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腱炎反反複複,藥物、手術、封閉、流行新療法該如何選擇?

跟腱炎反反複複,藥物、手術、封閉、流行新療法該如何選擇?

跟腱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運動損傷性疾病,由于跟腱反複過度拉伸而導緻,常見于運動員、司機、老年人、扁平足患者等人群。

跟腱炎反反複複,藥物、手術、封閉、流行新療法該如何選擇?

跟腱炎患者,常表現出腳後跟上方疼痛、腫脹,基本100%的患者都存在疼痛。

有的患者在早晨起床後,跟腱會出現劇烈疼痛,或者坐着休息幾個小時後突然起身活動,跟腱也會因牽拉引起劇痛。

如果跟腱發生變性,觸摸還可發現跟腱增粗、變硬,還可能觸及局部硬化、鈣化産生的結節,嚴重者甚至可以并發跟腱斷裂。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種跟腱炎的治療和康複訓練方法。

首先,對于症狀較輕者,對症治療和康複訓練,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 對症治療 /

日常護理:減少活動,局部制動休息。

藥物治療:口服布洛芬等非甾體類鎮痛抗炎藥,可以暫時緩解發炎、疼痛,還可以口服、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

局部理療:局部按摩、電療、針灸、中藥熏蒸等。

/ 康複訓練 /

跟腱牽拉:可以使用斜闆站立,或者前腳踩在樓梯邊緣,讓跟骨下沉,牽拉跟腱。

或者前腿弓、後腿蹬,健康的腳在前,膝蓋彎曲90°,患腳在後,膝蓋伸直,牽拉後面的跟腱。這有助于減少發炎反應,改善症狀。

跟腱炎反反複複,藥物、手術、封閉、流行新療法該如何選擇?

适度運動:跟腱炎的患者不适合進行跑步、打球等高強度運動,應選擇騎自行車、遊泳等對跟腱刺激較小的運動。

跟腱炎反反複複,藥物、手術、封閉、流行新療法該如何選擇?

對于長期疼痛,保守治療無效,或者病情較重,跟腱變性範圍較大的患者,可能就需要手術治療。

/ 手術治療 /

跟腱運動的支點稱為Haglund結節,位于跟骨後上方,距離跟腱止點(跟腱與跟骨的連接配接點)2-3cm處,如果結節比較肥大,可能會反複刺激跟腱,引起跟腱變性。

跟腱炎反反複複,藥物、手術、封閉、流行新療法該如何選擇?

手術治療,就是清理結節前的炎性滑囊組織,削平或者去掉一部分Haglund結節。

如果病情嚴重,還可以切除局部變性的跟腱,使用長屈肌腱進行代替。

跟腱炎反反複複,藥物、手術、封閉、流行新療法該如何選擇?

優點:治療較為徹底,對于重症、長期慢性症狀都有很好的療效。

缺點:屬于侵入性治療,且創傷較大,愈合時可能出現黏連,恢複較慢,一般術後至少6周以上才能恢複運動。

近年來,還流行兩種比較新型的治療方式:

/ 富血小闆血漿注射(PRP注射) /

PRP注射就是對自體血液進行沉澱或者離心後,提取出血小闆濃縮液,在最疼的部位進行局部注射。血小闆可以幫助止血,被激活後還可以釋放大量生長因子,促進跟腱再生,加速愈合。

優點:PRP是高濃度自體生長因子的理想來源,至今未發現過敏反應,或明顯副作用和并發症,臨床使用安全、友善,近年來較為流行。

缺點:屬于有創治療方式;理論上可行,但最優制備方法、濃度、劑量還未确定,臨床療效仍存在争議,有待長期觀察研究,目前尚未成為治療的标準方法之一。

跟腱炎反反複複,藥物、手術、封閉、流行新療法該如何選擇?

/ 體外沖擊波治療 /

沖擊波可以直接深入人體深部組織,産生非常小的局部損傷,引發機體的損傷機制,促進損傷愈合。還可以破壞疼痛受體、激發組織釋放抑制疼痛的化學物質,進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

優點:無需手術,無須麻醉,是非侵入性手段,對人體組織損傷小,易于接受,且療效确切。 此療法較新,建議咨詢專業醫生後再選用。

/ 其他治療 /

可能有些跟腱炎疼痛嚴重的患者,會去選擇打封閉針。

封閉針是将内含糖皮質激素與麻醉劑的藥物,在疼痛點進行注射,起到迅速緩解疼痛,抗炎等作用。

但封閉針隻建議在救急的情況下使用,不能長期、多次注射,否則容易造成跟腱及其周圍組織變形、變性,以及增加跟腱斷裂風險。

由于跟腱兩側分布着較多神經血管,是以注射時可能出現神經、血管損傷。

另外,還有一些如小針刀等有創的治療方式,由于缺乏操作的明确骨性标志,且操作難度較大,也不太建議患者嘗試。

總之,不同方法各有優缺點,具體如何選擇,需要結合醫生指導、自身情況,避免盲目輕信小廣告和流言。

最後再提醒一點:跟腱炎即使治愈後,也可能複發!

是以平時一定要注意控制運動強度,避免跟腱過度牽拉,運動前也要注意熱身。

參考資料:醫學微視官網 - 武勇 主任醫師《跟腱炎》

富血小闆血漿:在肌腱和韌帶損傷修複中的應用-作者:王皓楠等,載于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9體外沖擊波治療跟腱炎的臨床觀察-作者:焦國亮等,載于中國療養醫學Jan.2013,Vol.22,No.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