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作者:虎嗅APP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本篇原創文章源自公衆号“DT财經”(ID:DTcaijing),作者:蒂姆、阿米、高雅馨,編輯:唐也欽,資料:董道力、阿文,設計:鄭舒雅、戚桐珲,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2月中旬,大概是一年中直男社交平台槽值最高的時候,各種送禮事故會因情人節集中爆發,進而演變為一場針對直男審美的大型嘲諷。大家或許不那麼在意自己的網際網路形象,但難免擔心,送禮能力是否真的會對親密關系造成影響。

前些日子,DT财經發起了男男女女“送禮觀”小調查,共有1114位朋友貢獻了自己的答案,其中00後、95後和90後占比達9成。是以你也可以認為,這是針對18-32歲青年的送禮觀察。

在這份小報告中,我們會探讨青年對情侶間送禮的看法與焦慮。在最後,也會根據男女雙方的期待內插補點,挖掘一些具體切實的送禮建議。

以下是本次報告的全部内容。

1/3人逢年過節要給另一半送禮:最大的送禮節點不是情人節,是生日

親密關系中,送禮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行為。隻有8.9%的受訪者表示,基本不會給另一半或暧昧對象送禮。(考慮到調研話題本身的篩選性,本次調研中有送禮習慣的人數比例數字應高于實際水準)

親密關系中的男男女女們,在已經确認關系,但還沒獲得紅皮書穩定保護(限制)的階段為另一半送禮最為積極。本次調研中,處于戀愛中的男女送禮比例和頻率都更高。他們在“平時經常送”這一最高頻選項上表現突出,選中比例達到1/4,這個數字差不多是單身和已婚人群的2倍。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雖然各種平台和品牌不放過每一個節慶機會,用洗腦、感人或震撼的廣告告訴你要做一個有情有義的儀式人,要為禮品用力消費。但過節送禮還算不上是約定俗成的大衆愛情法則,有1/3的人表示會逢年過節給另一半送禮。在各種送禮習慣中排名第一,但沒有過半,還有3成人表示自己隻是偶爾會送。

另一個有些打破刻闆印象的結果是,情人節并不是愛情中禮品交換最為旺盛的節點。即便DT也不可免俗地在情人節推送這份送禮報告,但回到現實生活,生日才是親密關系中的送禮必要時刻,8成受訪者會在生日給另一半或暧昧對象準備禮物。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而會在情人節準備禮物的受訪者占比剛接近一半,送禮節點熱度還比不上看到合适和我們的紀念日。是以,如果你在這個情人節沒有送禮計劃,也并不是少數的異類。

超7成人認為送禮能表達愛意:越年輕,越多人通過送禮了解雙方實力

為另一半送禮在親密關系中如此普遍,主要是因為“禮物”在大家的愛情中确實頗有擔當,承擔了表達愛、促進感情和了解對方的複合功能。超過7成人認同為另一半送禮“能幫助我更好地表達愛意”。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更年輕的朋友,會對送禮這件事抱有更多的期待,00後和95後中認同經常送禮可以增進感情的比例比90後要高出10個百分點。

如果說上述兩項還飽含以物傳情的羅曼蒂克意味,那麼通過禮物了解雙方實力就多少有些實用主義,這在年輕人中更加明顯。

00後中,有接近一半的人認為可以通過送禮“了解雙方審美和經濟實力”,為雙方達成精神與物質的比對提升确定性。

禮物挑選代表審美能力合乎邏輯,不同經濟實力的人,對禮物的投入确實也不太一樣。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年入11-20萬是一個重要的節點,這是最不舍得為禮物付出大量金錢的階段。在各個收入段中,他們選擇花費月收入0-20%來買禮物的比例最高,而這是所有選項中最吝啬的一檔。

2/3的人為送禮感到焦慮:男生想有審美,女生想有新意

雖然沒有顯性症狀且多是季節性發作,但送禮焦慮症已經成為大家愛情中繞不開的黑洞。

2/3的受訪者會因為送禮感到焦慮,越年輕、跟另一半關系越不穩定,就越容易為送禮犯愁。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不清楚對方喜好”和“不知道到底該送什麼”,是送禮造成大家焦慮的TOP 2原因。我們大膽猜測,購物平台如果針對以上痛點推出送禮輔導版本,在搜尋框中輸入“禮物”,就自動跳出另一半的猜他/她喜歡界面,應該會極受歡迎。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除了上述兩個共性送禮焦慮,不同人群在一些次要焦慮點上有不同的偏向。關系越穩定,就越容易因為禮物無法送出新意感到焦慮。

男生“日常懷疑自己審美”的比例遠高于女生,女生在送禮大業中,更容易受到“囊中羞澀”和“很難送出新意”困擾。

送禮和收禮在意的點存在參差:7成人收禮時最看重心意

針對廣大受訪群衆的焦慮,我們嘗試通過展現收禮和送禮雙方的禮物觀,提供一個群體版的猜他/她喜歡,送禮人與收禮人、男性與女性間确實存在參差。

大家在送禮時最看重自己的心意、禮物的實用性和符合對方期待,各自比例都接近6成。

送禮人與收禮人對禮物要素的排序基本類似,但如果細化到選擇該項的群體比例,就出現了實際與期待的落差。這些陡峭的落差是各種送禮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符合收禮人的期待”和“禮物本身曬得出手”,是送禮人對收禮人的最大誤解。收禮方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在意上述兩點,但超出想象地在意“送禮人的心意”。考慮到如何通過物品表達出心意着實是一門玄學,我們也能了解為什麼送禮成為愛情黑洞的原因。

