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老百姓需避諱皇帝姓名,那明朝“豬”怎麼叫?

盡管也可以叫“豕”“豚”,但明朝依舊能說“豬”字,并不需要有什麼避諱的地方。

古代的确需要避諱,也就是避免在日常當中使用與皇帝名字一樣的字眼。

明朝皇室姓朱,可能很多人覺得需要避諱,豬肉、宰豬之類就成了大麻煩,可實際上古代講究的是諱名不諱姓,明朝時期并沒有對“豬”這個字眼做出什麼禁止。

古代老百姓需避諱皇帝姓名,那明朝“豬”怎麼叫?

所謂的避諱,是咱們的傳統文化之一,比如唐代将老虎稱作是大蟲,因為李淵的祖上有位老祖宗叫“李虎”,因為避漢光武帝劉秀的名諱,東漢将秀才稱作“茂才”。

但古代對于避諱,有自己的講究,也就是諱名不諱姓,隻避名諱,對姓氏不避。

有說法稱唐朝時期因為皇帝姓李,是以不準百姓捕捉食用鯉魚,雖然這也就是小說《酉陽雜俎》當中出現的,但也證明,古代對于皇帝的姓氏,并沒有避諱的地方。

古代老百姓需避諱皇帝姓名,那明朝“豬”怎麼叫?

明朝的皇室盡管姓朱,但是因為諱名不諱姓的傳統,“豬”并不需要去避“朱”的諱,就好像李唐時期也不避“李”的同音字,這才是真正的避諱。

在古代的時候,豬也并非隻有“豬”這麼一個稱呼,還有豕、豚等其他稱謂。

雖然明朝皇室并沒有下令說,民間百姓不能說豬肉、殺豬之類,但要是有些人覺得還是挺犯忌諱,那麼也可以将豬肉稱作是豚肉之類,都是個人的習慣。

古代老百姓需避諱皇帝姓名,那明朝“豬”怎麼叫?

朱元璋原本就是窮苦出身,他知道民間百姓的疾苦,是以他自然也不會做出這麼惹麻煩讨人嫌的事情,隻因為自己姓朱,就不準大家叫“豬”,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明朝的《禦制會典》與《明太祖實錄》當中,豬出現的頻率可不低。

在明代的各種史料當中,從來就不缺少宰豬、殺豬之類的詞彙,從這方面來說的話,明朝朝廷都根本不避諱這方面的事情,就更别說民間的百姓。

古代老百姓需避諱皇帝姓名,那明朝“豬”怎麼叫?

當然,明代隻有一位皇帝在位期間曾大規模“禁豬”,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不過倒不是因為他姓朱,而是因為他生肖是豬,他曾下诏禁止養豬、捕豬與殺豬之類。

然而,那一次的禁令帶來的危害太大,并沒多久就因為群臣反對而宣告結束。

說白了,明朝的豬仍舊能夠叫做豬,百姓們按照自己的習慣也可以稱之為豕或豚,像是殺豬宰豬、吃豬肉之類的都随便,不需要有所忌諱,包括明朝朝廷自己都這麼稱呼。

古代老百姓需避諱皇帝姓名,那明朝“豬”怎麼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