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8歲的我去四川兒子家養老,住了不到兩個月就愈發覺得不對勁了,家裡的氣氛讓我憋得上不來氣,特别是聽到兒子和兒媳婦的對話,

作者:微微旳微

68歲的我去四川兒子家養老,住了不到兩個月就愈發覺得不對勁了,家裡的氣氛讓我憋得上不來氣,特别是聽到兒子和兒媳婦的對話,我更覺沒有繼續待下去的必要了,于是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車,火車上一個陌生人的舉動都讓我思緒萬千。

老伴去世後我自己生活了五年,這五年裡我過得也算逍遙自在,可是就在三個月前,我自己在家突然暈倒,到醫院一檢查說是低血糖,醫生說像我這種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低血糖的問題可大可小。

我猶豫再三給遠在四川的兒子打電話,表達了我想去他那裡養老的意思,兒子态度很平和,跟我說四川适合養老,讓我收拾一下他過段期間就過來接我。

一個月後我就去了兒子家,其實我覺得我住在兒子家還是有底氣的,畢竟當時我和老伴為了減輕兒子的負擔全力以赴的給兒子全款買了房子,如今他生活越過越好,沒有房貸壓力,我也算功不可沒吧?

兒子和兒媳婦對我的到來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我以為我可以在這裡好好的安享晚年了,沒想到一切都是我想多了,兩代人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住在一起的。

别看我是個當爹了,我也很怕讨人嫌,低眉順眼的就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對惹了兒子和兒媳婦不高興,刻意的去讨好他們,給他們一天三頓的做着飯,老年人覺少,早上起得早,為了不打擾他們睡覺我都蹑手蹑腳的出門晨練,提前半小時回來小心的做飯,然後喚他們起來吃飯上班。

因為我本身有糖尿病,飲食上需要清淡低糖低澱粉,我需要做兩樣飯。一樣是專門為他們準備的,一樣是為我自己準備的。

早上我多數時候會讓他們遷就一下我,稀飯不做隻做豆漿或者蔬菜湯。沒想到這樣也引起了兒媳婦的不滿,她說我每天早上就讓她吃這個,還她一天都沒精神。

我吓得第二天趕緊專門給他們煮粥,我喝白開水,畢竟一個人的豆漿沒法打,一碗湯沒法做。兒子看我喝白開水就着饅頭,就是說讓我以後不用熬粥了,他們跟我一起喝豆漿和湯,就因為這,兩個人直接在飯桌上大吵一架,先後摔門而去,留下我一個人在廚房目瞪口呆,我跟兒子說我可以将就,還是照顧兒媳婦的飲食習慣為好,我不想他們因為這點小事吵架。

沒想到兒媳婦因為這一件事對我有了芥蒂,往後的日子我做什麼都是錯的,我炒菜不勾芡她說菜不好吃,我焖米飯她說飯太軟了,我半夜上廁所她說吵到她了,我出門遛彎她說我開門聲太大了……

我在這個家裡現在是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直到我聽到兒媳婦和兒子的對話我決定收拾行囊回老家才是我最好的選擇。兒媳婦跟兒子吵架說讓兒子二選一,要麼選她,要麼選我?

從那一刻我就知道四川再好也不是我該待的地方,這麼大歲數了,還要每天小心翼翼的活着,我甯願自己在家逍遙自在,于是我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兒子象征性的挽留了我一下,兒媳婦恨不得讓我趕緊走,火車上的我偷偷哭泣,對過往的乘客躲躲閃閃的,還是被一個年輕小夥子看到了,他關心遞給我一張紙說:“大爺,你沒事吧?”

我點點頭說沒事,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兒子還不如這個素不相識的路人……

@微微旳微 說: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一直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它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問題,也是年輕人考慮的問題,養老不隻有一種選擇,現如今有很多的養老模式,抱團養老,社群養老,以房養老……

作為老年人,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最适合自己的養老方式,不要糾結于兒女不夠孝順,那樣隻會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徒增煩惱。

作為年輕人,我們要時刻謹記老祖宗留下來的的傳統美德,他們養我們小,我們就要養他們老,我們不能一邊享受着老人對我們的饋贈,一邊又不想給他們養老,這樣是不道德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