更具體來看男女雙方的差距,女生收禮人比男生送禮人更看重心意和實用性,沒那麼看重禮物曬得出手、獨特以及符合期待。

這也提醒廣大男性朋友,雖然每逢情人節社交平台就會集中出現曬恩愛,但如果從這出發,以能曬和獨特為标準送禮,恐怕容易走入堆灰擺件和奇特醜東西大賞的誤區。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男生收禮時沒那麼多在意的點,能表現心意就好。是以女性在意的符合期待、儀式感等,對他們來說都沒那麼重要。大概也是因為期待和要求不同,不管是在自評還是他評中,男生的送禮水準分,都要低于女生。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不過,或許值得慶幸的是,雖然送禮能力不大行,但廣大男性都誠實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到底該如何給女生有效送禮?

一份合格的猜他/她喜歡禮物群體指南,自然要細化到具體的禮物類型,先來觀賞一下情侶間送禮理想與現實的誤差。

因為這些誤差,送禮常常變成“我這個禮物真的很棒你為什麼不高興”的心理戲和“我這個假笑看起來真實嗎”表演的演技競賽。

在女生作為收禮人的賽場上,女生喜歡的TOP 10熱門禮物類型中,男生能踩中8類(成績還行)。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從群體戰績來看,男生能比較精準地送出關鍵禮物:飾品。但包包這一女生心願表中的排位十分靠前的禮物,并未進入男生現實送禮的熱門榜單。

我們進一步計算了女生希望收禮和男生現實送出的比例差異值,可以對男生的送禮事業給出一些品類建議。與女性期待落差最大的禮物,看起來都比較貴重。(提前預報,在男生版也是相似的結果)

房産和汽車對經濟和感情确實有較大挑戰,建議選擇給女生送點包包和3C數位,送禮水準會再上一個台階。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女生也沒男生想象的如此喜歡食品飲料,如果大家長期堅持送巧克力或零食大禮包加拉菲草的“絕妙”搭配,可能會十分考驗女方對你的感情和演技。鮮花當然也很好,還是有1/3的女生會喜歡。可超過一半的男生都依賴于鮮花,就難免陷入不動腦、沒心意的指責。

大類之外,我們還征集了大家對于具體禮物的記憶,尋找一些“送得好,你真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和“下次不許再送了”的案例。

送得好的禮物最多歸屬是飾品和3C數位,細化到具體的物品,熱門TOP 10依次是項鍊、香水、手機、書、口紅、手表、護膚品、紅包、電動牙刷和耳機。熱門雷區物品則依次是口紅、衣服、花、香水、項鍊、杯子、擺件、巧克力、錢和圍巾。

聰明的你應該也發現了一些物品出現重合,并且都有一個共性——對送禮人的審美有一定要求。如果日常審美并沒有獲得過另一半的真心贊美,我們建議你避開這些要麼超神要麼超鬼的禮物區。

到底該如何給男生有效送禮?

在女性面向男性朋友的理想與現實送禮世界中,最大的誤區在于衣服,并沒有那麼多男生需要來自另一半購物車的衣服。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進一步計算男生希望收禮和女生現實送出的比例差異值,在“我想要但你卻從來不送”這一領域男女達成一緻,都是大宗貴重物品。

雖然男生自己熱衷于送食品飲料,但其實他們自己也并不想收到一箱薯片。

我們還注意到主播們重點推薦可送的護膚品,消費社會和女生都熱切希望廣大男生精緻更新。隻有男生,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在意自己的臉。

“我太會選禮物了”:調研資料告訴你如何有效送禮

總地來說,如果要給親密關系中的男方送禮3C數位是大家可以繼續重點發揮的領域,玩具潮玩、自己的DIY、鞋和衣服也可以在長期的送禮旅程中作為儲備池。

在具體的“送得好,你真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和“下次不許再送了”案例區,送得好的禮物最多歸屬3C數位。細化到具體的物品,熱門TOP 10依次是鞋、手表、錢、耳機、模型、書、周邊、電腦、鍵盤和DIY。熱門雷區物品則依次是鞋、耳機、衣服、福娃、書、打火機、香水、衛衣、圍巾和皮帶。這傳遞出一個重要資訊,盡量少送男性另一半與“穿”相關的禮物。

以上就是本次報告的全部内容。

在這次報告中我們從大家對禮物的定義中,發現了年輕人在親密關系中越來越務實的傾向。禮物确實同時具有工具性和情感性的要素,閻雲翔在《禮物的流動》中就提到“發展感情聯系和培養私人關系兩方面的因素賦予了禮物交換實踐以意義“。

雖然我們最後也有些功利地呈現了一份送禮指南,将禮物和心意做了實用性的拆分,但我們仍忍不住要有一些期待,期待愛情是更具浪漫主義色彩的關系,期待各位的禮物不再被焦慮和功利包裹,最後隻是帶着愛意,抵達對方手中。

2月快樂!

本内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