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展望未來,重新出發,騰飛2022,飛魚伴您過大年!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争雄,民不聊生,這是一個征戰不休的年代,同樣也是一個英雄人物輩出的年代。

曹魏的曹操,蜀漢的劉備,東吳的孫權,這三位仁兄徹底攪亂了這一潭原本已經渾濁的湖水,讓整個曆史趨勢變得更加捉摸不定。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如果以現在人的視角來看,曹操無疑是最後的赢家,但是在當時沒人敢說,誰能笑到最後,即便是坐擁良将謀臣的曹操也不敢妄下斷言。

但其實曹操真的很接近成功了,甚至差點結束紛争,統一中原,隻是他沒有想到,在公元207年發生了兩件在曆史的洪流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正是這兩件事改變了曆史的走向,也讓曹操踏平江南的雄心壯志化為了泡影。

第一件事是曹操的謀士郭嘉英年早逝。

第二件事是劉備請出了隐居的諸葛亮。

這兩件雖然看似毫不相幹,但是卻發揮了同一個作用,那就是壯大了劉備的力量,削弱了曹操的力量,這一增一減之間,直接改變了當時的力量對比,使得曆史正式進入了三國鼎立的局勢。

如果郭嘉能再晚去世幾年,如果劉備沒有耐心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那麼曆史一定會改寫,隻是曆史不能假設。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或許劉備也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感歎自己幸好請出了諸葛亮,不然他又怎麼會有機會偏居一隅當上皇帝?

隻是劉備沒有想到,他雖然三顧茅廬得到了諸葛亮,但卻意外錯過了另外一位高人,正是劉備的這一錯過,最終便宜了曹操。

那麼劉備錯過的這位高人究竟是誰?我們一起來看。

劉備要請諸葛亮出山

起初,劉備隻是一個編草鞋、賣草鞋的小販,放在現在,那也是一門拿得出手的技術,不說發家緻富,至少可以衣食無憂,如果能勤快些,每天多編幾雙,或許還能提前過上小康生活。

可是劉備對于這種一眼能看到幾十年後的生活表示很抗拒,他内心裡時常呼喊要改變、要改變。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機會總會垂憐有準備的人,好在劉備為了迎接機會,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眼瞅着朝廷要出兵平叛黃巾軍,劉備二話不說,直接扔下還沒有賣掉的草鞋起義去了。

劉備振臂一呼,頃刻間便招攬了兩位小弟,其中一個是麥棗的關羽,另一個是殺豬的張飛,誰又能想到這原本不起眼的三個小人物在後來會留名青史呢?

至少,當時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或許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

打天下有兩個小弟還不行,還得有地盤來招兵買馬,可是劉備沒有,不過他倒也有辦法,自己沒有地盤,但是别人有,自己沒有兵馬,但是别人也有。

于是他便走上了投靠他人,借助别人的力量壯大自身的路子,經過一系列的風騷走位,劉備逐漸有了名聲,而他深深意識到自己這個小團體在謀略上不太行,他一拍腦袋恍然大悟,原來他缺少一個謀士。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既然明确了短闆所在,彌補就是了,後來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兩個人,并說得一人即可得天下,他們是卧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可惜的是,劉備後來将這兩人都收到了麾下,隻可惜他也沒能得到天下,當然這是後話了。

而當司馬徽向劉備說了這句話之後,劉備便踏上了請諸葛亮出山的艱難旅途。

劉備錯過了高人

衆所周知,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是經曆過一番挫折的,後來更是一連請了三次,才将諸葛亮請出茅廬,是以有了劉備三顧茅廬之說。

說起來在劉備第一次去拜訪諸葛亮的時候,還鬧出了一個大笑話。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話說劉備興緻勃勃地去尋找諸葛亮,在路上碰到了一位儀表不凡的人物,劉備以為此人便是諸葛亮,立即下馬施禮,可是此人知曉劉備的目的之後,便表示認錯了人,自己根本不是諸葛亮。

劉備很失望,便拱手作揖,轉身離去,不願意再浪費時間,此人倒也沒有說什麼,在劉備即将離去的時候,他勸劉備不要執着。

這句話讓劉備聽得很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他說的不要執着是幾個意思,于是沒有理睬此人的忠告,繼續去尋找諸葛亮去了。

此人其實就是劉備錯過的那位高人,名叫崔州平。

這個名字在曆史上并沒有多少名氣,而在《三國演義》中也是以配角出現,但其實他的綜合能力絕不在諸葛亮之下。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崔州平是東漢太尉崔烈的兒子,議郎崔均的弟弟,而他本身也比較喜歡結交英豪,頗有名聲,無論出身、地位、人脈,都不是諸葛亮能比得上的。

令人遺憾的是,當時的劉備隻顧尋找諸葛亮,而錯過了崔州平,不然三國的曆史或許就要改寫了。

崔州平之才能

或許會有小夥伴會說,諸葛亮可是有扭轉乾坤的能力,如果不是諸葛亮,劉備又怎麼會割據一方當皇帝?

緊接着認為,崔州平或許什麼都比諸葛亮好,但謀略一定比不過他。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其實,崔州平是個十分睿智的人,并且看人看得非常準,比如說諸葛亮再出山之前,天下人根本沒多人知道他,對于他老是拿自己比管仲這事,人們總是呵呵一笑,覺得諸葛亮的頭上有很多頭牛。

但是崔州平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諸葛亮确實有大才非常有謀略,也确實有管仲之能,是以他十分敬重諸葛亮,與他也成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這其實并不是預言,而是諸葛亮提出的綱領精神,但是崔州平卻直接看出了東漢王朝的不可挽救,即便是諸葛亮也不能。

是以,當劉備見到他之後而失望離開時,他勸說劉備不要執着,并不是不讓他去尋求諸葛亮出山,而是在告誡他,天下大勢早已經注定,不要執着,不要強求。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卻意外錯過另一位高人,最終便宜了曹操

這句話也算是對劉備未來的一個判斷,很顯然,崔州平說得一點都不錯,劉備執着地請出了諸葛亮,又執着地想要匡扶漢室,最終他的人生則以白帝城托孤落下了帷幕,着實令人感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即便當時劉備能以三顧茅廬的心态去請崔州平,他也不會出山,因為他早已經看透了世事,看破了功名。

請出了諸葛亮,錯過了崔州平,劉備終究還是有損失的,這也意味着便宜了曹操,畢竟劉備有了損失,對曹操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隻是可惜,他再也尋不回郭嘉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等。

(圖網,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