則往往與其他兵種配合作戰,又被稱之為革車。我們常說的車兵,大多時候就是指這些戰車。

以革車為例,其本身會配備甲士三人,駕車的禦者居中,左邊是持弓負責遠戰的車長,而右側則是持戈握盾負責近戰的衛士。除了三名甲士外,楚國重車還會配備97名徒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步兵。這些徒兵和甲士加起來剛好一百人,即一“卒”,《左傳》中所說“百人為卒”,就是指的這種建制。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總的來說,由于常年與中原國家的“武裝交流”,楚國的戰車兵在甲士數量、作戰方法、武器裝備方面幾乎與諸夏一緻,唯一有所差别的可能就是徒兵數量較多:從秦始皇陵二号坑的發掘來看,為了提高車兵的沖擊力,有些時候軍隊會選擇将無徒兵配屬的輕車抽調起來集中使用。是以,在李靖讨論戰國軍隊特點時,特别提到楚國車兵“車少而人多”。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和楚國這種中規中矩的主流不同,吳國和越國軍隊的天賦點似乎都點歪了。最典型的當屬越國,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我們根本找不到越國曾經派遣過車兵作戰的證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勾踐滅吳之戰時,他所派遣的軍隊為“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禦千人伐吳”。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這裡面,“諸禦”的解釋分為兩種,一說是負責後勤的補給人員,一說是越國軍官。“習流”則是越國的精銳水軍,雖然總人數隻有兩千,卻慣于水戰,在兩次吳越之戰中,均成功牽制吳軍主力,為越軍主力的攻勢提供了屏障和保護作用。“君子”在越國的地位與楚國乘廣對應,是越王親軍,其成員為越國貴族子弟,即越王“父兄昆弟及國子姓”,從《國語》“越王乃令其中軍(前文提到此戰的中軍即越王的“私卒君子”)銜枚淺涉”的戰略機動來看,這支能夠靜悄悄渡江的私軍部隊應該不可能是笨重的車兵。至于數量最多的“教士”,即“俊士”,則是越國對于步兵的官方稱呼。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從這些記載來看,越國似乎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車兵部隊參與對吳的攻伐,而吳國的情況也差不太多。公元前584年,晉國為了制衡楚國,開始扶持與楚國東西對峙的吳國,與地處中原的晉國相比,此時的吳國還隻是“渴慕王化”的邊鄙小國,為了提高其軍事實力,晉國還派遣軍事人才申公巫臣與其射禦之術。《史記》記載:“王壽夢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饹晉,自晉使吳,教吳用兵乘車,令其子為吳行人,吳于是始通于中國。”史學界有觀點認為,中原的車戰技術可能起源于西亞,可以說,戰車這一大殺器也是通過軍事、經濟的交流才流入中原的,是以,這次晉國的軍事援助,對于吳國軍事力量的提升極為重要。

