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長對團長下了一個奇怪的指令:給你們的任務就是“挨打”

1950年12月,志願軍決定發起第三次戰役,挫敗敵人所謂的“先停火,後談判”陰謀。

作為志願軍右縱隊的第39軍,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突破由韓軍第一師固守的臨津江防線。

臨津江是漢江的支流,中遊有一段橫卧在“三(八)線”上——這一段正是志願軍39軍116師標明的突破口。

韓軍第1師憑借這道天然屏障,構築了縱深約18裡的三道防禦陣地,将其吹噓為“中國軍隊無法逾越的銅牆鐵壁”。

當時正是寒冬時節,臨津江畔堆積着厚厚的冰雪,南岸又都是難以攀登的天然峭壁。

39軍軍長吳信泉與各師師長反複研究作戰方案後,讓人把115師344團團長徐鵬叫來,向他面授機宜。

軍長對團長下了一個奇怪的指令:給你們的任務就是“挨打”

徐鵬一走進軍指揮部,吳信泉就說道:“徐團長,這次突破臨津江是一場硬仗,你有決心打好嗎?”

“報告軍長,我們團就愛打硬仗!”徐鵬毫不遲疑地答道。

“好!要的就是這種無所畏懼的精氣神!”吳信泉話鋒一轉,“這次要交給你們一個比較特殊的任務,讓你們團好好打一場硬仗!”

“什麼任務?請軍長訓示!”

“這任務有點難度,你小子敢接嗎?”

“我說軍長啊,你今天咋這麼磨叽,我徐鵬有什麼任務不敢接受的!”

“那好,給你們團長的任務就是兩個字——挨打!”

“挨打?挨誰的打?”徐鵬不禁愣住了,真奇怪!這算哪門子的任務?

軍長對團長下了一個奇怪的指令:給你們的任務就是“挨打”

“沒錯,你們團的任務就是挨打!而且是挨敵人的打!”

“軍長,你就直說吧,我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哈哈……你小子……”吳信泉大笑着說道:“讓你們團挨打,也是讓你們作為此次突破臨津江之戰的一支奇兵!”

随後,吳信泉向徐鵬介紹了他的作戰計劃以及給344團的具體任務。

由于敵人已經臨津江南岸構築了極為堅固的防線,再加上天氣、地形等因素,給我軍渡江作戰增加了極大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實施強攻、強渡,無疑會讓我軍付出較大的傷亡代價,是以必須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術來渡江。

“怎麼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徐鵬問。

軍長對團長下了一個奇怪的指令:給你們的任務就是“挨打”

“簡單來說,就是派一支部隊牽制迷惑敵人,為我軍大部渡江創造突然性,進而確定全軍主力順利突破臨津江……”

“我明白了!軍長的意思是讓我們團去牽制、迷惑敵人?”徐鵬恍然大悟。

“沒錯!給你團的具體任務是,推進到高浪浦裡至九野山一線,以火力、兵力實施積極佯動,對敵人形成襲擾牽制,用假強渡的方式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為真渡江的大部隊打掩護!”

徐鵬一邊聽一邊點頭:“這招妙啊!高浪浦裡一線就是敵人眼中我軍最有可能實施渡江的地點。”

“需要提醒你的是,擔負假渡江、真襲擾任務的部隊,必須會吸引來敵人的強大火力,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都有可能使勁招呼,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軍長對團長下了一個奇怪的指令:給你們的任務就是“挨打”

看到徐鵬沉默了,吳信泉又說道:“要完成這個任務确實極具挑戰性,尤其是指揮員必須過得了自己這一關,誰願意看着自己一步步帶出來的部隊遭受損失啊!”

他稍停後繼續說道:“然而為了全局的勝利,這又是我們必須走出去的一步棋!必須要有人來扛起這個艱巨的任務!徐鵬同志,我和王良太師長商量過了,覺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選。你可以考慮一下,如果你覺得沒辦法接受,我可以……”

“不用考慮了!”徐鵬脫口而出,“我們344團沒有軟蛋,願意接受這個挑戰!”

12月27日午夜,徐鵬親自率領344團前衛分隊到達高浪浦裡,很快肅清了元常裡一帶的殘餘敵人,完全控制了臨津江北岸。

随後,徐鵬動員344團将士積極佯動,以吸引敵火力和注意力,掩護軍主力突破臨津江。

軍長對團長下了一個奇怪的指令:給你們的任務就是“挨打”

為此,他指令2營進到元堂裡以南的87高地,其餘部隊大張旗鼓地組織假渡江。

敵人果然上當了,他們在30日下午向六連陣地派出飛機、大炮進行狂轟濫炸。

為了進一步牽制敵人,徐鵬指令2營推進到更易觸動敵人“神經”的九野山,與韓軍第1師11團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大戰。

九野山是一座岩石山,山上全是堅硬的石頭,根本沒法修築工事。但此山作為臨津江灣突出部的一個制高點,卻能居高臨下的俯視韓軍陣地,成為楔入敵陣地前的一顆釘子。

31日,敵軍再次上當,對九野山發動了瘋狂的攻擊,飛機、大炮、坦克輪番出動,九野山上彈片、碎石漫天飛舞……

當時志願軍各級機關都沒有裝備高射火器,2營指戰員隻能用輕重機槍對付低空投彈、掃射的敵機。

軍長對團長下了一個奇怪的指令:給你們的任務就是“挨打”

随後,敵人又出動步兵大舉進攻,志願軍将士奮起反擊,他們彈藥打光了就用刺刀跟敵人拼殺,其中2營6連大部分戰士都在九野山上與敵人拼到了生命最後一刻。

在徐鵬的率領下,344團指戰員一直堅持到軍主力突破臨津江發動總攻擊,也未讓敵人越過九野山一步。全團各營雖然都有不少将士傷亡,卻成功牽制住敵人的兵力,消耗了敵人大量炮火,圓滿完成了“挨打”的奇特任務。

在344團的掩護下,116師7500名将士隐蔽兩晝夜後,成功突破臨津江,與兄弟部隊合兵後長驅直入,解放了漢(城)并推進至“三七線”,在全世界産生了重大影響。

戰後,344團的表現得到石信泉的充分肯定。116師汪師長、石瑛政委還專門向志願軍司令部寫了信,稱贊344團完成了掩護大部隊渡江的艱巨任務,并為他們請功。

39軍軍史中也記下了這樣一筆:“344團為主攻部隊做好突破準備,起到了重要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