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種農村老話就一定有道理嗎?

作者:關山聽風

過去有一些農村俗語,現在人發現太過于絕對化了,與現實生活并不符合,甚至有相沖突的地方。“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就是這樣的農村俗語,說的隻是舊時代農村社會的部分現象,而不是普遍現象。

“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種農村老話就一定有道理嗎?

姐去門檻斷

過去農村,把男方和女方之間的婚姻比喻為“連門檻”,也就是兩家之間的門檻連在了一起,互相之間的來往頻繁而密切。

是以,“姐去門檻斷”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姐姐去世後,小舅子與姐夫,或者女婿與嶽父母之間就斷親了,不來往了。這就像連在一起的門檻一樣,兩家門檻相連的有一木枋,木枋沒了,兩個門檻也就自然斷開了。這個門檻就是嫁出去的姐或妹。農村現實社會果真像這句俗語說的這樣嗎?事實上并非如此,不僅是過去的農村,就是現在的農村,可以否定這句俗語說法的事例比比皆是。

比如,姐姐和姐妹與丈夫是到頭的夫妻,人老了百年後,總要入黃土,這是自然規律,誰也擋不住。過去恩愛夫妻信誓旦旦,說什麼“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真正能夠做到恰好是“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夫妻,不是沒有,而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的夫妻,白頭偕老時,總有一個在先走,一個在後走。假如是女人先走,對于小舅子大舅子來說,也算是“姐死”或“妹死”,難道農村人就這樣絕情,門檻就真的斷了嗎?

事實并非如此。過去農村習俗,老姑娘(很多地方把嫁出去的女兒稱為姑娘)和老姑爺上了年紀,不管哪個先走時,娘家接到報喪後,都要先去“看活”或“看生”,也就是既走與去世者見最後一面,還要去看望安慰夫妻中活着的那個人。不管最後走的是姑娘還是姑爺,娘家都要去隆重祭奠和送行。

“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種農村老話就一定有道理嗎?

再比如,舊時農村有一句俗語說“四十不娶妻,五十不制衣”。有的男人中年喪妻之後,就沒有再續弦,與嶽父家的來往,與妻子在世時一樣,依然非常頻繁和親密,并盡到了孝敬嶽父母的義務。

以上個事例,過去農村是普遍存在的,是以,在農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姐去門檻斷”。實際上,過去農村人們的親戚觀念比現在人要濃厚得多,親戚與親戚之間也親熱得多。

過去農村,還存在一種比較人性化的習俗,假如嫁出去的姑娘早逝,而姑娘在女婿家生兒育女,女婿後來續弦,原來的嶽父母認女婿續弦之妻為“替名女兒”,原來的小舅子大舅子認續弦之妻為“替名姐姐”或“替名妹妹”。他們之間依然作為親戚來往不斷,并不存在斷親,自家姑娘的骨肉留在那裡,俗話說“親人骨肉香”,親情也就留在那裡。

在農村會經常碰到這樣的現象,一個男性老人去世後,發喪時要到兩處娘舅家報喪,前來送葬的也有兩個娘舅的隊伍,而且兩個隊伍都是名正言順的娘舅。這就是因為這位老人生前娶了兩個妻子,是因為前妻去世後,再娶了一個,并且前妻和後妻都生有兒子,前妻的兒子和後妻的兒子有各自的親娘舅。當然,如果是離婚後再娶後妻,也就不會出現家裡情況,離婚後親戚自然就斷了,即便前妻留有後代,一般都不會來往了,也沒有意思再來往了,名不正則言不順。

“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種農村老話就一定有道理嗎?

“姐去門檻斷”現象,在過去農村,通常指姑娘嫁到男方後,沒有生育後代就去世了,娘家人也就沒有什麼牽挂,女婿這邊也與嶽父母這邊沒有了親情的紐帶,也就不再來往了。當然,如果是姑娘與女婿離婚(舊時解除婚姻有兩種,一種是丈夫休妻,另一種是“和離”)也就自然斷親,現在也同樣如此,離了婚也就沒有了親戚的紐帶,也就不能算是親戚了。從“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句話的前後語意來看,“姐去”指的是姐姐去世,并不是指離婚,夫妻離婚不屬于這句俗語的所說的範疇,應該另當别論了。

不過,農村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言難盡。不管是過去的農村,還是現在的農村,也有一些男人,在妻子去世後,又另娶妻子,即使前妻與他們生兒育女,他們也很少與前面的嶽父家來往了。但是,這種人隻是一部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也就是因為有這種社會現象存在,才有了“姐去門檻斷”的感歎。

實際上,如果兄弟姐妹之間不互相謙讓,不和睦相處,姐去門檻斷,姐還在世也同樣門檻斷。即便是兄弟姐妹之間非常和睦,感情也非常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沒有永遠連在一起不斷的門檻。老話說“一代姑,二代表,三代四代不來往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種客觀事實。

“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種農村老話就一定有道理嗎?

