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态手機”有戲嗎?

“生态手機”有戲嗎?

今天有兩場釋出會,對手機圈的朋友尤其重要。一個是樂視的“有幸”釋出會,一個是魅族的“魅藍”釋出會,兩場不同風格的釋出會,卻似事先約好一般,講述的竟然是同一則故事——生态。在手機圈,“生态”一詞并不陌生,但大多是用來形容産業模式,這次樂視竟然搗鼓出“生态手機”,确實出乎衆人意料。那麼“生态手機”到底是怎樣的手機?在紅海一片的國産手機領域是否還有機會?

國産手機都是怎麼玩

國内目前在手機領域拼的最兇的除了老牌手機廠商“中華酷聯”外,就是小米、魅族、OPPO、vivo了,當然從酷派獨立出來的大神、ivvi也算。這幾家就像樂視移動公司總裁馮幸總結的那樣可以分為兩派:一個是傳統制造派;一個是網際網路營銷派。傳統制造派依靠強大的研發、制造能力和龐大的供應鍊體系,極大地保證了産能的充足,有了充足的貨源,再通過經營多年的線下管道進行硬體銷售,賺取硬體利潤,這種模式曾一度是國産手機的主流模式。但随着蘋果的成功和進入國内,一些廠商開始學習蘋果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做手機,這部分廠商被馮幸形象地稱為網際網路營銷派。網際網路營銷派最典型的特征是他們僅僅負責産品的研發和設計,制造環節完全依靠成熟的産業鍊條由第三方完成,然後通過強大的網際網路營銷手段來和粉絲全程互動,建立粉絲歸屬感,進而實作“指名購買”。何為“指名購買”?就是品牌粘性的表現,我就是要這個品牌!

正如馮幸所言,盡管國産手機是兩個派别,一個傳統制造派;一個網際網路營銷派,但兩者之間也有共同點。兩者都是靠賺取硬體利潤生存,歸根結底還是硬體廠商,這似乎是目前國内所有智能手機廠商的玩法。這種玩法造成的結果就是,價格競争日趨惡劣,智能手機行業紅海一片。如今,樂視提出了新的玩法——“生态手機”,揚言要打造中國智能手機的第三極。

何謂“生态手機”

釋出會上,馮幸介紹了很多,我總結了下,所謂的“生态手機”就是“生态”+“手機”。很多人可能會笑,這和沒解釋有什麼差別?下面,我就具體給大家分析下樂視的“生态手機”。

首先,樂視要做手機必須要找一個突破口來破局。樂視在業界一直以“颠覆者”自居,做手機當然也要實作“颠覆”,但國内智能手機幾乎紅海一片,怎麼颠覆?正如文章開頭那樣,馮幸以自身多年在手機行業打拼的經驗分析出得出,如今智能手機領域有完整生态體系的廠商是少之又少,僅有的幾家有生态化意向的廠商也是剛剛起步。而一慣強在生态,強在内容的樂視,做手機領域的生态則具有天然的優勢,于是“生态手機”呼之欲出。以“生态”破局,正符合樂視目前的生态布局。

其次,樂視的“生态手機”不僅僅是手機,它擔負的是樂視由大屏(電視)向小屏(手機甚至平闆)延伸的使命。樂視做手機最大的信心不是來自其目前号稱超豪華的團隊(當然其團隊确實也稱得上豪華,任何一人放在當今手機圈也是響當當的人物。),而是來自樂視完整的垂直生态——平台、内容、終端、應用。

紅海中的“生态手機”

目前評價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是紅海已經不是十分貼切了,應該說是紅海中的紅海。在前幾年,憑借着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搞搞“饑渴營銷”,打着“粉絲經濟”的旗号,多多少少還能忽悠很大一波人。如今,國産手機廠商一股腦全紮在了中低端,價格戰此起彼伏,硬體利潤是薄之又薄,甚至上不去量,虧本也不是沒有可能。不僅如此,最近一年來,伴随着4G普及的紅利,國産手機廠商主打4G新品已經将市場占領的所剩無幾,市場真真正正地已進入“換機時代”。這個時候,樂視做“生态手機”還有戲嗎?使用者會買單嗎?

樂視既然決定做手機,我相信其已經對目前市場狀況了解的十厘清楚。進入“換機時代”,是樂視的機會。就目前智能手機嚴重同質化的現狀而言,真正驅使使用者換機的動力是什麼?肯定是,更好的服務,更好的體驗,更多的内容。而這些正是樂視所長,況且樂視的“生态手機”并非以賺取硬體利潤為目标,是以在價格方面也會更有競争力。如果讓我們來選擇,一樣品質的手機,但是另一款手機有更好的體驗、服務和内容,而且成本效益也極具優勢,你難道不會選擇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