但是,從之後的情況來看,吳國對于戰車似乎并不感冒,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聯合魯國進攻齊國,發動艾陵之戰,此戰中吳國大敗齊國主力,獲甲首三千,并獲得齊國戰車八百乘,這八百輛戰車在當時可以說是一項無比巨大的軍事儲備。然而對于這樣的收獲,夫差卻絲毫沒有在意,轉手就送給了自己的盟友魯國。夫差這種堪稱敗家子的大手筆,已經不能單純用南方不便車戰來解釋了。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要知道,此時站在夫差的視角來看,他的首要目标已經不是業已臣服的越國,而是更加廣闊的中原地區,的确,艾陵之戰的大勝意味着,南國步兵在平原地帶能夠憑借優秀的指揮和訓練取勝,但這并不意味着戰車的無用。事實上,在他北上會盟時,就不得不考慮這一兵種的威脅。冷兵器之前釋出的《中的腦洞戰術,曆史上真有?聊聊古代步騎對抗的套路與反套路》中,就曾經提到,吳王夫差帥大軍乘水路前往黃池會盟,為了遏制晉國戰車的沖勢,選擇趁夜抵近晉軍營門。這種戰術雖然成功威脅到了晉軍主力,但可一不可二,若夫差真的輕視戰車,又何必絞盡腦汁的用這種計策呢?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那麼,到底什麼使得吳越兩國一方面重視車兵的威力,一方面卻又放棄訓練車兵呢?這與吳越兩國的特殊國情有關。《國語·吳語》中記載,勾踐卧薪嘗膽發動滅吳之戰時,幾乎傾盡全國之力要一舉滅掉宿敵夫差,為此,他下令“苟任國者,皆造于國門之外”,這就意味着釋出了全國的軍事動員。在戰國時代,這種動員場景比比皆是,比如秦趙長平之戰,秦國甚至在河内郡采用集體封爵的方式,征召郡内15歲以上男子參戰。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這種大規模的動員在春秋時期特别是春秋早期幾乎是難以想象的,春秋時期的軍事戰争,參戰者多為國人(國都、大邑内的居民)或貴族,與之相對的,郊人或者說野人無需參軍,隻需按時承擔軍賦。可以說,這一時期參軍既是責任同樣也是一種榮譽,這種國野分治制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的井田制、軍賦制。由于生産力的限制,國家所能征集的資源僅僅能支援征調國人和貴族參軍,前文提到的楚國“乘廣”,就是由井田制供養下的車兵部隊。在晉國,則是建立了轅田和州兵制度,前者是按照田畝數量來征集兵車,後者則是以州為機關征召部隊,這種制度直到春秋末年才被更加高效的縣制所取代。自此,晉國以縣為機關,每縣征集兵車一百,總計四千九百乘。

到了春秋末期乃至戰國初期,随着諸侯國間戰争烈度的加劇,中原地區這種國野分離的态勢才徹底被打破。從軍事角度來看,除了鐵器在農業和軍事領域的應用外,軍隊兵源規模的擴大,同樣是諸侯國軍隊中車兵比例被步兵稀釋的重要原因。至于吳國、越國的情況更為特殊,和由周天子分封而來的中原諸侯不同,吳越兩國本是化外之域,雖然同樣有所謂“父兄昆弟及國子姓”組成的禁衛親軍,但這一階級卻并沒有像中原國家那樣演化為分封制下的貴族。事實上,一直到吳越相繼滅亡之後,其舊地依舊存在着大量如卑梁、姑蔑等以氏族為核心的部落單元,這些部落雖然曾經臣服于吳越,可畢竟隻是臣服而非融合,其整合情況恐怕未必比得上中原地區,想要在這樣的地區推行井田制,談何容易。

同處江南水網,為何楚國組建戰車親兵,吳越直到中原争霸還是步兵?

要知道,車兵需要習得的射禦之術成本并不低,是以,在吳越這種車兵難以發揮優勢的地區,想要在驟然間培養一批可以熟練使用戰車的甲士,其經濟成本和時間代價足以讓國君望而卻步。如果說,戰國時期車兵的衰落是因為征召規模擴大後,車兵戰鬥力的優勢難掩其經濟成本的巨大短闆,那麼,吳越對于車兵的放棄則同樣是因為缺乏現成的車兵甲士,訓練成本又太過高昂,不得已之下放棄了這一主流兵種。正因如此,面對中原地區的廣闊土地,吳國軍隊甯願選擇用更多元化的戰術抵消敵軍車兵的優勢,也沒有采用增設車兵的辦法強化戰鬥力。

參考文獻:

1.晁福林《吳越不用車兵考》

2.陳章《吳越不用車兵補論——從吳越兩國之特殊性入手》

3.閻鑄《春秋時代的軍事制度》

4.喻宗漢《楚國軍事特點淺探》

5.徐興、舒仁輝《試論越國的軍事制度》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披瀾讀史,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檔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