兄死叔就嫂

這句話裡的意思,說的是舊時代農村的一種人們普遍認為“合情合理”的婚俗,即所謂的“轉親”習俗,是封建社會的陋俗。“叔就嫂”之中的“叔”,嫂子以自己兒女來稱呼丈夫的弟弟。是以,“叔就嫂”也就是小叔子要與死了丈夫的嫂子組建新家庭。這個“就”字非常有深意,就是說隻要小叔子沒有娶妻,不管他願不願意,都得與新寡的嫂子成親,當然,作為新寡的嫂子就更沒有選擇權。

封建社會時期,女人的地位非常低,男人隻要家庭條件允許,也就是那些富貴人家,可以娶三妻四妾,而把女人禁锢在“從一而終”、“守貞節”的封建禮教之中。婦女的丈夫死了後,要求不能再嫁人,就是再嫁人也往往受到社會的歧視,有一些地方農村規矩,寡婦再嫁,死後連再嫁丈夫家的祖墳都進不了。

然而,舊時農村,富裕家庭的男人可以擁有多個妻妾,而家庭貧窮的男人則很難娶到妻子,隻能打單身。我們來看看1930年,偉人通過對江西興國縣農民進行了訪談,寫出著名之作《興國調查》,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興國,地主和富農不僅有妻,還有若幹妾,中農的百分之十,貧農和手工業者百分之三十,遊民的百分之九十,雇農的百分之九十九,連妻子都沒有。”
“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種農村老話就一定有道理嗎?

從這段話我們不難看出,舊時代農村婚姻狀況,同時也不難看出清代農村的婚姻狀況,那個時代,農民娶不到老婆的人,大有人在。于是,社會就出現了一種新的婚俗“轉親”,即從嫂子轉為妻子,或由弟妹轉為妻子。按照當時農村的說法,兄長去世後,嫂子嫁給别人,叫不“守節”。但是,如果是與丈夫未婚的親兄弟組成新的家庭,不算是再嫁,依然算是“守節”,不會受到社會的歧視,反而認為是“合情合理”。這種婦女去世後,因為對家族作出了“貢獻”,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祖墳。

“轉親”這種習俗,在舊時的農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規矩。比如,有的地方的“轉親”僅限于同胞兄弟之間,不是同胞兄弟,哪怕是親堂兄弟,依然被視為再嫁。而有的地方則是,分為先後,優先同胞兄弟“轉親”,如果沒有同胞兄弟,或者同胞兄弟都已娶妻,那就從親堂兄弟(共爺爺奶奶的兄弟)之中選取未婚的兄弟來“轉親”。

舊時代的農村的這種“轉親”習俗,在當時人們看來有三大好處:一是解決了年輕婦女守寡之苦,又保全了寡婦的“名節”;二是家庭不散,與前面丈夫生育的兒女,有人像親生父母那樣盡心盡力地撫養;三是解決了部分家庭中的兄弟,因為困難娶妻難的問題。

“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種農村老話就一定有道理嗎?

然而,這種“轉親”習俗也是非常殘酷的一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寡婦完全失去了再嫁的自由,不管丈夫未婚的兄弟是什麼樣的人,都得與其組成家庭;二是未婚的兄弟失去了選擇娶妻的自由,舊時代農村,往往是兄弟長去世後,由未婚的弟弟與嫂子轉親,一些本來可以正常娶未婚女子為妻弟弟,在家庭和家族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将嫂子轉為妻子,有苦難言。是以,在舊時代的農村,“轉親”習俗,不僅僅隻是寡婦是受害人,也有一些兄弟也同樣是受害人。

這就是為什麼說,舊時代農村的“轉親”習俗,是因當時人們思想觀念中,有一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也就産生了這種陋俗。

不過舊時代農村的“轉親”陋俗,現在的農村早就在農村消失了。即便現在有一些個别現象,比如,婦女的丈夫去世後,嫂子嫁給未婚的丈夫的弟弟,或弟妹嫁給丈夫的兄長,那也是在男女雙方自願的基上,也就是在符合現行婚姻法的基礎上,結為合法夫妻。嚴格地說,這種婚姻與舊時代的“轉親”有根本性的差別。

“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種農村老話就一定有道理嗎?

總而言之,對于“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類的過去農村俗語,在解讀時,我們要加以認真甄别,不要一葉障目,以偏概全,要去僞存真,以科學的态度來鑒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