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現場|救援醫生1分鐘趕到

冬奧現場|救援醫生1分鐘趕到

2月14日,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的第二輪比賽中,美國選手瑪琳·哈米爾跌倒受傷。賽場醫療保障團隊立即響應,在數分鐘内就将瑪琳·哈米爾送上急救車,運往定點醫院——北醫三院崇禮院區。

12時7分,瑪琳·哈米爾落地時扭傷右膝倒在了賽道上。1分鐘後,賽道旁醫療站的醫療團隊進場,對運動員進行急救和固定處理。與此同時,崇禮院區指揮中心立即通知閉環内創傷中心,告知有運動員受傷可能會轉運到醫院,要求做好接診準備,放射科準備好核磁共振裝置。

12時10分,運動員被轉移出賽場;12時14分,指揮中心接到了場地醫療站的救護車轉運要求;12時45分,運動員乘坐救護車抵達醫院,醫療團隊立即對她進行了仔細全面的問診和手法檢查,初步診斷為“右膝前交叉韌帶斷裂”,并排除了頭頸部和胸腹部損傷。與随行隊醫溝通後,迅速完成了核磁共振檢查,确認了團隊之前做出的診斷。最終,雙方醫生協商決定,從賽程和運動員的實際運動和康複需求出發,暫時采用可活動支具外固定的方法,運動員傳回隊中進行保守治療。

“有運動員在賽道上受傷,我們距離最近的滑雪醫生在1分鐘内就可以到達現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雲頂場館群醫療經理劉暢說,“簡單處置後,4分鐘内就可以将運動員送抵運動員醫療站或者結束區。如果是結束區,就直接由急救車轉走,19分鐘就可以到達定點醫院——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在整個響應介入流程中,滑雪醫生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他們要對傷者的情況進行初步判斷并上報,然後才能根據情況進行轉運。

如果傷者的情況不嚴重,在場館的運動員醫療站就有所有外傷處置的常用科室人員。坡面障礙技巧賽場旁邊的醫療站裡,醫護人員20人一班進行着值守,他們來自包括骨科、内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經内科和神經外科等重點科室。從2018年開始,整個雲頂場館群的醫療保障團隊就一直在進行着演練,熟悉流程,磨合隊伍。“隻要有訓練,隻要賽道開放,我們就在保障。”劉暢說,“前段時間,有一位追逐賽的試滑員受傷,我們非常高效地用直升機把他轉到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受到了國際雪聯和北京冬奧組委的肯定。”

冬奧會刊記者 潘之望 攝

更多内容敬請關注冬奧會刊。

冬奧現場|救援醫生1分鐘趕到

來源 用戶端 冬奧會刊 | 記者 李遠飛 陳嘉堃 鄧方佳 孫樂琪

編輯:韓烨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