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作者:686新聞工廠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牛日成 | 撰文

海墨 | 音頻

陳炯 | 版式

随着北京冬奧會完美閉幕,中國兌現了向世界奉獻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的莊嚴承諾,北京冬奧會也被國際奧委會評價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而載入史冊。回顧北京冬奧會,除了賽事的精彩紛呈和各國運動員的團結友好令人難以忘懷之外,中國文化元素成為熱點話題也是其中的一大亮色。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在2月20日晚舉行的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送别”環節設計的“折柳寄情”場景在網上熱傳。在《送别》的音樂中,80名舞者走出一幅“垂柳圖”,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緩緩地向場地中央彙聚,惜别冬奧會,這一意象就源自中國古代文化。

在中國古代,親朋好友分離時,送行者會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因為楊柳的“柳”與挽留的“留”諧音,有惜别和盼歸之意,“折柳”也成為獨具東方文化韻味的送别方式。大陸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表述。唐代詩人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在冬奧會降下帷幕之際,用“折柳”演繹中國人傳承千年的“惜别懷遠”,深情辭别世界各國運動員,也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傳遞到全世界。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北京冬奧會上的“折柳寄情”

在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中,處處呈現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場景。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正值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标志四季始輪回的立春。開幕式上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将中華文化的瑰麗與智慧展現得淋漓盡緻,飽含冬去春來、欣欣向榮的詩意,投射出中國人的生命觀、價值觀和宇宙觀,在網上迅速刷屏。閉幕式上,載着孩子們飛舞滑行的12隻巨大的冰鞋,采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十二生肖”的造型,惟妙惟肖,活潑可愛。

閉幕式上的“中國結”是另一個凸顯中國文化特征的符号。伴随《歡樂頌》的音樂,12隻生肖冰鞋滑出的“痕迹”逐漸形成一個“中國結”形狀。同時,由AR技術生成的紅絲帶從四面八方飛入“鳥巢”,将場内懸挂的雪花火炬台裝點成為一個巨型的紅色中國結。中國結代表美好的祝福,象征吉祥團結,寓意着連接配接和聯通,充滿着中國哲學思想。中國結的每一根絲帶都可以獨立成結,而許多根不同的絲帶也可以共同編織,編成之後,象征着各國運動員“美美與共”。這其中彰顯的正是中國人崇尚“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除了中國結,還有世界熟知的中國燈籠作為表演元素,舞台和觀衆席上2萬隻燈籠點亮,溫暖了寒冷的冬夜。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的“中國結”

在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之外,中華意蘊融合現代科技,充滿“文化味”的場館同樣彰顯深厚的人文色彩。首鋼滑雪大跳台的設計中融入敦煌壁畫中“飛天”的元素,造型優美流暢。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采用中華文化圖騰“龍”的創意,16個角度、坡度不同的彎道,正如一條蜿蜒的遊龍盤踞在山脊之上,被形象地稱為“雪遊龍”。在冬奧村,各國運動員親身感受貼春聯、貼福字等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美食文化更是圈粉無數。頒獎時刻,穿戴“瑞雪祥雲”“鴻運山水”“唐花飛雪”服飾的禮儀人員托起宛如同心圓玉璧的冬奧獎牌,古老文明與奧林匹克于方寸間交相輝映。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使北京冬奧會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特色。

相比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恢宏的場面向世界展現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和大國氣象,2022年北京冬奧會則從“小”處展示一個大國内斂含蓄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世界看到中華文化更具象、更深層次的一面,成為中國文化自信的又一次生動表達。北京冬奧會完美落幕,留下的不僅是一場“真正無與倫比”的奧林匹克盛會的難忘記憶,也給世界留下了中國優秀文化的深刻記憶。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十二生肖“冰鞋”

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要堅定“四個自信”,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抛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曆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北京冬奧會讓中華傳統文化之美與競技體育之美交相呼應,為奧林匹克運動增添了别樣的光彩,同時也再一次證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取之不竭的源泉,我們有理由更加堅定中國文化自信,讓中華文化煥發出更驚豔的魅力。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
難忘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文化符号